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当前位置: 试卷中心 > 试卷详情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6课 散步》2018年同步练习卷(6)

发布:2024/12/4 10:30:2

一、积累与运用.

  • 1.请根据拼音写出汉字或根据汉字写出拼音。
    取jué
     
        
    xìn
     
    服   
    一shà
     
     
    各得其suǒ
     
     
     
     

    组卷:89引用:1难度:0.8
  •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能否与括号内的词语换用?为什么?
    (1)我说,正因为如此,才应该多走走。母亲信服(信任)地点点头。
    (2)春天总算来了,我的母亲又(度)过了一个严冬。

    组卷:38引用:1难度:0.9
  • 3.请你用文中的一个词语替代括号中的内容。
    (1)母亲
     
    (相信并佩服)地点点头。
    (2)我想拆散一家人,分成两路,
     
    (每一个人或事物都得到合适的安顿),终不愿意。
    (3)后来发生了
     
    (思想、意见、记载等不一致,有差别):我的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平顺;我的儿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

    组卷:27引用:4难度:0.9

四、课外阅读

  • 8.和父亲一起赶会      ①我小时候喜欢赶会。
          ②所谓“赶会”,就是四乡八邻的人们约定俗成在同一天赶到同一个地方去买卖东西,小商小贩乃至家有余货的农民天不亮就早早地赶去抢位摆摊,一条平静的小街立刻就热闹起来。这种农村集会,以出售农产品者居多,有贩猪马牛羊的,有卖各种劳动工具的,也有出售锅碗瓢勺等日常生活用品的……对于远离城市、物资匮乏的农民来说,赶会无异于盛大的节日。
          ③那时全国人民都在学习背诵毛主席的“老三篇”。每逢赶会,老师便给我们这些刚学会识文断字的学生娃下达“政治任务”--与商贩共同学习毛主席语录,常常弄得商贩左右为难、东躲西藏。我喜欢赶会的原因,既非为了完成老师布置的“政治任务”,亦非为了图新鲜、看热闹,而是为了能够得到父亲的一点“犒劳”。春日赶会,父亲会买上两根油条递到我的手上,那是对我被评上“五好学生”的奖赏。夏天赶会,父亲便会从怀里摸出几枚硬币为我买一小块被切成月牙状的西瓜,那西瓜的甜味能数日不去。秋天赶会,父亲破费地给我买上一碗热腾腾的炒凉粉,看着我吃得津津有味的样子,父亲总会露出一脸幸福的笑容。
          ④但我也有落寞失望的时候。一次赶会,父亲买了一只猪崽后已身无分文。父亲信誓旦旦地向我许诺:啥时候等咱家的猪娃儿长大了,给你买一碗粉条炖肉……那年秋天,我家的猪终于养大了,此时的父亲却骨瘦如柴。那时,少不更事的我还不知道父亲得了绝症。父亲得的是噎食病,每咽下一口饭对父亲而言都是一种痛彻肺腑的磨难。没钱治病,父亲就这么苦苦地熬着、撑着。那天,父亲艰难地推着那辆十分笨重的、轮子用木头做就的独轮车,我在前面紧紧地拉着牵绳,车上绑着的是一头不住号叫的肥猪--我们要推到20里外的集市上去卖掉它,以维持全家的生计。赶会的路上,父子俩歇息于一棵大槐树下,父亲用慈爱的目光看着我:“孩子,快点长大吧!长大了也好为我分担一些忧愁……”那次赶会,父亲果然没有食言,真的到公社食堂给我买了一碗粉条炖肉,而他却蹲在不远处看着我,依然是一脸幸福的笑……
          ⑤一年之后,父亲永远地离开了我们。我再也没有了依靠,干各种农活便成了我当仁不让的责任和义务……
          ⑥当春节再次临近,我家养了一年的猪也长大了,我像父亲那样推着独轮车,把猪送到集市上贩卖。临近黄昏,天上飘起了雪花,远处不时传来一阵噼噼啪啪的鞭炮声。我攥着卖猪的钱来到公社食堂想买一碗粉条炖肉,以便驱走那刺骨难耐的寒冷。跨进食堂大门的那一刻,我突然忆起当年跟着父亲赶会卖猪的情景,竟忍不住掉下泪来。想起父亲的嘱托,我不禁把双脚又抽了回来。是的,如今我已长大,是该替母亲分担忧愁了。
          ⑦那一年,我15岁。
    (1)文中作者说赶会是为了得到父亲的一点“犒劳”,阅读文章说说他得到了哪些“犒劳”。
    (2)阅读文章第③④段,完成下面的问题。
    ①“但我也有落寞失望的时候”这句话有何作用?
    ②两段后面都有“一脸幸福的笑”,这样写有何用意?
    (3)阅读全文,说说“赶会”二字在文中有何作用。
    (4)文章以“那一年,我15岁”结尾,你如何理解?

    组卷:76引用:3难度:0.7
  • 9.本文《散步》运用了以小见大的写作手法,用与母亲、孩子一同散步这个极为普通、细小的生活琐事,表达出“尊老爱幼,中年人要肩负起承上启下的历史责任”这一深刻的主题。请你也运用这种写作手法,写一篇300字左右的小短文。
    【写法分析】“以小见大”指对形象进行强调、取舍、浓缩,以独到的想象抓住一点或一个局部加以集中描写或延伸放大,以更充分地表达主题思想。以小见大中的“小”,是描写的焦点,应从人们所熟知的小事入题,让人从平常小事中领悟到深刻的生活道理,突出表现中心,更具震撼力。

    组卷:32引用:5难度:0.8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