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当前位置: 试卷中心 > 试卷详情

2021年山西省晋中市中考生物适应性试卷

发布:2024/4/20 14:35:0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在每小题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 1.我国的古典诗词不仅意境优美,生动形象,而且蕴含着许多生物学知识。下列诗句与其所蕴含的生物学知识相对应的是(  )

    组卷:3引用:1难度:0.6
  • 2.如图是某学生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并进行观察的相关图片,图甲是制作临时装片过程,图乙是用显微镜观察时的操作,图丙是观察完成后绘制成的细胞模式图。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

    组卷:13引用:1难度:0.6
  • 3.组成我们身体的细胞不仅数量庞大,而且多种多样,它们协调配合使人体内各种复杂的生命活动能够正常进行,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组卷:4引用:1难度:0.6
  • 4.杉叶蕨藻(学名:Caulerpa taxifolia)是一种能长到30厘米长的绿藻,它被公认为是世界上最大的多核单细胞生物,蕨叶状的结构能增大其表面积,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另外它还可以释放有毒物质,对其他海生植物的生长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因而杉叶蕨藻也被称为“杀手藻”。下列有关杉叶蕨藻的叙述正确的是(  )

    组卷:20引用:4难度:0.4
  • 5.以下事件不是在生物圈进行的是(  )

    组卷:3引用:1难度:0.8
  • 6.北京即将在2022年举办第24届冬季奥运会,其中滑雪是人们喜爱的运动,也是本届冬奥会主要项目之一。下列关于滑雪运动的说法正确的是(  )

    组卷:89引用:4难度:0.3
  • 7.蝗灾一旦发生,会使农副产品和环境植被遭受严重破坏,引发经济损失甚至是饥荒。蝗虫属于节肢动物中的昆虫,它不具有的特征是(  )

    组卷:10引用:2难度:0.8
  • 8.如图是几种微生物的结构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组卷:28引用:4难度:0.5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4小题,共60分。

  • 23.阅读资料完成问题:
    中国一直是文明的践行者,全球气候治理的行动派。中国为达成《巴黎协定》做出了重要贡献,宣布了碳达峰、碳中和等国家自主贡献新目标,展现了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清洁美丽世界的坚定决心。中国将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力争2030年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
    “碳达峰”是二氧化碳排放量达到历史最高值,由增转降的历史拐点,“碳中和”是指企业,团体或个人测算在一定时间内直接或间接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总量,通过植树造林、节能减排等形式,以抵消自身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实现二氧化碳“零排放”。它作为一种新型环保形式,被越来越多的大型活动和会议采用,推动了绿色的生活、生产,实现全社会绿色发展。
    骑行是健康和低碳环保的绿色出行方式,我县通过引进共享单车等绿色出行工具,有效解决我县居民低碳出行“最后一公里”的问题,并引领了骑行健康新风尚。人体是一个统一的整体,骑行时需要各个系统的配合。

     (1)甲乙两图是骑行爱好者在骑行时吸气和呼气胸廓与膈肌的状态,丙图为肺泡与血液间的气体交换示意图,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Ⅰ.甲图所示吸气状态,此时肋间外肌和膈肌
     
    (填收缩/舒张),膈的顶部下降,胸廓容积
     
    ,肺内气体压力小于外界气体压力。
    Ⅱ.丙图表示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的
     
    交换,血液流经肺泡完成肺循环后,通过
     
    (填血管名称)流入左心房。
    (2)骑行者摄入的营养物质主要的吸收部位是小肠,请写出小肠适于吸收的结构特点:
     
    (写出一条即可)。
    (3)骑行过程中产生的代谢废物通过肾脏形成尿液排出体外,如图丁是人体肾单位结构示意图。图中[②]中的液体叫做
     
    ,它与血液的成分相比,缺少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在尿液形成过程中,重吸收作用主要发生的部位是⑤
     

    (4)骑行爱好者在骑行时看到一辆汽车由远而近驶来,主要是由于眼球晶状体的调节作用,使物像落在
     
    上,最终在大脑皮层的
     
    上形成视觉。听到汽车友好鸣笛时,喇叭声先在耳的
     
    内转化为神经冲动,然后形成听觉。
    (5)骑行过程中,完成各种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是
     
    ;骑行爬坡会造成呼吸急促、心跳加快,调节此过程的神经中枢位于
     

    (6)以往共享单车的使用也造成了环境负效应的问题,一是自行车的高损坏率,还有共享单车堆积如山,未存放到指定地点等问题。为了更好地使用共享单车,请提出你的合理化建议:
     

    组卷:53引用:1难度:0.5
  • 24.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做“探究影响种子萌发的条件”的实验:选取5个干净的锥形瓶,依次编号为甲、乙、丙、丁、戊。在甲、乙、丙、丁瓶中分别放入30粒完整有活力的黄豆种子,戊瓶中放入30粒煮熟后冷却的黄豆种子,分别放在如下表所示的条件下培养,记录实验结果。
    装置 种子所处的环境 实验结果
    干燥的棉花,置于25℃的橱柜中 种子不萌发
    潮湿的棉花,置于25℃的橱柜中 种子萌发
    潮湿的棉花,置于冰箱冷藏室(4℃) 种子不萌发
    棉花和种子完全浸没在水中,置于25℃的橱柜中 种子不萌发
    潮湿的棉花,置于25℃的橱柜中 种子不萌发
    分析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本次共设计了
     
    组实验,其中乙装置在实验中起
     
    作用。
    (2)想要证明“水分是影响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需要选用
     
    装置。乙和丁装置能够证明
     

    (3)若想探究“光照对黄豆种子萌发的影响”,请设计已装置进行实验(已知乙装置放在黑暗环境):
     

    (4)每个装置中只放置一粒种子可以吗?
     
    。为什么?
     

    (5)通过本次实验可以得出结论,种子萌发的条件是:
     
     
     
     

    组卷:30引用:2难度:0.4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