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山东省德州市禹城市八年级(上)期中道德与法治试卷
发布:2024/4/20 14:35:0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2分)
-
1.通过父母的抚育、同伴的帮助、老师的教诲和社会的关爱,我们的知识不断丰富,能力不断提高,规则意识不断增强,价值观念日渐养成,逐步成长为合格的社会成员。这说明( )
组卷:4引用:3难度:0.8 -
2.我们每个人都生活在社会中,会在社会交往中形成各种社会关系。下列社会关系中对应正确的有( )
①我与父母,兄弟姐妹———血缘关系
②司机与乘客,医生与护士———业缘关系
③邻居,师生———业缘关系
④同小区居民,同乡———地缘关系组卷:44引用:1难度:0.9 -
3.作为新时代的青少年,我们要学习做一个积极的社会成员,树立回报社会的意识,养成亲社会行为。下列属于亲社会行为的是( )
①关注、了解社会问题,积极建言献策
②同情和关心遭遇挫折、不幸的人
③对处于困境和危难的人能伸出援助之手
④增强忧患意识,优先考虑个人前途命运组卷:29引用:44难度:0.7 -
4.许多人喜欢在朋友圈晒美食、晒旅游、晒合影……收获朋友们点赞的同时无意中泄露了许多个人信息。各级公安部门多次发布提醒:个人信息需谨慎发布。对此,我们应该( )
①注意保护个人隐私,远离网络
②正确认识网络是把双刃剑
③增强法律意识和隐私意识
④增强自护意识,不与人交流组卷:6引用:1难度:0.7 -
5.作为全国首个政务服务小程序、广东“数字政府”改革的首个重要成果--“粤省事”,其中的“随手拍”功能可以举报河湖污染问题,点击“河长信箱”,即可实时定位,了解河段详情,查询投诉信息及办理进度。这主要体现网络( )
组卷:24引用:11难度:0.8 -
6.网民王某因在微博评论中散布扬州疫情的不实信息,对疫情防控工作造成不良影响,被公安机关依法传唤,并作出了200元罚款的处罚。这一案例警示我们每个公民要( )
①珍视自由,依法行使权利
②尊法守法,强化规则意识
③严格执法,加强监督管理
④文明上网,遵守网络规则组卷:57引用:6难度:0.7 -
7.无论是游戏还是比赛都要有规则,社会生活中处处都有规则,有的形诸笔墨、见于文字,有的传为口碑、约定俗成。它像无形的指挥棒指挥着我们。关于社会规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社会规则是人们为了维护有秩序的社会环境,在逐渐达成默契与共识的基础上形成的
②只在公共场合才有规则
③生活中调节我们行为的规则有很多,如纪律、道德、法律等
④青少年年龄小,与社会规则无关组卷:178引用:19难度:0.5
三、价值判断(下列各题的叙述中,请予以判断,写明“正确”或“错误”,并简要说明理由。每小题6分,共24分)
-
22.在开展“创建文明城市”活动中,中学生小闽和小宁利用周末时间以十字路口劝导文明通行,发放“创文”手册。
判断:
理由:组卷:21引用:6难度:0.5
四、探究与分享(20分)
-
23.学习了《做守法的公民》一课后,某校八年级(1)班准备开展探究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其中,完成相关任务。
材料一:近年来,查处醉驾交通违法行为的力度持续加大,醉酒驾驶机动车辆,吊销驾照,5年内不得重新获取驾照,经过判决后处以拘役,并处罚金;醉酒驾驶营运机动车辆,吊销驾照,10年内不得重新获取驾照,终生不得驾驶营运车辆,经过判决后处以拘役,并处罚金。
【我思考】(1)醉驾属于哪种违法行为?这种违法行为有哪些特征?
材料二:近年来,我国未成年人犯罪案件不仅在数量上急剧增加,而且犯罪年龄相对提前。调查发现,绝大部分未成年人在犯罪发生前,就已沾染上许多不良恶习;70%左右的犯罪与网络有关,网络内容良莠不齐,对未成年人影响极大,容易诱发犯罪;经常在一起吸烟、酗酒的人,可能在烟、酒的维系下结成不良团伙,实施寻衅滋事、破坏社会秩序等违法犯罪。除此之外,强行向他人索取财物,偷窃、故意毁坏财物等,也可能诱发未成年人犯罪。
【我分析】(2)上述材料启示我们应该如何远离违法与犯罪?
材料三:快递员小张送快递到某出租房时发现,屋里的几个人显得神神秘秘。在签收快递的时候,小张悄悄观察屋内的情况,发现他们正利用手机或电脑与外界联系,怀疑他们在实施电信诈骗。小张不动声色离开出租房后,及时拨打电话报警,为公安机关侦破案件提供了可靠的情报信息。
【我践行】(3)如果你遇到类似小张的情况,你会怎么做?组卷:8引用:1难度: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