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当前位置: 试卷中心 > 试卷详情

2015-2016学年河南省九年级(下)竞赛化学试卷(一)

发布:2024/4/20 14:35:0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0个题,每题1分,共20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 1.物质的性质决定用途.下列物质的用途与物质化学性质无关的是(  )

    组卷:35引用:13难度:0.9
  • 2.2013年的冬天,持续“雾霾”笼罩中国大部分的城市。关于雾和霾的认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组卷:20引用:5难度:0.9
  • 3.“绿色化学”是21世纪化学科学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其核心是从源头上减少对环境的污染.你认为下列不符合“绿色化学”的是(  )

    组卷:175引用:9难度:0.7
  • 4.2015年10月5日,诺贝尔奖官方推特消息,我国女科学家屠呦呦获得今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早在 2011年9月,她就获得了拉斯克临床医学奖,获奖理由是“因为发现青蒿素--一种用于治疗疟疾的药物,挽救了全球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数百万人的生命.”关于青蒿素[C15H22O5]说法正确的是(  )

    组卷:12引用:5难度:0.9
  • 5.下列符号中,既能表示一个原子,又能表示一种元素,还能表示一种物质的是(  )

    组卷:325引用:59难度:0.9
  • 6.1991年碳纳米管被发现,碳纳米管是由石墨中的碳原子卷曲而成的管状的材料,管的直径一般为几纳米(最小为1纳米左右)到几十纳米,管的厚度仅为几纳米。碳纳米管由于其独有的结构和奇特的物理、化学特性以及其潜在的应用前景而受到人们的关注。下列有关碳纳米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组卷:31引用:5难度:0.9
  • 7.产生下列现象,只与空气中的水蒸气有关的是(  )

    组卷:20引用:3难度:0.7
  • 8.如图,将两支燃着的蜡烛罩上茶杯,一会儿后高的蜡烛先熄灭-低的蜡烛后熄火,同时还观察到茶杯内壁变黑。由此我们可以得到启发:从着火燃烧的高层房间中逃离,下列方法中正确的是(  )

    组卷:137引用:15难度:0.9
  • 9.下列物质能在pH=13的无色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  )

    组卷:737引用:26难度:0.7
  • 10.把A、B、C、D四种物质放在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并测得反应物和产物在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表所示:
    物      质 A B C D
    反应前质量/g 19.7 8.7 21.6 0.4
    反应后质量/g 待测 17.4 0 3.6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组卷:1042引用:31难度:0.7

三、简答题(本题包括6个题,共30分)

  • 31.某学习小组用如图所示装置测定锌铜合金中锌、铜的质量分数.
    (1)实验前,先将锌铜合金在稀酸中浸泡片刻,其目的
     

    (2)实验操作步骤有:检查气密性,将药品和水装入各仪器中,连接好装置后,再进行的操作还有:①将B中剩余固体过滤,洗涤,干燥,称重;②待B中不再有气体产生并恢复至室温后,记录C的液面位置;③由A向B滴加足量试剂.上述再进行的操作的顺序是
     
    (填序号);记录C的液面位置时,除视线平视外,还应
     

    (3)B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若实验用锌铜合金的质量为ag,与酸充分反应后,测得氢气体积为VL,为求出合金中锌、铜的质量分数,还缺少的一个数据是
     

    A.反应前加入稀酸的体积
    B.反应前加入稀酸的质量分数
    C.实验前反应装置中空气的体积
    D.实验条件下氢气的密度
    (5)若实验用锌铜合金的质量为ag,与酸充分反应后,B中剩余固体的质量为bg,则锌的质量分数为
     

    (6)实验过程中,若未洗涤过滤所得的不溶物,则测得锌的质量分数将
     
    (填“偏大”“偏小”或“不受影响”).

    组卷:1285引用:4难度:0.1

四、综合应用题(本题包括2个题,共20分)

  • 32.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对“氯碱工业”生产的烧碱样品(可能含有碳酸钠、氯化钠等杂质)进行如下探究.
    Ⅰ.定性探究
    实验证明
    实验步骤实验现象解释或结论
    ①取适量烧碱样品置于试管中,加水溶解,并用手触摸试管外壁.试管外壁发热原因是
     
    ②向①所得的溶液中逐滴加入过量
     
      
    一开始无明显现象,一段时间后产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样品中含有的
    杂质是
     
    ③向②所得的溶液中滴加几滴硝酸银溶液 产生白色沉淀样品中还含有的杂
    质是
     
    Ⅱ.定量探究:
    用下列装置测量烧碱样品中含碳酸钠的质量分数(提示:碱石灰成分为CaO和NaOH).请回答下列问题:

    (1)装置A中氢氧化钠溶液的作用是
     

    (2)为什么先通一会儿空气后再进行装置B的化学反应,原因是
     

    (3)写出装置B中化学反应产生气泡的化学方程式
     
    ,在滴加稀硫酸时,为什么要滴加到不再产生气泡为止
     

    (4)本实验通过碱石灰增重测定CO2的质量,E装置的作用是
     
    .要称量的装置是
     
    (填D或E或D、E).

    组卷:38引用:1难度:0.3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