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当前位置: 试卷中心 > 试卷详情

2020年四川省德阳市绵竹市小升初语文试卷

发布:2024/4/20 14:35:0

一、第一题(17分)

  • 1.下列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组卷:6引用:1难度:0.7
  • 2.下列词语中,“劲”的读音与其他两项不同的一项是(  )

    组卷:6引用:1难度:0.8
  • 3.下列文章中,文章的体裁与其他两篇不同的是(  )

     
    组卷:18引用:1难度:0.7
  • 4.鲁滨逊流落荒岛,为解决粮食缺乏问题,他开始种植(  )

    组卷:4引用:1难度:0.7
  • 5.下列不适合用来描写繁花似锦、春光烂漫的诗句是(  )

    组卷:2引用:1难度:0.7
  • 6.下列句子中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组是(  )

    组卷:7引用:1难度:0.7
  • 7.端午到,上联是“艾草驱瘴千门福”,下联最有可能是(  )

     
    组卷:12引用:2难度:0.7
  • 8.下面句子没有使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

    组卷:4引用:1难度:0.7

第三题(25分)

  • 23.梅香(林清玄)      一个有钱的富人,正在自家的花园里赏梅花。
          那是冬日寒冷的清晨,艳红的梅花正以最美丽的姿容展露,富人颇为自己的花园里能开出这样美丽的梅花而感到无比快慰。
          突然,门外传来敲门的声音,富人去开了门,发现一个衣衫褴褛的乞丐,在寒风里冻得直发抖。那乞丐已在这开满梅花的园外冻了一夜,他说:“先生,行行好,可不可以给我一点东西吃?”
          富人请乞丐在园门口稍稍等候,转身进入厨房,端来一碗热腾腾的饭菜,他布施给乞丐的时候,乞丐忽然说:“先生,您家里的梅花,真是非常芳香呀!”说完,他转身走出去。
          富人愣在那里,感到非常震惊。他震惊的是,穷人也会赏梅花吗?这是自己从不知道的。另一件震惊的事是,花园里种了几十年的梅花,为什么自己从来没有闻到过梅花的芳香呢?
          于是,他小心翼翼地,以一种庄严的心情,生怕惊动梅花似的悄悄走近梅花,他终于闻到了梅花那含蓄的、清淡的、澄明无比的芬芳,然后他的眼睛濡湿了,他流下了感动的泪水,为自己第一次闻到了梅花的芳香。
          是的,乞丐也能赏梅花,乞丐也能闻到梅花的香气,有的乞丐甚至在极饥饿的情况下,还能闻到梅花清明的气息。
          可见,好的物质条件不一定能使人成为有品位的人,而坏的物质条件也不会遮蔽人精神的清明,一个人没有钱是值得同情的,一个人一生都闻不到梅花的香气一样值得悲悯。
          一个人的品质其实是与梅香相似的,是无形的,是一种气息。我们如果光是欣赏花的外形,就很难知道梅花有极淡的清香;我们如果不能细心地体会,也难以品味到一个人隐在外表之内的人格香气。
          最可惜的是,很少有人能回观自我,品赏自己心灵的梅香,大部分人空过一生,也没有体会到隐藏在心灵内部极幽微的内心的芳香。
          能闻到梅香的乞丐也是富有的人。
          现在,让我们一起以一种庄严的心情,走到心灵的花园,放下一切的缠缚,感受从我们内心中流露出的梅香吧!
    (1)默读文章,仿照例子完成内容梳理。
    (赏梅花)快慰→(赞梅花) 
     
     
    感动→(悟梅品)
     

    (2)富人听了乞丐的话感到震惊,原因有二:其一,
     
    ;其二,
     

    (3)文中两次写到富人赏梅花,有什么作用?
     

    (4)读了文章,你想到了哪些赞美梅花的诗句?请写出你最喜欢的两句。
     

    (5)文章题目“梅香”指的是
     

    A.梅花那含蓄的、清淡的、澄明无比的芬芳。
    B.一个人精神的清明和隐在外表内部的人格香气
    C.既指梅花自身的芳香,也指一个人隐藏在外表内部的人格魅力。
    D.一个人身上无形的香气。
    (6)在生活中,我们也许并不富有,也常常被人漠视,但我们也有“自己心灵的梅香”,请你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说说你“心灵的梅香”是什么。
     

    组卷:12引用:1难度:0.1

第四题(40分)

  • 24.六年的小学生活转瞬即逝,回首往事,你是否有很多感慨?即将步入中学的你是否做好了规划,是否对未来充满了期待?请你给未来步入中学的你写一封信,说说你的心里话。
    温馨提示:
    (1)称呼可以用“未来的自己”,署名“现在的我”。
    (2)作文中涉及到具体人名、校名均用△代替。
    (3)注意表达出真情实感,语句通顺,书信格式正确
    (4)作文不少于500字,不使用添卷纸。

    组卷:5引用:1难度:0.2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