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当前位置: 试卷中心 > 试卷详情

2022-2023学年辽宁省葫芦岛市连山区八年级(上)月考物理试卷

发布:2024/9/10 8:0:9

一、选择题(本题共9小题,共18分。1~6题为单选题,每题2分;7~9题为多选题,每题2分,漏选得1分,错选得0分)

  • 1.书法是中华文明史上的一朵艺术奇葩,有着独特的魅力。许多青少年热衷于书法作品的学习。如图是小丽练习书法的情景,请你根据图片信息,估测小丽手中的毛笔长约为(  )

    组卷:17引用:2难度:0.5
  • 2.主人搬家却无情的将小狗遗弃,如图所示,小狗追赶着搬家的汽车,伤心的看着汽车逐渐离它远去,小狗所选的参照物是(  )

    组卷:5引用:2难度:0.9
  • 3.下列运动物体可能做匀速直线的是(  )

    组卷:4引用:2难度:0.7
  • 4.小智在成都绕城绿道上跑步,看见一群白鹭从远处飞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组卷:789引用:11难度:0.5
  • 5.唐诗“枫桥夜泊”中的诗句“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下列关于人们听到钟声说法正确的是(  )

    组卷:6引用:2难度:0.7
  • 6.如图所示,绷紧在纸盒上的橡皮筋,用手拨动橡皮筋可发出声音,同时橡皮筋“变胖”。用大小不同的力拨动橡皮筋,橡皮筋越“胖”,发出声音的(  )

    组卷:9引用:2难度:0.7
  • 7.如图所示是在其他条件相同时,将不同的声音信号输入示波器时显示的波形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组卷:25引用:2难度:0.7

四、实验题(本题包括4小题,共24分)

  • 21.为了探究声音的三个特性,同学们用两把大小完全一样的钢尺和塑料尺分别进行了以下操作,如图所示:
    (1)将钢尺一端紧压在桌面边缘,改变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用大小相同的力拨动它,听声音看现象,从而得出了声音的
    与振动的
    有关;当尺子伸出桌面超过一定长度时,虽然用较大的力拨动钢尺,却听不到声音,这是由于

    (2)保持钢尺伸出长度不变,用大小
    (填“不同”或“相同”)的力拨动它伸出桌面的端部,听声音,看现象,从而得出了声音的响度与
    有关;
    (3)把步骤中的钢尺换成塑料尺,其它操作相同,听出了两次声音的
    不同。

    组卷:7引用:2难度:0.6

五、综合题(本题7分)

  • 22.刻舟求剑味隽永成语是我国语言宝库中的珍贵财富。它文字简练、意味深长,有些还包含着一定的物理知识。
    “刻舟求剑”讲的是楚国有一个人带宝剑乘船过江,当船行驶在江中时,不小心把剑掉入江中,他立即用刀在剑落水的船沿处刻上记号,并说:“这儿是我的宝剑掉下去的地方。”船到对岸后,他便根据船上刻下的记号下水捞剑,结果怎么也捞不到。
    从物理学的角度讲,他所以捞不到剑,是因为选错了参照物。如果船在静水中不动,剑沉底后,相对船的位置不再改变,这样在船上的记号下方可以捞到剑。现在船在流水中运动,并从剑掉下的地方驶到了对岸,所以在船上的记号下方就不再能捞到剑了。
    我们在坐火车时,当火车停在车站,车窗外也停着一辆火车,有时我们觉得自己坐的车动了,可向地面一看,发现车没动。原来我们是把另一辆火车当作了参照物,认为它是静止的,当它向前开了,我们主观上还认为它是静止的,因此感觉自己坐的车动了。当向地面看时,地面作为参照物,我们才发现是另外那辆车走了。坐在飞驰汽车上的人,如果以车为参照物,他就是静止的;如果以地面为参照物,他就是运动的。
    阅读后请回答下列问题:
    (1)文中的楚国人下水为什么没捞到宝剑?

    (2)我们在坐火车时,当火车停在车站,车窗外也停着一辆火车,有时我们觉得自己坐的车动了,可向地面一看,发现车没动。原来我们是把
    当作了参照物。
    A.自己坐的火车
    B.地面
    C.另一辆火车
    D.自己
    (3)坐在飞驰汽车上的人,如果以车为参照物,他就是
    的;如果以地面为参照物,他就是
    的。
    (4)怎样判断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的?

    (5)运动和静止具有什么性?

    组卷:164引用:3难度:0.6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