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甘肃省兰州市中考化学模拟试卷(三)
发布:2024/11/3 17:30:2
一.选择题(共15小题)
-
1.2021年3月20日,“考古中国”重大项目工作进展会在四川省成都市召开,通报三星堆遗址重要考古成果--新发现6座三星堆文化“祭祀坑”,已出土500余件重要文物,其中文物中有巨青铜面具,制作材料属于( )
组卷:171引用:4难度:0.9 -
2.我国潜水器“蛟龙号”准备在2021年探索世界最深海沟马里亚纳海沟。科研人员乘坐“蛟龙号”下潜,他们的呼吸环境必须注意调节的是( )
组卷:139引用:5难度:0.9 -
3.花生油、盐、酱、醋是厨房中常用的调味品,将它们分别与足量水充分混合后,形成的混合物属于溶液的是( )
①花生油②食盐③面酱④白醋组卷:21引用:9难度:0.9 -
4.我国发射的“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计划于2021年5月到6月择机着陆火星,火星土壤中含量最多的元素与地球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相同,这种元素是( )
组卷:327引用:14难度:0.9 -
5.2021年5月2日13时许,重庆市北碚区龙凤桥街道凤凰村发生一起森林火情。经侦察发现,火场山势陡峭,植被茂密,为马尾松林的地表火。下列防火知识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组卷:53引用:1难度:0.5 -
6.2021年1月20日我国成功将天通一号卫星03星发射升空,其卫星天线用钛镍形状记忆合金制作。有关镍的相关信息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组卷:40引用:4难度:0.6 -
7.2021年3月全国两会期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的“碳达峰”、“碳中和”成为热词。“碳中和”指的是在一定时间内直接或间接产生的二氧化碳或温室气体排放总量,通过植树造林、节能减排等形式,以抵消自身产生的二氧化碳或温室气体排放量,实现正负抵消,达到相对“零排放”。如图是自然界中碳、氧循环简图(X为H2CO3,Y为C6H12O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组卷:137引用:5难度:0.9
三、实验题(本大题包括2小题)
-
21.快手美食“自热米饭”中带有一个发热包,遇水后可迅速升温至150℃,保温时间达3小时,能将生米做成熟饭。某化学小组对发热包的固体成分进行了以下探究。
【查阅资料】
①发热包可能由生石灰、铁粉、镁粉、铝粉、炭粉、氯化钠中的若干种物质组成。
②MgCl2溶液、AlCl3溶液均能与NaOH溶液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白色沉淀。
③氢氧化镁不溶于NaOH溶液,氢氧化铝可溶于NaOH溶液。
【猜想1】固体中一定存在铁粉及生石灰
【实验1】步骤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1-1 取发热包内灰黑色的固体粉末,分成两份 / / 1-2 用磁铁多次重复靠近其中一份粉末 有部分黑色固体被磁铁吸引 1-3 取另一份粉末于试管中, 放热,溶液变为红色 原粉末中一定含有生石灰
【实验2】继续进行如下实验:步骤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2-1 取实验1-2的剩余固体于试管中,加入足量稀盐酸,充分反应后过滤 原粉末中一定含有炭粉,至少含镁粉、铝粉中的一种 2-2 取实验2-1的滤液于试管中,逐滴加入 先产生白色沉淀,后沉淀消失,变为无色溶液
(1)实验1-2的结论是
(2)补全实验1-3的操作
(3)补全实验2-1的现象
(4)实验2-2加入的试剂是
【反思与评价】
(5)根据上述实验可知,该发热包中一定不含有的物质是
(6)氢氧化铝与NaOH反应生成偏铝酸钠(NaAlO2)和一种常见液态物质,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组卷:132引用:3难度:0.3
四、计算题(本大题包括1小题)
-
22.某校化学兴趣小组为测定某硝酸铵样品的纯度,将10g样品溶于30g水后,再加入13.7g氢氧化钠浓溶液共热,两者恰好完全反应(硝酸铵中的杂质不与氢氧化钠反应,也不溶于水,硝酸铵与氢氧化钠的反应方程式为:NH4NO3+NaOH
NaNO3+H2O+NH3↑)。把产生的所有NH3用足量的硫酸溶液吸收,同时测量2分钟内硫酸溶液增加的质量,结果如表所示:△时间/s 0 20 30 40 60 80 100 120 增加的质量/g 0 0.7 m 1.2 1.5 1.6 1.7 1.7
(1)表中m约为
(2)完全反应后生成氨气
(3)求硝酸铵样品的纯度为多少?
(4)请在如图坐标纸上,以反应时间为横坐标,以产生的NH3质量为纵坐标,画出能够表明产生气体的质量随时间变化的关系曲线。组卷:142引用:2难度: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