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当前位置: 试卷中心 > 试卷详情

2023-2024学年安徽省宿州市埇桥区教育集团九年级(上)期中语文试卷

发布:2024/10/17 1:0:1

一、语文积累与综合运用(35分)

  • 1.默写诗文名句。
    ①沉舟侧畔千帆过,,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将登太行雪满山。(李白《行路难》)
     
    ,湘水无情吊岂知?(刘长卿《长沙过贾谊宅》)
    ④鸡声茅店月,
     
    。(温庭筠《商山早行》)
    ⑤苏轼《水调歌头》中“此事古难全”的“此事”是指“
     
     
     
    ”。
    ⑥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体现作者心系天下、忧国忧民的高尚情怀的句子是“
     
     
    ”。
    ⑦在杜甫的《月夜忆舍弟》一诗中,表现诗人思念故乡亲人的诗句是“
     
     
    ”。

    组卷:1引用:1难度:0.5
  • 2.请运用所积累的知识,完成以下各题。
    【语段一】
          只见那七个贩枣子的客人,立在松树旁边,指着这一十五人说道:“倒也!倒也!”只见这十五个人,头重脚轻,一个个面面厮觑,都软倒了。那七个客人从树林里推出这七辆江州车儿,把车子上枣子都丢在地上,将这十一担金珠宝贝,却装在车子内,叫声:“guō噪!”一直望黄泥岗下推了去。
    【语段二】
          鲁达喝道:“咄!你是个破落户!若只和俺硬到底,洒家倒饶了你!你如今对俺讨饶,洒家偏不饶你!”又只一拳,太阳上正着,却似做了一个全堂水陆的道场,磬儿、钹儿、铙儿一齐响。
    【语段三】
          武松道:“走了罢休。”撇了刀鞘,提了朴刀,出到角门外来。马院里除下缠袋来,把怀里踏匾的银酒器,都装在里面,拴在腰里,拽开脚步,倒提朴刀便走。
    (1)给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guō
     

     

    (2)【语段一】中有错别字的一个词语是“
     
    ”,这个词语的正确写法是“
     
    ”。
    (3)【语段一】中“面面厮觑”的意思是
     

    (4)下面是三个语段所在回目的名称,在横线上填写相应的人物(填写选项)。
    【语段一】
     
    夜走华阴县        鲁提辖拳打镇关西
    【语段二】杨志押送金银担                
     
    智取生辰纲
    【语段三】
     
    血溅鸳鸯楼        武行者夜走蜈蚣岭
    A.史大郎
    B.吴用
    C.张都监
    (5)阅读课上,某中学语文课代表在带领全班同学精读这三个语段时,爱思考的你发现这三个故事存在关联,请你联系相关情节,阐述你的发现。

    组卷:17引用:2难度:0.6

二、阅读(55分)

  • 6.阅读回答问题。
    【甲】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乙】
    浣溪沙
    欧阳修
          堤上游人逐画船,拍堤春水四垂天。绿杨楼外出秋千。白发戴花君莫笑,六幺催拍盏频传。人生何处似尊前!
    注:①此词大约作于作者颍州任上。②六幺:唐时琵琶曲名。③尊:同“樽”,古代盛酒的器具。
    (1)请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①往来而不
     

    ②杂然而前
     

    ③太守
     

    ④绿杨楼外秋千
     

    (2)请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②白发戴花君莫笑,六幺催拍盏频传。
    (3)在阅读选文时,小阳将诗文中百姓与欧阳修出游的欢乐情态进行比对,请你帮助他完成表格。
    篇目 百姓 欧阳修
    《醉翁亭记》 滁人游   众宾欢 太守宴   太守醉
    虚词能表达语气,凸显作者情感:如“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的“也”字:①
     
    《浣溪沙》 词的上阕一个“逐”字生动地写出了游人如织、喧嚣热闹的场面,表现了堤上游人对水上画舫的喜爱之情。一个“出”字:②
     
    词的下阕写出了作者:③
     
    的情态,与民同乐的情怀。

    组卷:3引用:1难度:0.5

三、写作(55分)

  • 7.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一位母亲在接受记者采访的时候动情的说:“我们做父母的其实特别希望孩子有帮父母做点事的举动或者想法,哪怕只是倒一杯水,扫一次地,我们心里都会感到特别的欣慰,甚至是特别的感动……”
    这段话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感悟或思考?请自选角度,写一篇作文。
    要求:
    ①可以写自己的经历、感受,可以讲述身边的故事,也可以发表议论。
    ②题目自拟,文体不限(时刻除外);
    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姓名、校名和地名;
    ④不得抄袭;
    ⑤字数不少于600字。

    组卷:204引用:13难度:0.5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