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河南省安阳市滑县高一(下)期末语文试卷
发布:2024/7/3 8:0:9
一、现代文阅读(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1小题,17分)
-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材料一:
科幻小说作为科学和文学跨界结合的产物,其杂糅特质决定了它只能是一个小众的读物。科幻小说的边缘化既有科幻题材与民众的接受储备相疏离的原因,也有语言表达方面值得审视的地方。科幻小说在中国的实际情况是“入眼难入心”,这就涉及其中最关键的语言问题。
科幻小说的语言问题,鲁迅早在1903年的《<月界旅行>辨言》中就给予关注:“初拟译以俗语,稍逸读者之思索,然纯用俗语,复嫌冗繁,因参用文言,以省篇页。其措辞无味,不适于我国人者,删易少许。体杂言庞之讥,知难幸免。”鲁迅给出的解答方式是:通过《山海经》等传统经典的传播接受经验来看,建议采用楚国宫廷艺人优孟穿戴楚国故相孙叔敖衣服帽子、模仿孙叔敖神态、代替孙叔敖有效讽谏楚庄王的方法,即中国作者摄取国外科学小说的精髓,采用中国民众喜闻乐见的语言方式来传播、普及科学知识,寓教于乐,让民众在春风化雨间改良思想,补助文明。但鲁迅的这个想法在后来的实际创作中没有得到具体运用。
在描述陌生的科幻环境时,小说的语言总能让读者产生熟悉而奇异的感觉,便于读者真切地感受虚构的科幻世界。用形象又科学的语言,干净、简洁、有力,产生极强的修辞效果;而在表达人物情感方面,科幻小说的语言宜细腻、真实,使读者产生共鸣。科幻小说尤其是网络科幻小说,如果仅仅是科技与想象的比拼,而语言平淡无奇,自然算不上完美的艺术佳作。这也是很多科幻作品经不起阅读考验的一个重要原因。科技想象可以在短时间内吸引读者,而富有意蕴的小说语言则可以带给读者长久的回味。因此,时代呼唤和期待更多具有语言审美意蕴与艺术创造力的优秀科幻作品。
科幻小说与其他文学形式一样,关怀着人类的发展,最终目的是促使人类关注地球传统、进行自我反省和自我改善。科幻像音乐一样,作为一种国际通用语言,将在这个充满距离感和分裂感的世界上发挥更大作用。科幻作家的价值,就是以更广阔的心胸和视野,站在整个人类的立场上,以更宏大的愿力、更强的同情心,帮助读者去认识这个莫测的世界,并从中寻求美好生活的勇气。这就更要求科幻作家运用好语言,让更多的读者从科幻作品中获益。
(摘编自李斌、成文章《当代科幻小说“入眼难入心”,语言是关键》)材料二:
文学要保持良好的发展,离不开对文学批评的关注。在西方,终身从事科幻文学研究的大有人在。就美国而言,至少有500所高校开设了科幻文学课程。在国内,情形则截然相反。近十年来,文学批评与科幻文学几乎是“不相往来”,那些抱有纯文学“贵族”意识的评论家,对科幻所持的态度更是令人难以忍受的缄默。缺乏文学观照的中国科幻,只能在孤独中寂寞前行。
文学批评缘何忽略科幻文学?除了科幻自身的边缘化处境,另一个不容忽视的原因是,文学批评家自己其实尚未做好胜任科幻批评的理论准备。因为从人文观念中成长的文学批评家,承袭了传统文化中轻视实践与科学的不良因子,对科学技术的陌生达到令人吃惊的程度。面对包含丰富科学元素的科幻小说,批评家把握不了批评的尺度,也就无法确立科幻文学的批评格局。
在我国,自然科技与人文艺术之间隔着一条泾渭分明的界限。许多文学艺术工作者秉承了传统文化“重人文,轻自然”的思想意识,对科学文化始终抱着冷漠的态度。他们认为自己“对于世界是理解而不是说明”。
而科幻作家经常寻求看到新的科技发展,以便自由预测技术社会的变化,这些变化将冲击读者的文化礼仪感,并扩大他们的意识。这种方法是大部分创作活动的工作核心。利用这种方法,往往可以使科幻文学创作者成为这一流派的创始人,也可能是最伟大的作家。在审美特征层面上,崇高美的回归、对宇宙本质规律的触摸、撕裂式的残酷美是科幻小说别具一格的美学特征。
于科幻文学而言,科学和人文学科必然走向统一,而非不可跨越的对峙。一个科幻作家只有同时具备深厚的文学素养和一定的科学素养,才能在作品中实现文学艺术与科学的有机结合,才可能在作品中充分发挥科学想象。否则,他就无法从科学中获取创作的灵感和素材,更没有胆识在其作品中展开基于科学基础的幻想,也就失去了科幻小说的美学价值。同样,一个科幻文学批评家,只有具备科学的素养,才能在文学批评中,发现并剖析作品价值,发掘世界与人变化的本质;才能真正超越个体的狭隘的经验的限制,跟上科幻小说家“超前的”关于现实以及我们与现实关系的崭新理解。
(摘编自王卫英《中国科幻小说的文学价值与审美批评》)(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科幻小说在中国出现“入眼难人心”的情况,一是题材的缘故,二是因为它涉及最关键的语言表达问题。
B.鲁迅早就注意到了国外科幻小说的语言问题,他建议中国译者要采用民众易于接受的语言方式去传播。
C.科幻文学的发展与对文学批评的关注密不可分,但就目前的文学现状来说,二者还无法建立融洽关系。
D.科幻作家在作品中尝试自由预测技术社会的变化,这种创作取向往往可以使他们成为行业的佼佼者。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科幻作家要保护人类探求未知的勇气,科幻批评家则需要不断超越自我并洞察幽微。
B.成功的科幻小说要有虚构的科幻世界、形象有力的科学语言和细腻真实的情感共鸣。
C.传统文学批评家缺乏一贯的批评尺度,所以中国科幻文学的批评格局无法真正确立。
D.幻想的奇丽震撼和逻辑的自洽和谐,都是科幻被看作国际通用语言的因素。
(3)根据材料一,下列最能满足对科幻小说语言期待的一项是
A.一轮血红的落日像一辆勒勒车的轮子,静静地停驻在那里。它没有了光焰,颜色像我们写春联时用的那种红纸,甚至给人一种不真实的感觉。
B.无限宽广的时空薄膜在引力的巨浪中轻柔地波动着,浮在薄膜上的无数恒星如晶莹的露珠;能量之风浩荡吹过,在时空膜上激起梦幻般的霓光。
C.飕地一声,只一声,已经连发了三支箭,刚发便搭,一搭又发。使女们发一声喊,大家都看见月亮只一抖,以为要掉下来了,它却还是安然地悬着。
D.你叔父忘记了一个重要的作用——摩擦。在巨大磁铁矿掉下去时,不知要产生多少摩擦热,它足以使下层冰块熔解,同时也足以使上层冰块破裂下陷。
(4)请结合材料二,说说《促织》为什么不是科幻小说。
(5)请结合材料为当下中国科幻小说的发展提两点建议。组卷:1引用:1难度:0.5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1小题,18分)
-
2.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各题。
刘姥姥一进荣国府曹雪芹 周瑞家的见刘姥姥如此而来,心中难却其意;二则也要显弄自己的体面,便笑说道:“姥姥你放心。大远的诚心诚意来了,岂有个不教你见个真佛去的呢。但只一件,姥姥有所不知,我们这里又不比五年前了。如今太太竟不大管事,都是琏二奶奶管家了。你道这琏二奶奶是谁?就是太太的内侄女,当日大舅老爷的女儿,小名凤哥的。”刘姥姥因说:“这凤姑娘今年大还不过二十岁罢了,就这等有本事,当这样的家,可是难得的。”周瑞家的听了道:“我的姥姥,告诉不得你呢。这位凤姑娘年纪虽小,行事却比世人都大呢。如今出挑得美人一样的模样儿,少说些有一万个心眼子。再要赌口齿,十个会说话的男人也说他不过。回来你见了就信了。就只一件,待下人未免太严些个。”说着,只见小丫头回来说:“老太太屋里已摆完了饭了,二奶奶在太太屋里呢。”周瑞家的听了,连忙起身,催着刘姥姥说:“快走,快走。这一下来他吃饭是个空子,咱们先赶着去。若迟一步,回事的人也多了,难说话。再歇了中觉,越发没了时候了。”说着一齐下了炕,打扫打扫衣服,又教了板儿几句话,随着周瑞家的,逶迤往贾琏的住处来。
先到了倒厅,周瑞家的将刘姥姥安插在那里略等一等。回过平儿,方出去引他两个进入院来。上了正房台矶,小丫头打起猩红毡帘,才入堂屋,只闻一阵香扑了脸来,竟不辨是何气味,身子如在云端里一般。满屋中之物都耀眼争光的,使人头悬目眩。刘姥姥此时惟点头咂嘴念佛而已。……方欲问时,只见小丫头子们齐乱跑,说:“奶奶下来了。”周瑞家的与平儿忙起身,命刘姥姥“只管等着,是时候我们来请你”。说着,都迎出去了。
刘姥姥屏声侧耳默候。只听远远有人笑声,约有一二十妇人,衣裙窓窣,渐入堂屋,往那边屋内去了。又见两三个妇人,都捧着大漆捧盒,进这边来等候。听得那边说了声“摆饭”,渐渐的人才散出,只有伺候端菜的几个人。半日鸦雀不闻之后,忽见二人抬了一张炕桌来,放在这边炕上,桌上碗盘森列,仍是满满的鱼肉在内,不过略动了几样。板儿一见了,便吵着要肉吃,刘姥姥一巴掌打了他去。忽见周瑞家的笑嘻嘻走过来,招手儿叫他。刘姥姥会意,于是带了板儿下炕,至堂屋中,周瑞家的又和他唧咕了一会,方过这边屋里来。
只见门外錾铜钩上悬着大红撒花软帘,南窗下是炕,炕上大红毡条,靠东边板壁立着一个锁子锦靠背与一个引枕,铺着金心绿闪缎大坐褥,旁边有雕漆痰盒。那凤姐儿家常带着秋板貂鼠昭君套,围着攒珠勒子,穿着桃红撒花袄,石青刻丝灰鼠披风,大红洋绉银鼠皮裙,粉光脂艳,端端正正坐在那里,手内拿着小铜火箸儿拨手炉内的灰。平儿站在炕沿边,捧着小小的一个填漆茶盘,盘内一个小盖钟。凤姐也不接茶,也不抬头,只管拨手炉内的灰,慢慢的问道:“怎么还不请进来?”一面说,一面抬身要茶时,只见周瑞家的已带了两个人在地下站着呢。这才忙欲起身;犹未起身时,满面春风的问好,又嗔着周瑞家的怎么不早说。刘姥姥在地下已是拜了数拜,问姑奶奶安。凤姐忙说:“周姐姐,快搀起来,别拜罢,请坐。我年轻,不大认得,可也不知是什么辈数,不敢称呼。”周瑞家的忙回道:“这就是我才回的那姥姥了。”凤姐点头。刘姥姥已在炕沿上坐了。板儿便躲在背后,百般的哄他出来作揖,他死也不肯。
……这里刘姥姥心神方定,才又说道:“今日我带了你侄儿来,也不为别的,只因他老子娘在家里,连吃的都没有。如今天又冷了,越想没个派头儿,只得带了你侄儿奔了你老来。”凤姐早已明白了,听他不会说话,因笑止道:“不必说了,我知道了。”因问周瑞家的:“这姥姥不知可用了早饭没有?”刘姥姥忙说道:“一早就往这里赶咧,那里还有吃饭的工夫咧。”凤姐听说,忙命快传饭来。一时周瑞家的传了一桌客饭来,摆在东边屋内,过来带了刘姥姥和板儿过去吃饭。
说话时,刘姥姥已吃毕了饭,拉了板儿过来,舚舌咂嘴的道谢。凤姐笑道:“且请坐下,听我告诉你老人家。方才的意思,我已知道了。若论亲戚之间,原该不等上门来就该有照应才是。但如今家内杂事太烦,太太渐上了年纪,一时想不到也是有的。况是我近来接着管些事,都不知道这些亲戚们。二则外头看着虽是烈烈轰轰的,殊不知大有大的艰难去处,说与人也未必信罢。今儿你既老远的来了,又是头一次见我张口,怎好叫你空回去呢。可巧昨儿太太给我的丫头们做衣裳的二十两银子,我还没动呢,你若不嫌少,就暂且先拿了去罢。”
那刘姥姥先听见告艰难,只当是没有,心里便突突的;后来听见给他二十两,喜的又浑身发痒起来,说道:“嗳,我也是知道艰难的。但俗语说的:‘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凭他怎样,你老拔根寒毛比我们的腰还粗呢!”周瑞家的见他说的粗鄙,只管使眼色止他。凤姐看见,笑而不睬,只命平儿把昨儿那包银子拿来,再拿一吊钱来,都送到刘姥姥的跟前。凤姐乃道:“这是二十两银子,暂且给这孩子做件冬衣罢。若不拿着,就真是怪我了。这钱雇车坐罢。改日无事,只管来逛逛,方是亲戚们的意思。天也晚了,也不虚留你们了,到家里该问好的问个好儿罢。”一面说,一面就站了起来。
刘姥姥只管千恩万谢的,拿了银子钱,随了周瑞家的来至外面。周瑞家的道:“我的娘啊!你见了他怎么倒不会说了?开口就是‘你侄儿’。”刘姥姥笑道:“我的嫂子,我见了他,心眼儿里爱还爱不过来,那里还说的上话来呢。”二人说着,又到周瑞家坐了片时。刘姥姥便要留下一块银子与周瑞家孩子们买果子吃,周瑞家的如何放在眼里,执意不肯。刘姥姥感谢不尽,仍从后门去了。
(节选自《红楼梦》第六回,有删减)(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周瑞家的因为与刘姥姥家曾有过人情来往,同时也想要显弄自己的体面,积极带领刘姥姥去见贾府的大管家凤姐,使刘姥姥如愿得到资助。
B.王熙凤初见刘姥姥时的一段描写,从“也不接茶,也不抬头,只管拨手炉内的灰”可以推测凤姐此时正在思忖如何答复刘姥姥。
C.作者用大量笔墨描写家庭日常生活,在平凡的细节中,展现人物个性,揭示人物关系,和古典小说一味求故事之奇大不相同。
D.小说的场景描写极有艺术张力。既转换自然,参差错落,又能融入多种情味,欢乐中透出悲酸、富贵中看到贫穷,庄重中兼有诙谐。
(2)文本中关于听见给二十两银子后对刘姥姥的描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一句“喜的又浑身发痒起来”,活画出刘姥姥喜出望外的神态和心境,这样传神的描写与人物的身份是十分贴合的。
B.刘姥姥看似“粗鄙”的村言,寥寥数语,却运用得十分贴切,从中可以看出她天性中的质朴以及若隐若现的庄户人的心计。
C.对于自己的口不择言,刘姥姥后来向周瑞家的解释说是见到了凤姐“爱还爱不过来,那里还说的上话来”,算是道出了实情。
D.刘姥姥的真实状态与凤姐那种不温不火的态度和不紧不慢的说话风格,形成了鲜明对比,体现了作品语言的多样化。
(3)请联系《红楼梦》整本书,简要分析“刘姥姥一进荣国府”这一情节的作用。
(4)刘姥姥是小说中的一个重要人物,作者写得相当精彩;但统观全回,更主要的是为写凤姐。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组卷:5引用:3难度:0.5
(二)语言文字运用II(本题共1小题,10分)
-
7.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有一种人我最不喜欢和他下棋,那便是太有涵养的人。杀死他一大块,或是抽了他一个车,他神色自若,不动火,不生气,好像是无关痛痒,使得你觉得索然寡味。君子无所争,①_______。当你给对方一个严重威胁的时候,对方的头上青筋暴露,黄豆般的汗珠一颗颗地在额上陈列出来,或哭丧着脸做惨笑,或咕嘟着嘴做吃屎状,或抓耳挠腮,或大叫一声,或长吁短叹,或自怨自艾口中念念有词,或一串串地噎嗝打个不休,或红头涨脸如关公,种种现象,不一而是……
笠翁《闲情偶寄》说弈棋不如观棋,因观者无得失心。观棋是有趣的事,如看斗牛、斗鸡、斗蟋蟀一般,但是观棋也有难过处,②_______。喉间硬是痒得出奇,思一吐为快。看见一个人要入陷阱而不作声是几乎不可能的事,如果说得中肯,其中一个人要厌恨你,暗暗地骂一声“多嘴驴”!另一个人也不感激你,心想“难道我还不晓得这样走”!③_______,两个人要一齐嗤之以鼻,“无见识奴!”如果根本不说,憋在心里,受病。所以有人于挨了一个耳光之后还要抚着热辣辣的嘴巴大呼“要抽车,要抽车”!
(1)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
(2)文中划横线的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组卷:0引用:1难度:0.5
四、写作(60分)
-
8.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论语•子罕》 言有所戒,行有所止,心有所畏。
——《增广贤文》 古代文化经典包含着先贤对社会、人生、历史等的深刻思考,阅读这些经典,既要充分理解先贤的思想,也要主足现实、自主思考,形成自己的认识。针对上述两句经典中的句子,有同学就提出了自己的疑惑:“如果说勇者无惧,那么心有所畏的人是不是就不能称为勇者?”一石激起千层浪,他的疑惑代表了一部分同学的想法,由此也引发了关于“勇者是否无所畏惧”的班级讨论。
如果你是班级中的一员,请你根据材料内容写一篇发言稿,阐述你的观点,表达你的认识和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组卷:2引用:1难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