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当前位置: 试卷中心 > 试卷详情

2021-2022学年福建省厦门一中高一(下)期中语文试卷

发布:2024/10/31 16:30:6

一、现代文阅读(共2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1小题,共10分)

  •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艺术形式越来越呈现出多元、融合、交叉、难以分类的趋势,新艺术形态顺势而生。
          回望人类艺术谱系的发展,留下一长串艺术随技术发展而演化的足迹,艺术因工具变迁更加精彩。每一种新艺术形式的诞生,每一次艺术的重要变革,都离不开新科技文明的推动。如果没有解剖学和透视学的出现,就不可能出现文艺复兴绘画的兴盛;如果没有摄像技术及数字技术的发展,电影将无法诞生,更别提从默片到有声、从黑白到彩色、从二维到三维、从真人到CG的演变了;如果没有机械转台、投影设备、多媒体屏等舞台装置,舞台艺术的呈现效果将会大打折扣。
          艺术创造者的视野与艺术灵感因科技要素刺激不断拓展,新要素的灌注往往也给艺术受众带来崭新的艺术审美体验。画家陈丹青说:“艺术跟着工具走……一切取决于那件工具发明了没有,人发明什么,就有什么艺术。”艺术发展总是因工具、手段的丰富而变迁成长,从艺术内容到表现形式,从古老传统艺术到新锐实验派,都在融入新技术文明的潮流下获得再生。装置艺术、城市公共艺术、新媒体艺术、数字艺术设计等,都是伴随着生产力催动下的文明变迁脚步而生,借助新艺术的载体和介质,记录下一个时代思想的面貌。
          传统艺术有了新工具的“点化”,被赋予了新生命并创造出了新鲜艺术体验,其艺术表现力和表达形式也变得更震撼、更强大,新艺术场景营造给予观众前所未有的艺术体验和视觉盛宴。曾经因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焰火作品“大脚印”而家喻户晓的当代艺术家蔡国强,于2019年担任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联欢活动焰火总导演,他以独具的艺术创意与视觉特效设计,化传统为神奇,借助先进数控技术,用传统烟花神奇地演绎了“70”“人民万岁”等字样,强烈的视觉效果和艺术力量把观众带入了火药爆破艺术的震撼空间。同时,借助技术工具和艺术新场景的营造可以突破社会和自然的物理空间局限,二维空间可以变成三维立体空间,静态画面成为加入时间线的真实生活镜像。凤凰卫视、故宫博物院一起打造了动态的清明上河图,让宋代汴梁的市井生活活起来,角色带入感极强。虽历千年犹身临其境,似乎听得见市声攘攘,让人们不知不觉沉浸在了历史回响中。敦煌研究院与腾讯网合作,让千年的壁画动起来,走进大众视野。艺术借了数字技术的一臂之力悄悄带来了一种文化观览方式的变革。
          如今电影艺术实现了从2D到3D的转换,极大地拓展了文化空间及角色环境的立体呈现效果。2009年,全球首部将IMAX和3D技术结合的电影《阿凡达》上映,影片颠覆了人们对电影的认知。新的艺术形式超乎人们的想象,新的科幻电影更加炫目多彩,开拓了人类认识和审美的疆域。艺术形态与艺术观念在科技变革中不断调整更新,丰富着艺术理念和美学选择,不知不觉间也改变了受众的艺术审美心理,艺术表现力也因为技术加持获得了超能动力。
    (摘编自高宏存《艺术因科技发展赋能更精彩》)      材料二:
          新媒介对创作生产全方位的重塑和影响,使当前文艺呈现许多新特点、新趋势。
          文艺创作新类型、新形式不断涌现。比如网络文学就是新媒介催生的文艺新品类。数以万计的在线作家以日更两亿字的速度,创造出史无前例的小说创作规模和文学传播奇观。有研究者指出,中国网络文学有望成为全球性文化现象。在视频领域,短视频、竖屏剧、互动剧等新鲜形态层出不穷,丰富人们的文艺生活。
          创作者对受众需求把握更为准确,文艺创作更加有的放矢。借助大数据技术,精准定位的信息“窄播”使传播效率得到全方位提升;由于在线及时互动,创作者得以把握用户心态,了解粉丝需求。因此,无论是视频网站精细的内容分类,还是网络文学的创作类型,都能与其受众精准匹配。跨媒介艺术消费更是强化深度体验,一部优秀的系列作品可以根据不同媒介有针对性地定制和分发内容,有效吸引不同受众群体的支持。
          文艺创作成为跨越多种艺术门类的综合行为。数字技术方便各种艺术门类之间的取长补短与互相借鉴,走向更具综合性的融合创新。媒介间相互依存、彼此帮助的特性,使文化艺术产业链不断延长、愈加完备。比如,一部优秀网络小说,可以延展出影视改编、动漫制作、游戏开发、音频传播等产业链价值。小说《杜拉拉升职记》出版后,各种版本的衍生品纷至沓来,话剧、电影、电视剧风行一时,相关游戏改编和视频混剪数不胜数。新媒介语境下,全产业链开发已成为文艺生产的常规路径,每一个新文本都对整个故事作出独特而有价值的贡献。
    (摘编自陈定家《新媒介赋能文艺创作生产》(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人类艺术谱系的发展中,艺术随技术发展而演变、因工具变迁更精彩,新科技文明决定了新艺术形式的诞生和艺术的变革方向。
    B.随着科技要素的刺激,艺术创造者不断开阔视野,其艺术灵感被激发,艺术受众的艺术审美体验也常常随着新要素的灌注而得到更新。
    C.传统艺术只要被新工具“点化”了,就能焕发新生命,创造新的艺术体验,增强艺术表现力,丰富表达形式,从而带给观众全新的艺术享受。
    D.信息“窄播”利用大数据技术,使信息定位更精准、信息传播效率得到全面提升,创作者也能由此把握受众需求,使作品更有地针对性。
    (2)下列各项中,不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一观点的一项是
     

    A.2015年台北小巨蛋体育馆内,早已玉碎珠沉的邓丽君借全息投影“复活”,与费玉清等人同台献艺,观众得以目睹一代佳人的风采。
    B.bi1ibi1i“2019最后的夜”新年晚会上,虚拟偶像洛天伊与著名琵琶演奏家家方锦龙合作了《茉莉花》,打破了虚拟和现实的边界。
    C.我国首部线上戏剧《等待戈多》由广州大剧院与腾讯联手打造,完全以网络为表演空间,创造出了一种新的演艺形态。
    D.人工智能已渗透到艺术创作领域,“小冰”可作诗绘画,AI作曲进入商用阶段,人们担心人工智能未来会成为人类职业的替代者。
    (3)材料一和材料二都提了受众,但提及受众的目的有所不同,请结合材料加以分析。

    组卷:2引用:1难度:0.5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1小题,15分)

  •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文本一:
    雷雨(节选)
    曹禺
          片段一
    [四凤端茶,放朴园前。]
          周朴园    四凤,——(向四凤)叫你跟太太煎的药呢?
          鲁四凤    煎好了。
          周朴园    为什么不拿来?
          鲁四凤    (看繁漪,不说话)
          周繁漪    (觉出四周的征兆有些恶相)她刚才跟我倒来了,我没有喝。
          周朴园    为什么?(停,向四凤)药呢?
          周繁漪    (快说)倒了。我叫四凤倒了。
          周朴园    (慢)倒了?哦?(更慢)倒了!——(向四凤)药还有么?
          鲁四凤    药罐里还有一点。
          周朴园    (低而缓地)倒了来。
          周繁漪    (反抗地)我不愿意喝这种苦东西。
          周朴园    (向四凤,高声)倒了来。
    [四凤走到左面倒药。]
          周  冲    爸,妈不愿意,你何必这样强迫呢?
          周朴园    你同你母亲都不知道自己的病在哪儿。(向繁漪低声)你喝了,就会完全好的。(见四凤犹豫,指药)送到太太那里去。
          周繁漪    (顺忍地)好,先放在这儿。
          周朴园    (不高兴地)不。你最好现在喝了它吧。
          周繁漪    (忽然)四凤,你把它拿走。
          周朴园    (忽然严厉地)喝了它,不要任性,当着这么大的孩子。
          周繁漪    (声颤)我不想喝。
          周朴园    冲儿,你把药端到母亲面前去。
          周  冲    (反抗地)爸!
          周朴园    (怒视)去!
    [周冲只好把药端到繁漪面前。]
          周朴园    说,请母亲喝。
          周  冲    (拿着药碗,手发颤,回头,高声)爸,您不要这样。
          周朴园    (高声地)我要你说。
          周  萍    (低头,至周冲前,低声)听父亲的话吧,父亲的脾气你是知道的。
          周  冲    (无法,含着泪,向着母亲)您喝吧,为我喝一点吧,要不然,父亲的气是不会消的。
          周繁漪    (恳求地)哦,留着我晚上喝不成么?
          周朴园    (冷峻地)繁漪,当了母亲的人,处处应当替孩子着想。
          周繁漪    (四面看一看,望望朴园,又望望周萍。拿起药,落下眼泪,忽而又放下)哦!不!我喝不下!
          周朴园    萍儿,劝你母亲喝下去。
          周  萍    爸!我——
          周朴园    去,走到母亲面前!跪下,劝你的母亲。
    [周萍走至繁漪面前。]
          周  萍    (求恕地)哦,爸爸!
          周朴园    (高声)跪下!
    [周萍望着繁漪和周冲;繁漪泪痕满面,周冲全身发抖。]
          周朴园    叫你跪下!
    [周萍正向下跪。]
          周繁漪    (望着周萍,不等周萍跪下,急促地)我喝,我现在喝!(拿碗,喝了两口,气得眼泪又涌出来,她望一望周朴园的峻厉的眼和苦恼着的萍,咽下愤恨,一气喝下!)哦……(哭着,由右边饭厅跑下)
          片段二
          周朴园    什么?鲁大海?他!我的儿子?
          鲁侍萍    他的脚趾头因为你的不小心,现在还是少一个的。
          周朴园    (冷笑)这么说,我自己的骨肉在矿上鼓励罢工,反对我!
          鲁侍萍    他跟你现在完完全全是两样的人。
          周朴园    (沉静):他还是我的儿子。
          ……
    [仆人领着大海进,大海站在左边,三四仆人立一旁。]
          鲁大海    (见侍萍)妈,您还在这儿?
          周朴园    (打量鲁大海)你叫什么名字?
          鲁大海    (大笑)董事长,你不要同我摆架子,难道你不知道我是谁么?
          周朴园    你?我只知道你是罢工闹得最凶的工人代表。
          ……
          周朴园    好,那我把那复工的合同给你瞧瞧。
          鲁大海   (笑)你不要骗小孩子,复工的合同没有我们代表的签字是不生效力的。
          周朴园     哦,(向仆人)合同!(仆人由桌上拿合同递他)你看,这是他们三个人签字的合同。
          鲁大海    (看合同)什么?(慢慢地,低声)他们三个人签了字。他们怎么会不告诉我就签了字呢?他们就这样把我不理啦?
          周朴园    对了,傻小子,没有经验只会胡喊是不成的。
          鲁大海    那三个代表呢?
          周朴园    昨天晚车就回去了。
          鲁大海    (如梦初醒)他们三个就骗了我了,这三个没有骨头的东西,他们把矿上的工人们卖了。哼,你们这些不要脸的董事长,你们的钱这次又灵了。
          周  萍    (怒)你混账!
          周朴园    不许多说话。(回头向大海)鲁大海,你现在没有资格跟我说话——矿上已经把你开除了。
          鲁大海    开除了?
          周  冲    爸爸,这是不公平的。
          周朴园    (向冲)你少多嘴,出去!
    [周冲愤然由中门下]
          文本二:
          话剧导演的主要工作是从文本出发,分析、解构剧本,帮助演员了解、理解和“消化”整个故事和情节脉络,把握剧中人物的发展方向。演员对剧中人物的创造是从想象开始的,而导演则需要通过诠释剧本来帮助演员进行这一想象的过程,让其真实地体会到自己的角色,从而使得角色有血有肉地在规定情境之中“诞生”出来,能够真实地感知和反映人物应有的状态和情绪。
          演员表演的节奏主要体现在语言和动作两个方面。语言的节奏变化体现在台词上,而动作则是指演员的肢体动作。就语言节奏而言,话剧导演应深度剖析文本,帮助演员深刻体会剧中角色,找到特定角色的特定性格在特定情境下的内心反应,从而使得语言节奏更加准确,在兴奋时加快语速、在发怒时提高音调等等,使得人物的语言在符合其内心情感的同时又富于生活气息,这样才能将角色“演活”。就动作节奏而言,其本质与对语言节奏的把握一脉相承,有所不同的是还需注意角色的舞台行动是否“像人”,即是否符合现实生活中人们行动的客观规律。
    (摘编自邓昊《话剧导演创作初探——如何帮助演员完善舞台表演》)(1)下列对文本一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繁漪采用拖延、让四凤拿走药等方式拒绝喝药,但最终在周朴园和周萍的劝说下,万般无奈、含泪悲愤地把药喝了。
    B.“喝药”原本是一件很普通的生活小事,但在周家却最终演变成全面的矛盾冲突,由此可以看出周家家庭关系的扭曲。
    C.周冲为繁漪说情,为鲁大海打抱不平,他的天真无畏与周萍敬畏父亲、不敢违抗父命的懦弱妥协形象形成了鲜明对比。
    D.周朴园对家人实行封建家长制,说话随处带有命令口吻,不容许家人挑战他的权威,表现出绝对的专制和极端的冷酷。
    (2)下列对文本一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片段一“喝药”这一情节中,四凤是一个功能性的角色,她没有鲜明的面目、典型的个性,但在情节发展中却起到重要作用。
    B.片段一中繁漪的“倒了”“不愿喝”“不喝”等字眼不断刺激周朴园“倒了来”“喝了它”的步步紧逼,这便是戏剧语言动作性的体现。
    C.片段一中“喝了它,不要任性,当着这么大的孩子”这句话隐含着潜台词,言外之意是“当母亲的人应当替子女着想,保重自己身体”。
    D.片段二中“笑”“慢慢地,低声”“如梦初醒”这些舞台说明,生动地描写出鲁大海看到复工合同前后的心理变化,体现他稚嫩的个性。
    (3)文本一主要展现了哪几类矛盾冲突?请结合文本简要概括。
    (4)学校将进行《雷雨(节选)》的排演。如果你是导演,你将从哪些方面对演员进行指导?请结合文本二,以周朴园为例进行说明。

    组卷:56引用:8难度:0.4

二、《红楼梦》整本书阅读(共12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小题,3分)

  • 3.下列有关《红楼梦》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组卷:24引用:2难度:0.7

(二)填空题(本题每空1分,3分)

  • 4.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红楼梦》第四十二回,行酒令后第二天薛宝钗与林黛玉的一番对话,说道:且说宝钗等吃过早饭,又往贾母处问过安,回园至分路之处,宝钗便叫黛玉道:“颦儿跟我来,有一句话问你。”黛玉便同了宝钗,来至蘅芜苑中。进了房,宝钗便坐了笑道:“你跪下,我要审你。”黛玉不解何故,因笑道:“你瞧宝丫头疯了!审问我什么?”宝钗冷笑道:“好个千金小姐!好个不出闺门的女孩儿!满嘴说的是什么?你只实说便罢。”黛玉不解,只管发笑,心里也不免疑惑起来,口里只说:“我何曾说什么?你不过要捏我的错儿罢了。你倒说出来我听听。”宝钗笑道:“你还装憨儿。昨儿行酒令你说的是什么?我竟不知那里来的。”黛玉一想,方想起来昨儿失于检点,那《_____》《_____》说了两句,不觉红了脸,便上来搂着宝钗,笑道:“好姐姐,原是我不知道随口说的。你教给我,再不说了。”
    (1)画线的部分提到了昨日的行酒令之事,行令官是谁?
    (2)填入横线的原文应该是:
     
     

    组卷:6引用:3难度:0.7

五、语言文字运用(本题共1小题,6分)

  • 11.近期,学校话剧团将为今年的校艺术节演出剧目《雷雨》招募演员:初选将于4月21日在千人礼堂进行。作为话剧团成员,请你为此次招募活动拟写一则广播宣传稿,在大课间进行播报。
          要求:语言简明得当,信息准确完备,内容具有鼓动性,能吸引同学们前往参加。不少于100字。

    组卷:4引用:1难度:0.6

六、写作(60分)

  • 1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大众传播学中有这么一条理论:沉默的螺旋。就是当两种声音交锋时,弱势的那个声音会变得越来越微弱,螺旋减少,最终走向消失。
          基于这样的现实,有人说势单力薄,看破不说破,知人不评人,知理不争论,是人生的大智慧;而有些人却认为无论最终结果如何,遇到问题要敢于亮剑,据理力争。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想?某校组织青年论坛,讨论如何在时代中发声。请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你的人生体验,以“我的麦克风”为主题写一篇发言稿,和与会者交流。
          要求:自选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题目;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组卷:3引用:1难度:0.6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