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当前位置: 试卷中心 > 试卷详情

2023-2024学年安徽省合肥五十中天鹅湖教育集团七年级(上)期中语文试卷

发布:2024/10/10 20:0:2

一、基础知识与运用(25分)

  • 1.请在下面横线上填写相应的句子。
    (1)我寄愁心与明月,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2)
     
    ,受降城外月如霜。(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
    (3)诗中有理,王湾《次北固山下》中的“
     
     
    ”极富哲理,揭示了自然界新旧交替的规律;文中亦寓理,(《<论语>十二章》)通过“
     
     
    ”阐述了学与思的辨证关系。
    (4)《观沧海》一诗中写大海水波动荡,山岛高耸突兀的句子是:“
     
     
    。”(曹操《观沧海》)

    组卷:6引用:1难度:0.5
  • 2.阅读下面文段,请根据要求完成问题。
          轻轻打开语文课本,美丽的四季向我们走来。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花枝招展的,美不胜收;夏季的雨热烈粗犷,使得数不清的杂草翻来覆去地生长;秋天不光有看不见的别绪离愁,也有看得见的秋高气爽;冬天里还有把终年蓄的绿色奉献给济南的可爱的水藻。同时,我们在美丽的自然中感悟到世间的真情。瘫痪的史铁生,在落叶纷纷中与母亲诀别,把“好好儿活”的勇气,植入骨髓;睿智的莫怀戚在解决散步时的分歧中,选择背着母亲走小路,让一家人各得其所;莎莉文老师按照事先的约定,如期来到了海伦•凯勒家,让海伦•凯勒出乎意料;泰戈尔和冰心诗意地用大自然表达出对母亲最真zhì的热爱与祝福……
    (1)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加点字注音。
    ①花团锦cù
     

     

    ③真zhì
     

    (2)这段文字中,划线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花枝招展
    B.翻来覆去
    C.各得其所
    D.出乎意料
    (3)下列朗诵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轻轻打开语文课本,美丽的四季向我们走来。”此句宜读得轻柔舒缓,表现出一种神秘好奇的心理,以突出四季的美好。
    B.“夏季的雨热烈粗犷,使得数不清的杂草翻来覆去地生长。”此句宜读得缓慢低沉,以突出夏雨的气势磅礴。
    C.“可爱的水藻把终年贮蓄的绿色奉献给济南的冬天。”宜读得略微激昂,表现出济南冬天生机盎然的情状。
    D.“泰戈尔和冰心诗意地用大自然表达出对母亲最真挚的热爱与祝福……”此句宜读得热情饱满,以突出对母亲的敬爱和感激。
    (4)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修改后的句子是:
     

    组卷:8引用:1难度:0.5

二、阅读(37分)

  • 7.阅读下面选文,完成问题。
    【甲】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不亦君子乎?”
    (《学而》)      曾子曰:“吾日三吾身: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学而》)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述而》)【乙】      季礼将使于晋。北过徐君。徐君观季礼剑,不言而色欲之。季礼为晋之使,未献,然其心许之矣。,至徐。徐君已死。悔之,乃解其宝剑,系之徐君冢树而去。
    (《史记•吴太伯世家》)注释:①季礼:吴国公子。②晋:晋国。③徐君:徐国君主。④冢:坟墓。
    提示:古时带剑出使,是一种礼仪。之,有时充当代词;有时相当于助词“的”。
    (1)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①人不知而不
     

    人谋
     

    ③吾日三吾身
     

    ,至徐
     
    (提示:这个字与“不亦说乎”的“说”,是相同的古汉语语法现象,可以联系语境推敲它的意思)
    (2)把下列两个文中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②未献,然其心许之矣。
    (3)在下面这段话的横线处填上恰当的句子。
    【甲】【乙】两文共同谈到了交友的话题,告诉我们:(一)交朋友要虚心,学习他们的优点,就如【甲】文中所言:“①
     
    ”(二)交朋友要守信,如【乙】文中:②
     
    。(概括事例回答)

    组卷:10引用:1难度:0.5

三、写作(35分)

  • 8.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在成长道路上,总有一个人像长妈妈一样伴我成长,启蒙我走上文学创作之路;总有一个人像老王一样让我感动,体察到人间疾苦与温暖;总有一个人像卖油翁一样给我以教育,让我学会谦虚……
          相信在你的成长过程中,一定有这么一个人,或陪伴着你,或引领着你……请叙述出你们之间感人的故事,并写一写你的感悟,以“谢谢你,             我”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
          (1)请将作文题目补充完整,如“陪伴”“温暖”“鼓励”“引领”“教育”“启发”……
          (2)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3)不少于600字;
          (4)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

    组卷:13引用:1难度:0.5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