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当前位置: 试卷中心 > 试卷详情

2022-2023学年广西贵港市港南区七年级(下)期末语文试卷

发布:2024/6/23 8:0:10

一、积累(21分)

  • 1.家国情怀•少年知ㅤㅤ《孟子》有言:“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家是国的基础,国是家的延伸。在中国人的精神谱系里,国家与家庭、社会与个人,都是密不可分的整体。“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无论是《礼记》里“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文理想,抑或是陆游“家祭无忘告乃翁”的忠诚执着,家国情怀gèn_____古不变。它从来都不只是摄人心魄的文学书写,更近乎你我内心之中的精神归属。中华儿女身上炽热而厚重的家国情怀维系着文明的薪火世代传承,使中华民族虽历尽磨难却总能浴火重生。
    阅读以上文字,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
    (1)炽
     

    (2)gèn
     

    组卷:2引用:1难度:0.8
  • 2.家国英雄•少年敬      眷恋家乡的土地,为之梦回为之牵挂;赞美祖国的山河,为之描画为之歌咏;关心祖国的命运,为之奋斗为之牺牲;热爱祖国的语言文字、历史文化,为之沉醉为之感动……这些都是家国情怀的表现。数千年来,那些为百姓谋福祉、为民族谋复兴的人们,用自己的生命和热诚,谱写了一曲曲可歌可泣的壮丽乐章。大禹治水公而忘私,“三过家门而不入”;孙中山为实现“天下为公”鞠躬尽瘁,奋斗终生;鲁迅为唤醒沉睡麻木的国人,弃医从文;84岁钟南山院士悬壶济世,“逆行”奔赴武汉疫情重灾区……“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如此的责任与担当告诉我们何为“家国情怀”。“吾辈自强,山河重光”,让家国情怀代代相传,生生不息,凝成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升华为中华逐梦的不竭动力吧!
    (1)解释文段中加点的词语。
    ①眷恋:
     

    ②可歌可泣:
     

    (2)语段中有不少成语,请写出其中的三个。

    组卷:1引用:1难度:0.7
  • 3.家国之情•少年爱ㅤㅤ每个人对自己国家的热爱都是近乎本能的。关心祖国的命运,为之奋斗为之牺牲;赞美祖国的山河,为之描画为之歌咏;热爱祖国的语言文字、历史文化,为之沉醉为之感动……这些都是爱国情怀的表现。爱国人物的故事更是彪炳千秋:屈原为实现楚国的统一大业,对内积极辅佐怀王变法图强,对外主张联齐抗秦,却被奸臣陷害、怀王疏远,悲愤难捱,自沉汨罗江,以身殉国。中国人过端午节,既是对爱国精神的弘扬,更是对屈原的纪念!
    (1)下面从以上文段中选出来的句子,属于病句的一项是
     

    A.中国人过端午节,既是对爱国精神的弘扬,更是对屈原的纪念!
    B.在中国人的精神谱系里,国家与家庭、社会与个人,都是密不可分的整体。
    C.“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如此的责任与担当告诉我们何为“家国情怀”。
    D.数千年来,那些为百姓谋福祉、为民族谋复兴的人们,用自己的生命和热诚,谱写了一曲曲可歌可泣的壮丽乐章。
    (2)为了表达对英雄的崇敬之情,学校团委准备张贴一副对联。请你从下列的几个句子中,选择相对应的两句,按上下联的顺序,抄写出来。
    ①不忘烈士抛忠骨
    ②高山巍巍英名不朽
    ③民族复兴中华梦
    ④清水淙淙浩气长存
    ⑤英雄时代英雄人
    ⑥壮士千秋泣鬼神
    上联:
     
            下联:
     

    组卷:3引用:1难度:0.7

三、综合(10分)

  • 10.为了弘扬孝文化,学校组织开展了“孝亲敬老,从我做起”的综合实践活动。请完成下列任务。
    ㅤㅤ习近平总书记说: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住脚的根基。作为优秀传统文化之一的“孝文化”滋养着民族的心灵。
    (1)你作为一名弘扬孝文化的好少年,请概括分享你在日常生活中孝亲敬老的一件事。
    (2)学校校刊为此次活动开设了新专栏,请你设计专栏名称和内容。
    栏目名称 栏目内容
     
    解读“孝礼”内涵
    践孝行
     
    传孝义 讲述“孝义”故事
    (3)请你写一段感恩的话语给你的妈妈,要求80字以内,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

    组卷:1引用:1难度:0.7

四、写作(50分)

  • 11.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写作。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点点光亮照亮人生。生活中的任何人、事、物、景等都可以成为我们心中的那束光,指引我们走出黑暗与迷茫,给予我们温暖和希望,帮助我们学会坚韧和顽强……你生命中的那束光是什么?它如何照亮你的人生呢?
    请以“心中的那束光”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
    要求:
    (1)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2)字迹工整,书写清楚,卷面整洁;
    (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等;
    (4)文中不得引用、抄袭本试卷阅读理解部分的材料。

    组卷:2引用:1难度:0.7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