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7章 燃料及其应用》2019年单元测试卷(甘肃省武威市河西成功学校)
发布:2024/4/20 14:35:0
一、选择题
-
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组卷:1168引用:92难度:0.9 -
2.学习科学知识可以用来辨别“真”、“伪”,通过分析下列叙述属于“真”的是( )
组卷:36引用:9难度:0.9 -
3.目前,许多烧烤店都改用机制炭作燃料,引燃机制炭可以使用固体酒精,盖灭机制炭可以使用炭灰,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组卷:941引用:39难度:0.9 -
4.车用乙醇汽油是由乙醇与汽油按1:9的比例混合而成,下列有关推广使用乙醇汽油的说法正确的是( )
组卷:159引用:3难度:0.9 -
5.2016年4月22日是第47个世界地球日,主题是“节约利用资源,倡导绿色生活”,下列做法符合这一主题的是( )
组卷:7引用:2难度:0.9 -
6.2017年6月1日,特朗普宣布美国退出《巴黎协定》,引起国际社会强烈反响,使能源和环境问题再次成为热点。下列观点或做法完全正确的是( )
A.保护空气 B.爱护水资源 a.禁燃烟花爆竹-降低PM2.5
b.CO2增多-酸雨
c.SO2排放-温室效应a.用淘米水浇花-节约用水
b.活性炭-除自来水异味
c.污水处理-防止水污染C.垃圾处理 D.能源利用 a.焚烧垃圾-减少“白色污染”,环保
b.回收废电池-保护土壤
c.禁烧秸秆-减轻雾霾a.发现大量可燃冰-无能源危机
b.太阳能路灯-节能环保
c.车用乙醇汽油-无尾气污染组卷:174引用:19难度:0.7 -
7.每年的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2017年我国环境保护部确立环境日主题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旨在动员引导社会各界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自觉践行绿色生活,共同建设美丽中国。下列做法不符合这一主题的是( )
组卷:40引用:4难度:0.7
二、填空题
-
22.“对比实验”是化学学习中行之有效的思维方法。某化学学习小组的同学在学完相关的化学知识后,走进实验室做了如下实验,请你参与并回答下列问题。
A.燃烧的条件 B.铁钉生锈的条件 C.证明CO2与NaOH反应 D.分子运动的现象
(1)通过实验A,可以说明燃烧的条件之一是
(2)对于实验B,一段时间后观察到试管①中的铁钉明显锈蚀,由此得出:
铁生锈的主要条件是铁与水和
(3)实验C是利用体积相同并充满CO2的软塑料瓶、等量的水(瓶①)和NaOH溶液(瓶②)进行实验,根据塑料瓶变瘪的程度证明CO2与NaOH溶液中的溶质确实发生了反应,这一反应的化学方程为
(4)实验D的烧杯②中呈现的现象能说明分子是不断运动的。当烧杯①中液体是浓氨水时烧杯②中的酚酞溶液由无色变为组卷:56引用:3难度:0.5 -
23.某兴趣小组对“蜡烛燃烧的产物”进行探究。
【查阅资料】蜡烛的主要成分是石蜡,石蜡由碳、氢两种元素组成。
【作出猜想】蜡烛燃烧的产物是二氧化碳和水。
【实验验证】
(1)用干冷的小烧杯罩在蜡烛火焰上,观察到
(2)用涂有饱和石灰水的小烧杯罩在蜡烛火焰上,石灰水变浑浊,证明有二氧化碳生成。二氧化碳和石灰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小明提出质疑:石灰水变浑浊不一定是生成了碳酸钙,还可能是饱和石灰水受热后
同学们又用图1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1分钟后,提起锥形瓶,翻转后注入20mL饱和石灰水,加塞、振荡,观察到石灰水变浑浊,确定有二氧化碳生成。
实验中小明观察到一个意外现象:锥形瓶内壁上有少量黑色物质。
【交流讨论】经分析,同学们一致认为黑色物质是石蜡不充分燃烧生成的
为验证一氧化碳,他们设计了如图2所示的实验。
【实验验证】
(1)实验前,先在玻璃管的中部放入一团棉花,其目的是
(2)将a端插入蜡烛的焰心。
(3)用酒精灯加热b端的糊状物,一段时间后,观察到黑色物质变成红色,证明蜡烛不充分燃烧有一氧化碳生成。
(4)为防止玻璃管中的红色物质又被氧化变成黑色,接下来的操作是:
【拓展应用】含碳燃料不充分燃烧会生成一氧化碳等物质,浪费资源,且污染空气。为使其充分燃烧,应采取的措施是组卷:443引用:15难度: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