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六年级上册《第5课 七律·长征》2021年同步练习卷(1)
发布:2024/4/20 14:35:0
一、基础积累
-
1.看拼音,写词语。
wēi yí páng bó tiě suǒ 组卷:23引用:1难度:0.8
填空题
-
2.给加点字注音。
逶迤 磅礴 岷山 组卷:19引用:2难度:0.7
填空题
-
5.理解诗句,填一填,选一选。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1)“腾细浪”是指
(2)对这两句诗理解正确的是
A.这两句是《七律•长征》的颈联。
B.这两句诗运用了比喻、夸张等修辞手法,从中可以体会到红军战士藐视困难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和豪迈的英雄气概。组卷:31引用:3难度:0.7
三、阅读
-
6.七律•长征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资料:
1934年10月,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中央主力红军为摆脱国民党军队的包围追击,被迫实行战略性转移,退出中央根据地,进行长征。长征中,中央红军共进行了380余次战斗,攻占700多座县城,牺牲了营以上干部多达430余人,共击溃国民党军数百个团。其间共经过14个省,翻越18座大山,跨过24条大河,走过荒草地,翻过雪山,行程约二万五千里。红一方面军于1935年10月到达陕北,与陕北红军胜利会师。1936年10月,红一、二、四方面军三大主力会师,标志着长征的胜利结束。
(1)《七律•长征》中,地名在诗中的正确排序是
A.五岭、乌蒙、金沙江、大渡河、岷山
B.金沙江、乌蒙、五岭、大渡河、岷山
C.五岭、金沙江、岷山、乌蒙、大渡河
D.五岭、岷山、金沙江、大渡河、乌蒙
(2)对“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一句,理解最准确的是
A.逶迤的五岭,磅礴的乌蒙,不但山势高大,而且道路弯曲,是摆在红军战士面前的困难。
B.通过想象和夸张,把群山分别比作细浪和泥丸,凸显了红军战士不畏艰难的高大形象。
C.走过逶迤的五岭,跨过大海的波涛,走过满是泥丸的乌蒙山,战士们走过的路很长。
D.从五岭到乌蒙,一路上跋山涉水,在细浪与泥丸中前行,战士们走过的路非常艰难。
(3)说一说“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的意思和表达的情感。
(4)阅读资料,把再读这首诗的感受写下来。组卷:58引用:1难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