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陕西省安康市高考语文三模试卷
发布:2025/1/1 19:30:2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家风,亦称门风、家声等,是家庭或家族的风气、风格与风范,是在累世繁衍生息的过程中形成的稳定的生活作风、立身处世之道、道德面貌和价值观念的综合体。家风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优秀传统家风文化是跨越时空的宝贵精神资源。重视家风和传承优秀传统家风在今天依然具有重要意义。
“家风”一词最初使用是在西晋时期。庾信《哀江南赋序》中说,时人潘岳作《家风诗》,被誉为“始述家风”。家风作为一种文化现象,是由家训家教、家礼家德等家文化元素教化、熏陶、积淀而成的,是家文化的表征。
“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翻开中华民族文化史,家风文化积淀深厚,源远流长。优秀家风蕴含着我们民族数千年的传统美德,传承着中华儿女修齐治平、轨物范世的精神薪火。优秀传统家风文化传承于各个时代,弘扬于社会各个层面,既有礼贤下士、为政以德的君王帝后家风,教家立范、勤政公廉的名门显宦家风,士魂商才、仁心义路的商界翘楚家风;也有淳风厚俗、仁德范世的义门世家家风,以身示范、睦族善邻的庶族百姓家风;还有救亡图存、济世经邦的志士英烈家风,投身革命、家国天下的老一辈革命家家风。这些优秀家风文化在中国人心中根深蒂固,融入民族的血液里,为我们提供了安身立命的可贵镜鉴。
重视门声家风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不少传统家训都强调继承家族的优良家风。司马光家训中要求为家长者“谨守礼法”,“以义方训其子,以礼法齐其家”。历史上的司马家族是世代贵胄,却一直恪守“世以清白相承”的朴素家风,勤俭持家。司马光在家训《训俭示康》中告诫儿子,一定要吸取同时代人因不良家风致家族破落的教训,而且要用这篇家训去训诫子孙,永远传承节俭为荣、奢侈为耻的“清白”家风。陆游《放翁家训》中要子孙继承祖先宦学相承、清白俭约、注重节操的家风。曾国藩在家书中劝诲其弟,要遵守祖先教诲“以绍家风”,反复告诫子孙“汝曹且勿坠家风”。
家风是一种无言的教化。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家风以家训文献、家教活动、家礼家法、家庭道德等为载体。颜之推的《颜氏家训》被誉为“古今家训,以此为祖”。“名实”“治家”等篇,对“风教”“风化”即家风的教育功能和父母的熏陶感染作用做了总结--“笃学修行,不坠门风”。传统家风文化的内涵极为丰富,大致可分为勤俭齐家的持家文化、蒙以养正的教子文化、崇德向善的修身文化、宽容仁爱的处世文化等。
家风有优劣之分,对子弟成人成才与否和家族兴衰起着重要作用。良好家风能成为一种潜移默化的精神力量,约束和激励子弟在家庭生活中继承父祖的优良品德和传统。家风是家庭的精神内核,也是社会的缩影,影响到党风政风和世风民风。当今中国社会正处于转型时期。代际矛盾突出、孝道文化衰落。家风败坏、家德缺失、家规无序的家庭,不仅很难营造温馨和谐的幸福生活,也不利于培养德才兼备、对国家社会有用的人才。家风不仅关乎个人品行,也和家国兴亡有着密切的关系。忠厚传家,家声永振;克绍箕裘,家道隆昌!
重视家风是历代先贤立家处世之本,是我们民族齐家治国的前提和基础。重视家风和传承优秀传统家风,永不过时。
(摘编自陈延斌《培塑新时代家风的丰厚文化滋养》)(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家风是家庭或家族的风气、风格与风范,主要是指稳定的生活作风和立身处世之道。
B.“家风”一词在西晋庾信《哀江南赋序》一文中最初使用,中华家风文化源远流长。
C.优秀家风传承着中华儿女修齐治平、轨物范世的精神薪火,重视门声家风是优良传统。
D.家风是家庭的精神内核,家风有优劣之分,不仅关乎个人品行,也决定着家国兴衰。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开头由“家风”的概念内涵引出观点,中间深入论证,结尾总结,结构完整。
B.文章列举《颜氏家训》的例子,目的是论证传统家训都重视和强调继承优良家风。
C.文章综合运用举例论证、引用论证和对比论证等论证方法,论据充分,有说服力。
D.文章在阐述家风的教化功能后进一步论述家风有优劣之分,体现了论证的思辨性。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优秀传统家风文化是宝贵的精神资源,重视家风是我们民族齐家治国的基础,在今天依然具有重要意义。
B.优秀传统家风文化体现在名门显宦家风、庶族百姓家风等多方面,传承于各个时代,弘扬于社会各个层面。
C.家风作为一种文化现象,以家训文献、家礼家法等为载体,具有教化功能。传统家风文化的内涵极为丰富。
D.家风也是社会的缩影,当今社会正处于转型时期,家风败坏、家德缺失和家规无序已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组卷:6引用:3难度:0.5 -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材料一:
记者从重庆市医疗保障局获悉,重庆、贵州、云南、湖南、广西五省区市日前组成采购联盟,在重庆市开展第一批常用药品联合带量采购,在严控质量的前提下,其中选15个品种、187个品种规格,本次联合带量采购药品平均降幅达54.2%。按照约定采购量计算,五省区市一年可节省约12.65亿元。以抗微生物药注射用替加环素药品为例,患者使用一支注射用替加环素药品,可节省约113元。人民群众得到了真正的实惠,期待更多的好药进入国家和省里的带量采购范围。
(摘编自《新华日报》)材料二:
(白岩松对话国家医疗保障局医药价格和招标采购司司长钟东波)
白岩松:如何保证国家药品集采降价不降质?
钟东波:国家组织集中采购是严格把握质量门槛的,现在都是以通过质量和疗效一致性评价的药品作为集采范围,所以所有药品都具有相同质量疗效的层次,我们是在同等质量情况下来降低价格,完全没有必要担心质量下降问题。
白岩松:如何看待中选的191个产品中仿制药占188个?
钟东波:中选的药品都是通过国家药品质量疗效一致性评价的药品,是同一个质量层次的,药品在疗效上完全一样。当然,由于仿制药有成本优势,所以通过公平的竞争,最终仿制药中选的比较多。
白岩松:药品降价后,企业得到了哪些好处?
钟东波:第一,降低了成本,销售费用、财务成本和单位生产成本等都得列了降低。财务成本主要通过及时回款来实现,现在通常药品回款周期是6个月到1年,但我国组织集采的药品基本上都在次月月底之前可以实现回款。一个月内回款率达97%以上,这样能够降低它的财务成本。
第二,有助于提高企业的公平竞争环境,从原来的“回扣竞争”转变到以质量和成本为基础的公平良性的竞争。
第三,有助于优质产品快速推广。因为通过集采可以迅速进入全国公共医疗机构,这样企业可以节省很多市场推广和协助推广费用。
另外,可以倒逼企业加强创新。在过去一年,很多企业都开始加大创新方面的投入。当然,还可以加快药企整合,提高集中度,壮大头部企业,有利于我国药企做大做强,增强国际竞争力。
白岩松:国家药品集中采购给患者省了多少钱?
钟东波:按照静态测算,三批药品集采全国大概能节省539亿。按照老百姓个人支付40%来算,大概能节省216亿,其他医保节省了一些资金,又通过扩大医保报销药品目录、体升报销水平,让老百姓获得更多实惠。
白岩松:未来会对医用耗材进行国家集采吗?
钟东波:高值医用耗材的带量采购相对药品难度要更大,因为它缺乏一个比较统一的质量评价标准,品种更加繁多。所以,我们一方面要借鉴药品集中带量采购的做法和经验,同时也要结合耗材的特点,形成适合耗材带量采购的模式。不会让大家等太久,我们第一单就是冠脉支架。
(摘编自央视《新闻1+1•国家采购“以母换价”,55种药品降价了》)材料三:
带量采购初衷是为了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提升药品质量,以及推动整个医药行业转型升级,而患者用药的安全有效是实现这些目标的前提。如何在保证药品质量与安全的前提下进行集中带量采购?哪些药物不适合进入带量采购等诸多药品管理问题成为业界热议话题。在带量采购中、应慎重进行药物遴选,在考虑有效性的同时考虑安全性,在安全性的基础上再考虑价格。
(摘编自中国新闻网《专家呼吁带量采购应慎重遴选药物,有效性、安全性当先》)材料四:
最早的国家药品谈判是在2015年10月,首次谈判开局良好,成效显著,谈判药品价格降幅明显,人民群众成为最大受益者。谈判结果与医保相关政策接轨,患者个人用药费用负担进一步减轻。按照规定,谈判成功的药品将纳入医保目录乙类药品范围,个人在自付部分费用后由医保基金予以报销。
2019年,119个新增谈判药品中,有70个谈判成功,价格平均下降60.7%。从国家医保局公示的《2020年国家医保药品目录调整通过形式审查的申报药品名单》来看,参与谈判的品种数量将会再创新高。对于代表14亿老百姓的医保谈判专家来说,能不能谈判成功,以什么样的价格进入医保报销,谈判的结果直接决定老百姓的切身利益,谈判得好,价格合理,意味着老百姓又可以用上一种好药,同时为群众和医保基金节约很多钱。医保谈判是个技术活,并不是价格越低越好,也要保证药企的合理利润和可持续发展,寻求共赢,谈判才更容易成功。
(摘编自《健康时报》)(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重庆市开展的药品带量采购严把质量关,降低了药品的价格,节省了大量的药费,得到了人民群众的衷心拥护。
B.国家集中采购使很多药品降价了,但有助于企业降低成本,包括销售费用、财务成本和市场推广等相关费用。
C.国家集中采购,可以帮助药企从“回扣竞争”中解脱出来,形成以质量和成本为基础的公平、良性的竞争。
D.高值医用耗材缺乏比较统一的质量评价标准,品种繁多,不容易实现一致性评价,无法实现带量集中采购。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A.通过了质量和疗效一致性评价的药品才能进入国家集中采购范围,人民群众可以放心使用。
B.仿制药具有成本优势,在药品带量采购中更容易中选,但不利于相关药企的可持续发展和创新。
C.国家药品首次谈判成效显著,谈判结果与医保联动,相关药品纳入医保目录,人民群众受益。
D.药品集中采购利国利民,降低了患者的费用,也节省了医保资金,将推动报销水平的提升。
(3)政府如何更好地做好药品的国家集中采购工作?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组卷:8引用:3难度:0.5 -
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摘帽
胡炎 小风一吹,韩老六酒劲儿上了头,在家里憋了几天。儿子韩志坚跟看管犯人似的,让韩老六手心痒得能长出草来。趁今天儿子去考驾照,韩老六赶忙溜出来,到镇上搓两把过过瘾。
刚到村头,背后冷不丁一声叫:“爹!”韩老六一哆嗦,回过头,可不正是儿子吗?
“你……你不是去考驾照了吗?”韩老六一头雾水。
“不考了!”韩志坚气急败坏。
“为啥?”
“还不是因为你!”韩志坚翻给他一个白眼,“你这个懒汉十里八村出了名,人家背地里把咱的脊梁骨都捣断了!我问你,这是去哪儿?”
“我……我去镇上赶个集。”韩老六说得没底气。
“赶集?你别蒙我了!要不是去找你那些狐朋狗友赌博,我头朝下走路!”
韩老六语气软下来:“儿呀,再不出去摸两把,我非害病不可。”
韩志坚一听更来气:“你……你都把我辛辛苦苦打工挣的几个钱糟蹋完了!”
“你这还有点儿良心吗?”韩老六瞪起眼,“自打你妈去世后,我辛辛苦苦把你拉扯大,容易吗?花你俩小钱,心疼了?”
韩志坚语塞。那年娘得了绝症,命没保住,还欠了一屁股债,爹就觉得这日子再也没啥指望了。他天天喝闷酒,一来二去,手艺撂了,心气没了,还迷上了赌博。
见韩志坚没话说,韩老六打算开溜。韩志坚说:“你站住!”韩老六板起脸:“还想哪样?”韩志坚走近他:“你就不问问我不考驾照到底为个啥?”韩老六说:“反正不干老子的事。”韩志坚的眼圈突然红了,眼眶子里晃出了泪花。韩老六这下急了:“儿呀,有话你说,别闷着。”
韩志坚拿袖子狠狠地抹了把眼:“玉兰她……今天和刘铁头的儿子订婚了!”
韩老六如雷轰顶,玉兰是他打心眼儿里相中的儿媳妇,和儿子处了两年多,眼看就要谈婚论嫁了,没承想这节骨眼儿上却扑棱着翅膀飞了。韩老六恼得耳朵眼儿里往外冒烟,捶胸跳脚地把玉兰爹好一通臭骂。韩志坚说:“你就是骂破天也白搭。”韩老六涨红着老脸:“好歹咱也出出这口恶气。”韩志坚一屁股蹲下来,蔫头耷脑地说:“只要这贫困帽戴一天,你儿子我就没戏。”
韩老六一个激灵冷静下来:“儿呀,你可别犯傻,有这顶帽子戴着,啥好事儿都少不了咱!”
韩志坚腾一下跳起来:“就你精!自从人家郑书记来咱村搞精准扶贫,乡亲们脱贫的脱贫,致富的致富。刘铁头原来比咱还穷,可人家在郑书记的帮助下,搞药材种植,发了!人家都是缺心眼儿?”
韩老六一副死猪不怕开水烫的架势:“他吃他的肉,我喝我的汤,不眼气。”韩志坚咬着牙:“那好,这辈子你就别指望我能娶上媳妇,你也别想抱孙子了!”说完,转身就走。韩老六忙一溜小跑追上去:“好好好,这贫困帽我不戴了行不行?可这贫困帽又不是狗皮帽子,哪是说摘就能摘的?”
恰在这时,郑书记拍马杀到,接过话说:“老六叔,那贫困帽又不是孙悟空头上的紧箍咒,咋不能摘呀?”
韩老六像是看到了救星:“郑书记,你来得正好,那你给我想想法儿?”
郑书记说:“办法早想好了,这一嘛,有金融扶贫,咱给志坚贷款买车跑运输;二嘛,老六叔你一手好编织手艺,咱重打鼓另开张,还愁摘不掉一顶贫困帽?”
韩老六顿时有了丹田气:“等俺志坚开上车赚了大钱,让玉兰她爹后悔去吧!”
话音刚落,玉兰不知从哪儿冒了出来:“让谁后悔呀,韩伯伯?”
韩老六吃了一惊:“玉兰,你不是……”
郑书记哈哈大笑:“老六叔,人家玉兰可是个有情有义的好闺女,玉兰她爹呀,也是个开明人!玉兰压根儿没和别人订婚,这都是我给志坚出的主意。还有,志坚的驾照呀,几天前就拿到手了!”
韩老六目瞪口呆:“郑书记,闹了半天这都是你设的局呀……你……你咋挖坑让我往里跳呢?”“我不挖坑,你咋下决心摘帽呢?”
韩老六羞得无地自容:“啥也不说了,我这就采购编织材料去。这回,我非猪八戒穿西装--活出个人样儿不可!”
韩老六正要走,韩志坚拦住了他:“爹,人家郑书记已经把编织材料送到咱家了。”
韩老六回头看着郑书记,眼圈突然红了:“郑书记,我……我可咋谢你呀?”
郑书记摆摆手:“老六叔,一家人不说两家话。说一千,道一万,两横一竖就靠干!走,咱回家!”
韩老六使劲儿点点头,撒开大步往前走,玉兰在后边追:“韩伯伯,我给你当徒弟。”
韩老六喜出望外:“真的?咦,这可真是凤凰头上戴牡丹--好上加好呀!”
郑书记和韩志坚都笑了。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标题“摘帽”简洁醒目,小说主要写了人们对“摘帽”思想观念上的转变,并指出了实施“摘帽”的途径。
B.小说开头提到韩志坚考驾照之事,这构成韩志坚和父亲韩老六的矛盾冲突,两人为此产生争执,推动情节发展。
C.小说通过插叙对韩老六的人生际遇做了介绍,既揭示出韩老六变得消沉的原因,也丰富了韩老六这个人物形象。
D.小说主要通过对话来展开故事情节,人物个性鲜明,其形象塑造也在人物对话中得以完成,别具一格,富有特色。
(2)小说中写郑书记出现的情节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3)小说具有浓厚的乡村气息,请结合文中的材料简要分析。组卷:10引用:4难度:0.7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
9.请对下面这段新闻报道的文字进行压缩。要求保留关键信息,句子简洁流畅,不超过65个字。
由北大作为法人单位建设的“十三五”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多模态跨尺度生物医学成像设施项目12月26日在北京怀柔科学城实现主体结构封顶。据悉,该成像设施是《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十三五”规划》确定的10个优先建设项目之一,也是北大历史上最大的单体建设项目。这一生物医学成像领域的大科学工程项目意义深远,未来将对生命体结构与功能进行跨尺度可视化描绘与精确测量,以期破解生命与疾病的奥秘。组卷:8引用:5难度:0.9
四、写作(60分)
-
10.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材料一:
2015年7月31日,北京和张家口获得2022年冬奥会举办权。过去5年,从会徽“冬梦”“飞跃”发布,到吉祥物“冰墩墩”“雪容融”问世,再到场馆相继交付使用,北京冬奥会的各项筹办工作一直稳步推进,交出高分答卷。尤其是在新冠疫情给世界带来的巨大冲击下,我国率先控制住国内疫情,实现了经济复苏,为北京冬奥会顺利举办创造了有利条件,赛事各项筹备工作也得以继续有序展开。
材料二:
北京冬奥会是我国重要历史节点的重大标志性活动,是展现国家形象、促进国家发展、振奋民族精神的重要契机。
--2021年1月习近平在视察北京冬奥会准备工作时的重要讲话材料三:
在疫情背景下,北京冬奥会作为“奥运新标杆”的意义彰显无疑;同时也体现了人类团结一致对抗危机的精神。北京冬奥会将成为世界冰雪运动发展的里程碑。
--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 2021年2月4日,不仅是我国北方的小年,也是北京冬奥会开幕式倒计时一周年的日子。这天,国际奥委会向各国、各地区奥委会发出参与北京冬奥会的盛情邀请。而北京奥组委也向世界郑重宣布,“兑现承诺,相约北京”。请以此为主题,以中国青年志愿者的名义向明年来参赛的运动员或外国观众写一封欢迎信。
要求:结合材料,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组卷:27引用:8难度: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