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当前位置: 试卷中心 > 试卷详情

2021-2022学年江苏省南京市玄武区南京外国语学校、雨花国际学校九年级(上)月考语文试卷(一)

发布:2024/10/29 11:0:2

一、(23分)

  • 1.2021年9月,九(2)班开展“君子自强不息”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
    【英雄•自强不息】
          中华民族是崇尚英雄、成就英雄的民族。对英雄最高的赞誉,除了崇尚,还要发扬他们自强不息的精神。从他们身上汲(  )取奋进的力量,用英雄的壮举激励我们勇敢前行。你我皆凡人,不管肩负何种职责,都要恪(  )尽职守、担当风险,自强不息,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新时代,任重道远,让我们牢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1)请你从下面两幅字中任选一幅临写。

    (2)请你写出语段中括号内的拼音。

    组卷:5引用:1难度:0.6
  • 2.【民族•自强不息】你抽到以下一组填空题,请你完成。
    (1)
     
    ,月有阴晴圆缺。(
     
    《水调歌头》)
    (2)露从今夜白,
     
    。(杜甫《月夜忆舍弟》)
    (3)我是你河边上破旧的老水车,
     
    。(舒婷《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
    (4)当今社会,日新月异,我们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新事物。“
     
     
    ”这两句诗恰好表达了这种观点。(填《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的句子)
    (5)范仲淹曾以“古仁人”“
     
     
    ”的心境来劝勉滕子京(填《岳阳楼记》中文句)
    (6)国庆七十周年庆典彰显了大国雄风,百年“中国梦”并不遥远,我们坚信“
     
     
    ”。(填《行路难(其一)》中的句子)

    组卷:8引用:2难度:0.4
  • 3.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组卷:28引用:3难度:0.9

二、阅读理解(47分)

  • 8.文学作品阅读。
    九(2)班同学阅读了《艾青诗选》后,举行了“太阳和光明的歌者”学习活动,以下是小雨同学摘抄的诗篇和搜集的文章。请你认真阅读,回答问题。
    【一】诗歌甄选阳光在远处
    艾青
    阳光在沙漠的远处,
    船在暗云遮着的河上驰去,暗的风,
    暗的沙土,暗的
    旅客的心啊。
    ——阳光嬉笑地射在沙漠的远处。
    1932年2月3日苏伊士河上当黎明穿上了白衣
    艾青
    紫蓝的林子与林子之间
    由青灰的山坡到青灰的山坡,绿的草原,
    绿的草原,草原上流着
    ——新鲜的乳液似的烟……
    啊,当黎明穿上了白衣的时候,田野是多么新鲜!
    看,
    微黄的灯光,
    正在电杆上颤栗它的最后的时间。看!
    1932年1月25日,由巴黎到马赛的路上A太阳吟(节选)
    太阳啊,也是我的家乡底太阳!
    此刻我回不了我往日的家乡,
    便认你为家乡,也还得失相偿。

    太阳啊,慈光普照的太阳!
    往后我看见你时,就当回家一次:
    我的家乡不在地下乃在天上!

    B太阳的话(节选)
    打开你们的窗子吧,
    打开你们的板门吧,
    让我进去,让我进去,
    进到你们的小屋里
    ……
    让我把花束、把香气、把亮光,
    温暖和露水撒满你们心的空间。

    C太阳礼赞(节选)
    太阳哟!我背立在大海边紧觑着你。
    太阳哟!你不把我照得个通明,我不回去!
    太阳哟!你请永远照在我的面前,不使退转!
    太阳哟!我眼光背开了你时,四面都是黑暗!
    太阳哟!我心海中的云岛也已笑得来火一样鲜明了!
    太阳哟!你请永远倾听着,倾听着,我心海中的怒涛!
    【二】      艾青对“太阳”系列意象的抒写,呈现了特殊年代的社会面和人民的生活状态,揭示了民族命运与历史发展之规律。此前,从郭沫若的《日出》,到闻一多的《晴朝》,现代新诗中的太阳意象与国家立场和民族前途始终发生着若即若离的联系。但直至艾青《太阳》《向太阳》《给太阳》,太阳意象才以原始、浑厚的生命形象出现,其民族向心力亦逐步生成。至此,为太阳等意象赋予一种民族性格也成为诗人的责任。继艾青之后,“七月派”诗人田间的诗集《太阳和花》就多用红日、旭日、新的太阳等意象来赞美过去的革命斗争,描写人民公社的灿烂图景,歌颂祖国的光辉成就,表现出了强烈的战斗性和鲜明的时代性。艾青认为:“只有在诗人的世界里,自然与生命才有了契合,旷野与山岳能日夜宣谈,岩石能沉思,河流能絮语……风,土地,树木,都有了性格。”于是,诗人在几十年的创作中执著地讴歌着太阳、光芒、火焰和黎明,实现了他对光明的不懈追求。简言之,对太阳意象的抒写、反思和理性的批判,是艾青为宣扬和创造一种全新的文化价值体系所作出的努力。其中无论是对太阳原始生命力的探究,还是对国家命运与民族未来的揭示,都是诗人对太阳意象文化意蕴的拓展和丰富。
    【三】献给艾青的红玫瑰
    曹积三
          ①十多年过去了,那束红玫瑰,依稀仍在眼前灿灿地绽放着。按说,送仙逝者驾鹤西去,应献白色或黄色的菊花,可我觉得,【A】艾老是浪漫的诗人,更是世俗的反叛者,他一生追逐太阳,为光明战斗,为光明歌唱,献一束充盈着太阳颜色的红玫瑰更为合适。于是,那天,我捧着一束如火的红玫瑰,赶到东四十三条97号艾老的府上送他远行。高瑛大姐欣喜地对我说:“艾青喜欢红玫瑰。”我感到一阵宽慰。后来得知,艾老走后,赶来献花的人络绎不绝,所献之花,满满地拉了两卡车,还没有拉完。
          ②戴红领巾的时候,我因读到《大堰河》,而晓得了艾青。岂料这位可敬的诗人命途多舛。他的诗集一度被图书馆“禁借”,为此,我曾备感困惑和惆怅,但不管有人怎么往他身上大泼污水,那些美丽的诗行仍令我的心头发烫。值得庆幸的是,波诡云谲里,虽经七灾八难,他终于挺了过来,如同涅槃的凤凰。然而,直到1988年的初秋,我才得以见到心仪多年的诗人。
          ③那是一个下午,北影有个剧组开机,约我去写点什么。告说,拍摄地点在东城丰收胡同21号四合院。到了那里才知道,那是艾青的家。这房子,是1956年经周恩来总理批准,艾青用他的稿费购置的。1957年“反右”后,诗人带着家眷离开北京,去北大荒的南横林子,又去新疆的八连等地“改造”,经过21年的颠沛流离,在王震将军的关照下,才又重新回到这里。处于京华一隅的这个小院,像是远离尘嚣,别有一番天地,它静谧、安适,特别是那斑红灿烂的花木和葡萄架上缀满的果实,更平添了几分温馨。拍戏,是个扰人的活儿,把原本整洁的院子弄得很凌乱。艾老的夫人高瑛大姐秉承了我们胶东人的性子,古道热肠,对此,毫不介意,还替剧组找东拿西,不停地张罗着……小憩时,她从葡萄架上,剪下葡萄,请大家尝鲜。就在这时,我望见艾老透过书房的窗子,正笑吟吟地望着我们。我急忙去向他问好。
          ④那天,艾老身著中山装,笑容可掬,热诚得如同相识多年的朋友。我们聊起了电影,他告诉我,他很喜欢电影,在延安的时候,放的是几部苏联的原版影片,一边放,一边由萧三翻译,人们看得津津有味。如今,我们国家的电影进步很大,可惜,他眼力不济了。他说:“银幕,是神奇的王国,可以充分展示才情。艺术家描画人物,表现命运,可以呈现一种诗境和画境,让人羡慕。”我说:“【B】艾老的许多诗,不仅富有哲理,而且有画境,就像一幅幅电影的定格镜头,教人遐想,充满魅力。”他笑了。
          ⑤艾老夫妇对电影的喜爱与支持,让人心里暖暖的。1990年春天,编罢《中国影人诗选》,想到这是史上首部电影人的诗选,序请阳翰笙老写就,封面题字非艾青老莫属。我便把想法告诉了高瑛大姐,大姐爽快地说:“我去说,艾青肯定会答应的!”艾青老果然满足了我们的心愿。谁能料想,就在艾青老为《中国影人诗选》题签后的第三天,1990年3月21日,他去中纪委招待所参加中国解放区文学书系编委扩大会时,跌倒在洗手间里,右臂不幸骨折。最后,时年八秩高龄的艾老,不得不切除了右肱骨头,装上了人造的假体。此后,再也无法自由运笔,挥毫题字了。《中国影人诗选》竟成为他留在这个世界上的最后题签!
          ⑥当我再去拜望艾老时,艾老满面春风,没有因为装了金属假肢而沮丧,尽管有说不出的痛苦,但坚强、坦然、幽默依然。高瑛大姐告诉我,艾老曾与探望他的诗人邹荻帆有过一番苦涩的趣谈,说道:“我这个人真奇怪,1957年打成右派之后,老是在右边出毛病。1959年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场割麦子时,镰刀把右腿膝盖割了个大口子,一个多月不能治,也不能走,更不能打弯,受了很多罪。‘文革’期间,在连队阴暗的地窝子里住了五年多,里面没有电灯,在煤油灯下读‘圣书’,还要写这个写那个,又缺少营养,瞎了右眼。1988年在自己家小院里跌了一跤,右眼眶起了个大疱,引起脑血肿。这一次又摔断了右胳膊,真是太巧了,都是发生在右边。”说罢,朗然一笑……
          ⑦艾老笑谈天灾人祸,风雨淡定,真乃豁达人生!
          ⑧诗坛的巨人走了,已经13年了,但悠长的岁月抹不去对他的敬重和怀念。这敬重和怀念,就是我们献给他永不凋零的红玫瑰。
    (选自《文汇报》,有删减)(1)小雨整理摘抄【一】ABC三首诗时,忘记标注作者,将作对比阅读用的诗篇弄混了,请你阅读诗歌后,借助选文二,判断哪一篇是艾青的作品,并将序号写入下面表格里的横线上。
    A.太阳吟
    B.太阳的话
    C.太阳礼赞
    土地系列 田野类 《手推车》《水牛》《旷野》《复活的土地》《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
    山峦类 《斜坡》《山毛榉》《矮小的松木林》……
    村舍类 《浮桥》《农家》《村庄》……
    太阳系列 光芒类 《阳光在远处》《向太阳》《给太阳》《月光》《光的赞歌》……
    火焰类 《火把》《篝火》《野火》……
    黎明类 《当黎明穿上了白衣》《黎明》《晨歌》《黎明的通知》……
    (2)请根据示例,将《阳光在远处》中划线的诗句进行朗诵设计,并说明理由。
    【示例】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朗读设计】抓住重音“常含”“土地”“爱”,用舒缓的语气,深沉的语调,读出深沉的情感。其中,“爱”字,可以重音轻读,凸显出这份爱是来自内心,表现了艾青对祖国的爱至死不渝,让人感慨万分。
    【诗句】阳光嬉笑地射在沙溪的远处。
    【朗读设计】
     

    (3)请阅读小诗《黎明穿上了白衣》,联系所学的诗歌阅读策略,进行赏析。
    (4)阅读《献给艾青的红玫瑰》,联系上下文,谈谈你对“苦涩的趣谈”这一短语的理解。
    (5)阅读《献给艾青的红玫瑰》,请从【A】【B】两句话中任选一句当做《艾青诗选》的腰封,并结合《艾青诗选》具体内容说明理由。

    组卷:46引用:3难度:0.1
  • 9.阅读《人民日报》的一篇时事评论,回答下列问题。
    勤俭节约这个传家宝不能丢
    李斌
          ①近日,不少地方发起倡议,制止浪费成为商家和顾客的共识:宣扬大吃大喝、暴饮暴食的直播不见了,推广绿色健康饮食理念的直播受到追捧;节约粮食和资源,杜绝任何形式的浪费,成为许多家庭家风家教的重要内容……连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制止餐饮浪费行为的重要指示得到全社会热烈响应,凝聚起崇俭抑奢、反对浪费的强大正能量。勤俭节约这个中华民族弥足珍贵的“传家宝”,无论国家发展到什么水平、人民生活改善到什么地步,都不能丢。
          ②风俗者,天下之大事也。从“坚决制止餐饮浪费行为”的严厉要求,到“坚决杜绝食用野生动物的陋习”的令行禁止,再到“垃圾分类工作就是新时尚”的热情动员,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倡导文明健康绿色环保的生活方式。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深刻强调的,“通过生活方式绿色革命,倒逼生产方式绿色转型”。生活习惯和饮食风尚不是小事,通过这个小切口,可以推动价值理念的大革新、经济活动的大升级,可以更好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求和向往。以绿色发展理念为指引,以健康生活为目标,来一场饮食文化“绿色革命”,可谓正当其时。
          ③让饮食文化简朴俭约起来。苏轼曾感慨:“口腹之欲,何穷之有?每加节俭,亦是惜福延寿之道。”穷奢极欲、暴殄天物素为中国人所反对,物尽其用素为中国文化所提倡。中国共产党靠艰苦奋斗、勤俭节约起家,发展壮大,成就伟业,创造辉煌。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中保存的那枚金色的鱼钩,时常勾起我们的回忆。在艰苦的岁月里,我们的祖辈、革命先烈们啃过树皮、嚼过草根,“红米饭,南瓜汤,秋茄子,味好香,餐餐吃得精打光。”可是,当下一些地方餐饮浪费现象仍然存在,“触目惊心、令人痛心!”只有驰而不息坚决制止餐饮浪费行为,不断扭转讲排场、比阔气的错误观念,清除未富先奢、炫富竞奢的土壤,才能力戒奢侈浪费和不合理消费。
          ⑨让饮食文化绿色低碳起来。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深刻指出:“我们对自然界的整个统治,是在于我们比其他一切动物强,能够认识和正确运用自然规律。”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题中之义,也应成为生活方式和饮食文化的重要指导原则。我们必须把尊重自然、保护自然融入日常生活,提倡绿色、低碳、环保、可持续,戒除滥食野生动物等破坏生态平衡的饮食陋习。
          ⑤让饮食文化文明健康起来。“纵口欲而百病生”,饮食与健康关系密切。暴饮暴食、油大味重、荤素失衡,诸如此类问题直接或间接导致了各类病症的发生。不科学不健康饮食习惯还可能加剧医疗负担、引发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影响不可小觑。健康中国,离不开健康饮食。如今生活条件改善了,忍饥挨饿、缺吃少穿、生活困顿一去不复返了,“吃得对、吃得好、吃得健康”理应是高品质生活关注的重点。生熟食分开存放和加工,添加公筷公勺,实行分餐制,合理膳食、荤素搭配、营养平衡,这些健康科学的生活理念,正在被越来越多的家庭所接受。
          ⑥世间事,做于细,成于严。餐饮浪费,已成为当前社会一大危害,既影响我国粮食安全,又破坏勤俭节约的良好风气。只有把节约变成具体行动,才能标注社会文明的新刻度;只有让节约成为一种社会风尚,才能续写民族美德的新篇章。让我们一起行动起来,践行绿色健康的生活方式,涵养简约文明的饮食文化。
    (有删改,《人民日报》2020年8月18日)(1)阅读时评类文章首先要梳理作者的论证思路,请简要概括,完成思维导图。
    由习总书记对制止浪费行为的重要指示得到全社会热烈响应,引出论点:
     
    →以绿色发展理念为指引,以健康生活为目标,进行一场饮食文化“绿色革命”。→从应该让饮食文化简朴简约、
     
    、文明健康起来三个方面论证。→呼吁人们践行绿色健康的生活方式,涵养简约文明的饮食文化。
    (2)为了有力地论证中心论点,本文运用了多种论证方法,请完成下面表格。
    论证方法 例句 作用

    举例论证
    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中保存的那枚金色的鱼钩,时常勾起我们的回忆。
     

    比喻论证
     
    生动形象地阐述了勤俭节约的重要性。
     
    “触目惊心,令人痛心!” 语出习总书记《坚决制止餐饮浪费行为 切实培养节约习惯》,使“饮食文化简朴简约”的论述更加有力。
    (3)请联系文章内容,探究时事评论的特点。
    (4)习主席对制止餐饮浪费行为的重要指示引发了社会各界极大的关注,各行各业纷纷展开了拒绝“舌尖上的浪费”活动但是班里有的同学不以为然,“如今生活好了,饭桌上剩点饭菜算什么呢?没有必要提倡节约了。”请你阅读系列材料,围绕“中学生应该如何践行勤俭节约”的话题,就此事写一篇时事短评。
    材料一:
    《中国城市餐饮食物浪费报告》披露,中国餐饮业人均食物浪费量为每人每餐93克,浪费率为11.7%,大型聚会浪费达38%,学生盒饭有1/3被扔掉。初步测算,每年中国城市餐饮业仅餐桌食物浪费量就在1700万至1800万吨之间,相当于3000万至5000万人一年的食物量。
    材料二:
          现在有些所谓大胃王吃播秀,浪费严重!不能说吃得多就必定是浪费粮食。一人吃一桌,这显然不符合人体科学。实际上,很多镜头前展示的“大胃王”都是经过剪辑,他们有的边吃边吐,有的则是吃完后进行催吐。镜头前暴饮暴食、镜头外呕吐不止,这既是对自己身体的伤害,也是对观众的欺骗,更是对食物的极大浪费。
    要求:观点明确,有理有据,逻辑清晰,至少使用一种论证方法。字数不少于100字。

    组卷:12引用:2难度:0.2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