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江苏省镇江市句容市华阳教育集团八年级(上)月考语文试卷(10月份)
发布:2024/9/25 4:0:1
一、选择题。(18分)
-
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
组卷:56引用:6难度:0.9 -
2.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组卷:8引用:1难度:0.5 -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组卷:10引用:1难度:0.8 -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组卷:20引用:2难度:0.7 -
5.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组卷:9引用:1难度:0.8
六、课外现代文阅读。(11分)
-
14.阅读下面的短文,然后完成后面的问题。
她只能活七小时 ①市新闻编辑台上电话机的指示灯闪烁着微弱的白光,时间是下午3点40分。
②本市新闻主编接了电话,他听到这些内容:我的小女儿在路德医院。医生说她只能活7小时,除非得到新药青霉素。这是她唯一的希望。医生已经使用了磺胺以及其他每一种药。我必须找到某人有足够能力的人帮她。你能帮我吗?
③打电话的人通报了他的身份,他叫劳伦斯马隆,职员,家住杰克逊海茨,第34大道第83号。濒临死亡的小孩是他的女儿,叫帕特丽夏,两岁,现就诊于路德医院,在曼哈顿,第144街和康文特大道交会处。
④找到青霉素并非易事。因为这个被医学界誉为创造奇迹的奇药是如此的稀少,以致几乎不能找到它。即使是军方,也只能得到他们所需的一小部分。
⑤然而,这位父亲恳求帮助两分钟之后,本市新闻编辑台决定开始投入这项援助工作。这是一场残酷的斗争。“只能活7小时,除非……”
⑥电话打到路德医院,证实了那个小孩几乎不能活了,她患的是一种罕见的血液病,即葡萄球菌引起的败血症,一种血液中毒。磺胺制剂已用过了,输了两次血,都无济于事。有人提出青霉素是唯一的希望。
⑦通过电话向华盛顿的美国公共卫生局局长托马斯帕伦请示,并详细调查了纽约的药品公司后得知,施贵宝公司生产青霉素。
⑧打给帕伦博士的电话被A•N•理查兹博士听到了,他在华盛顿负责科学发展局的研究工作。新泽西州新布伦瑞克的施贵宝实验室能提供青霉素。查理兹博士说,我将打电报,请他们立即定量发放。
⑨与此同时,人们获悉斯特▪基弗博士这位波士顿外科医生和战时生产委员会委员有权直接命令发放民用珍贵药物。他是由路德医院的外科医师丹特▪柯利蒂大夫通过电话取得联系的。
⑩你将得到青霉素。基弗大夫向柯利蒂大夫许诺。那是下午4点钟。医生们对在红头文件的作用下找到青霉素的来源并被予以发放的速度感到惊异。
⑪现在,计划正在实施之中,由两个州的警察护送青霉素这个仁慈的东西从新布伦瑞克运到这个奄奄一息的女孩的床头。下午6点30分,柯利蒂大夫在霍兰隧道的入口处碰到了一群焦急的记者。当那辆仁慈之车停在施贵宝实验室前面时。时间是下午7点30分。
⑫3个卫兵等在那里。其中一个走向汽车:是柯利蒂大夫吗?给你青霉素。
⑬柯利蒂大夫接过那硬纸匣,由冰裹着的青霉素放在里面。现在,他说,我们有了一个战斗的机会。
⑭最后一段路程是从霍兰隧道到路德医院,只用了8分钟,这是创纪录的速度,行驶在西区高速公路时,车速器始终指向65英里/小时。汽车就要停在医院门口之前,柯利蒂大夫说:今天,你们做了一件世界上所有的医生都做不了的事。
⑮也许是。一个记者说,但是从现在起,大夫,靠你了。
⑯此后,记者们踮着脚尖走进四楼那个失去知觉的孩子房间。她费力地呼吸着,但在蓬松的丝一般的棕发下面的小脸上,并没有痛苦的表情。她是个可爱的病孩子。一个护士低声说。
⑰帕特丽夏马隆的父母哭了。
⑱谢天谢地。凯瑟琳马隆低语着,至少,我的小丫头又有了一次机会。
(选自《普利策新闻奖名篇快读》,略有删改)【注】这篇报道发表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1943年8月,获1944年普利策新闻奖。
(1)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题目“她只能活七小时”渲染了一种紧张的气氛,为下文的故事发展蓄势。
B.文章在叙述上恰当地使用插叙,使文章起到了画龙点睛的效果,结构清晰,一目了然。
C.在战争年代,人们看到的更多的是鲜血、死亡,这篇报道,让人们看到了战场之外人性的温情、伟大,增强了当时的美国人民赢得战争胜利的信心。
D.本文语言既具有新闻平实的特点,客观的报道,又具有文学色彩,比如开篇的环境渲染,与下文紧张的发展形成对比。
(2)柯利蒂大夫为什么说今天,你们做了一件世界上所有的医生都做不了的事?
(3)本文显著的特点之一是用突出的时间点贯穿全文,请你简要分析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至少3点)
(4)分析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在文中的表达效果。
现在,计划正在实施之中,由两个州的警察护送青霉素这个仁慈的东西从新布伦瑞克运到这个奄奄一息的女孩的床头。下午6点30分,柯利蒂大夫在霍兰隧道的入口处碰到了一群焦急的记者。当那辆仁慈之车停在施贵宝实验室前面时。时间是下午7点30分。组卷:7引用:2难度:0.5
七、作文。(50分)
-
15.请以“那次谈话”为题,写一篇600字以上的记叙文。
组卷:2引用:1难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