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当前位置: 试卷中心 > 试卷详情

2022-2023学年上海市闵行中学高二(上)期中化学试卷

发布:2024/11/3 15:30:2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2分,共80分)

  • 1.下列有关金属元素性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

    组卷:50引用:1难度:0.8
  • 2.京沪高铁的车厢大部分来用铝合金材料制造,这是因为铝合金(  )

    组卷:17引用:4难度:0.6
  • 3.不能通过铝热反应冶炼的金属是(  )

    组卷:56引用:2难度:0.8
  • 4.下列关于合金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合金至少含两种金属
    ②合金中元素以化合物形式存在
    ③合金的熔点一般比其成分金属低
    ④合金一定是混合物
    ⑤铁锈是一种铁合金

    组卷:47引用:2难度:0.8
  • 5.原电池工作时能量转化的主要形式是(  )

    组卷:28引用:3难度:0.7
  • 6.除去Na2CO3 固体中少量NaHCO3的最佳方法是(  )

    组卷:280引用:46难度:0.7
  • 7.把铁片放入下列溶液中,铁片溶解,溶液质量增加,但没有气体放出的是(  )

    组卷:186引用:8难度:0.7
  • 8.缺铁性贫血是指人体中缺少(  )

    组卷:11引用:1难度:0.7
  • 9.如图是课外活动小组设计的用化学电源使LED灯发光的装置。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组卷:163引用:1难度:0.5
  • 10.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

    组卷:29引用:2难度:0.9
  • 11.下列物质不属于合金的是(  )

    组卷:72引用:3难度:0.9
  • 12.下列性质中,不属于金属共同性质的是(  )

    组卷:66引用:4难度:0.9
  • 13.下列反应中生成物总能量高于反应物总能量的是(  )

    组卷:39引用:179难度:0.9
  • 14.构成金属键的微粒是(  )

    组卷:52引用:1难度:0.8

三、附加题(共30分)(等级选考必做)

  • 43.为了探究化学能与热能的转化,某实验小组设计了如下三套实验装置:

    (1)某同学选用装置Ⅰ进行实验(实验前U形管里液面左右相平),在甲试管里加入适量氢氧化钡溶液与稀硫酸,根据所学知识推测该反应属于
     
    (填“吸热”或“放热”)反应,预测U形管中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2)选择装置Ⅱ进行探究固体M在甲中溶于水的热效应。
    ①若M为NH4NO3,则实验过程中烧杯中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②若M为NaOH,则实验过程中烧杯中可观察到的现象为
     

    (3)上述3个装置中,不能用来证明“锌和稀硫酸反应是吸热反应还是放热反应”的是
     
    (填序号)。理由是
     

    (4)至少有两种实验方法能证明过氧化钠与水的反应(2Na2O2+2H2O═4NaOH+O2↑)是放热反应。
    方法①:选择上述装置
     
    (填“Ⅰ”、“Ⅱ”或“Ⅲ”)进行实验。
    方法②:取适量过氧化钠粉末用脱脂棉包裹并放在石棉网上,向脱脂棉上滴加几滴蒸馏水,片刻后,若观察到
     
    ,则说明该反应是放热反应。

    组卷:69引用:3难度:0.8
  • 44.我们要深入理解化学反应规律,必须从两个视角认识化学反应:其一,化学反应进行的快慢;其二,化学反应进行的程度。现有某化学反应2A(g)⇌c(g)+D(g)在四种不同条件下进行反应,B、D起始浓度为0。反应物A的浓度(mol⋅L-1)。随反应时间(min)的变化情况如下表:
    实验序号 时间
    浓度
    温度
    0 10 20 30 40 50 60
    1 800℃ 1.0 0.80 0.67 0.57 0.50. 0.50 0.50
    2 800℃ c2 0.60 0.50 0.50 .0.50 0.50 0.50
    3 800℃ c3 0.92 0.75 0.63 0.60 0.60 0.60
    4 820℃ 1.0 0.40 0.25 0.20 0.20 0.20 0.20
    根据上述数据,完成下列填空:
    (1)在实验1,反应在10至30分钟时间内平均速率为
     
    mol⋅L-1⋅min-1,40分钟后A在容器中所占体积分数为
     

    (2)由表中数据可推测实验2中还隐含的条件是
     
    ,实验2中A的初始浓度c2=
     
    mol⋅L-1;实验3中A的初始浓度c3
     
    mol⋅L-1(填“>”、“=”或“<”)。
    (3)实验3中如果第60分钟时将容器容积压缩到原来的
    1
    2
    ,则c(A)将变为
     
    mol⋅L-1
    (4)比较实验4和实验1,可推测该反应是反应
     
    (选填“吸热”或“放热”)。理由是
     

    组卷:8引用:1难度:0.5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