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湖北省十堰市竹溪县五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
发布:2024/12/21 20:30:2
一、根据拼音或积累,在答题卡上书写相关内容。
-
1.根据语境,看拼音,写字词。
家乡的早晨真美!今天,lí mínɡ组卷:2引用:1难度:0.7 -
2.根据积累填空。
(1)赏眼中之景。在郭沫若眼中,白鹭是一首
(2)谈勤俭之德。吃饭时,小明把米饭都弄到了地上,爸爸见了,教育他说:“一粥一饭,
(3)抒心中之情。纳兰性德的“组卷:2引用:1难度:0.7
二、选择恰当的答案,将序号填在后面的括号里。
-
3.下列句子中加点字读音相同的一项是( )
组卷:1引用:1难度:0.7 -
4.下列每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组卷:1引用:1难度:0.7 -
5.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组卷:1引用:1难度:0.7
二、阅读短文,思考后面的问题。
-
14.阅读
烙饼里的爱与温柔ㅤㅤ①在这个春天,我按要求尽(jìn jǐn)
ㅤㅤ②10岁那年的暑假,我在姥姥家,每天最期待的事就是开饭。那段时间,姥姥天天换着花样烙饼——烫面饼、发面饼、油旋饼、葱花饼、菜盒子、肉馅饼……多年后的今天,我回忆起来才明白,当时姥姥已经知道自己病了,知道给我们做饭的时间不多了,便使出浑身解数,那些各式各样的烙饼、煎饼、菜饼、肉饼,其实是她最后的创作。姥姥虽然不识字,但她的这个举动,令我在多年后仍然感到震撼:这种拼尽全力的绽放,有种壮丽的诗意,简直是一场用生命创作的行为艺术。我这样一个“口粗”的、懵懂混沌的小孩,在她作品的召(zhāo zhào)
ㅤㅤ③然而,这样的爱越浓烈,越有很多求全之毁和不虞之隙。母亲一家人都讷于言,有事不说,也许是不屑于说出来,也许觉得情绪外露是不体面的,也许是觉得说出来也没什么用,只能令自己的处境更加尴尬,于是忍着忍着就习惯了。总之,从姥姥,到舅舅,再到我妈,都不爱说话。这也使得姥姥对舅舅虽然颇多怨言,却从不当面说出口,只是偶尔把我当成“树洞”,抱怨舅舅跟他的同事有说有笑,对自己的亲娘反而冷着脸;抱怨舅舅在她这里从来待不到两分钟。“算了算了,还不如不来,反正来了也无话可说……”
ㅤㅤ④我从8岁开始就有写日记的习惯,姥姥对舅舅的抱怨大多被我写进了日记。有一天,舅舅来到姥姥住的窑洞说事,母子俩待在一起不知该说啥的时候,不识字的姥姥没话找话,把我的日记本拿出来,递给舅舅说:“这孩子写作业用功得很,跟你小时候一样,你给孩子检查一下,看看写得好不好。”没想到姥姥竟然把我的日记拿给舅舅看,我尴尬得几乎要找条地缝钻进去,可一转念,又隐隐有所期盼,或许我的日记能改变些什么……之后便开学了,我离开了姥姥家,没有亲眼看到日记所起到的效果。再接下来,就听说姥姥被查出患病之后,舅舅像疯了似的,天天背着人哭。他冬天蹲在结冰的水沟里找蛤蟆——据说蛤蟆是一味中药的药引子,能治好姥姥的病。那本我小时候的日记,记录了姥姥和舅舅年复一年住在一起,日日相见,相爱相杀,用很多极端方式才能表达和明了的感情。
ㅤㅤ⑤我现在才明白,那本日记谁也没有说服,舅舅不会只因看到我的日记就自责愧疚,从此变得口吐莲花、斑衣戏彩;不识字的姥姥一辈子生活在她狭小的世界里,更没有机会变得乐观通达。那本日记只说服了我自己,提醒我在这个特殊时期,珍惜与父母子女日日相处的时光,不要变成让孩子惶恐的妈妈、让老人畏惧的女儿。
ㅤㅤ⑥不知道说什么的时候,就去做饭吧,用生涩的厨艺、诚挚的美食,表达我们的深情。就像那些热腾腾出锅的烙饼,正是姥姥对我们无尽的爱与温柔。
(1)用“√”给文中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2)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
无师自通:
口吐莲花:
(3)短文二、三、四自然段分别写了关于姥姥的三件事,试着用简要的语言概括。
①姥姥得知自己的病情后天天换花样给我们做饼吃。
②
③
(4)短文第三自然段中姥姥偶尔把我当成“树洞”,联系课文,你认为姥姥还会抱怨什么?不合理的一项是
A.抱怨舅舅每次回来临走时,连声“再见”都不说。
B.抱怨舅舅在外工作遇到不顺心的事,回来只字不提。
C.抱怨舅舅回来总是空着手,不知道帮她干活。
D.抱怨舅舅有喜事,回家不跟她说。
(5)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文中的舅舅是一个不善言语,却深爱着姥姥的人。
B.姥姥总是抱怨舅舅讷于言,对舅舅有很大的看法,母子关系不融洽。
C.姥姥十分勤劳,爱家里每一个人。
D.姥姥对舅舅的抱怨大多被我写进了日记。
(6)短文为什么以“烙饼里的爱与温柔”为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烙饼是全文的线索,烙饼是我们与姥姥之间情感联系的纽带。
B.姥姥十分爱做烙饼,而且做烙饼时十分温柔,她是做烙饼的能手。
C.烙饼承载着姥姥对我们的爱,也承载着她对世间的留恋和对家人的不舍。
D.烙饼里藏着我们对姥姥的爱,虽然一家人都不善言语,但是对姥姥都很温柔。
(7)日记给予“我”的启示是什么,用文中语句回答。联系短文或生活实际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组卷:16引用:1难度:0.5 -
15.题目:感谢
要求:①将题目补充完整。可填上“父母”“那次比赛”“老师鼓励的目光”“那次失败的经历”“那次难忘的阅读经历”等;②选择具体的事例来写,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③语句通顺,字迹工整规范,450字左右。组卷:16引用:2难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