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当前位置: 试卷中心 > 试卷详情

2022-2023学年浙江省宁波市北仑中学高一(下)期初语文试卷

发布:2024/12/30 7:0:2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1小题,17分)

  •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科幻小说”是一个新兴独立的小说文类。“科学”与“幻想”是构成科幻小说特色的美学要素,而且两者应是统一整体。但是人们却一直争论科幻小说姓“科”还是姓“文”的问题。“姓科说”认为,科幻小说主要是艺术地表达一种“科学”的幻想,“科学”是科幻小说的灵魂,“小说”不过是手段或者外壳。“姓文说”则认为,科幻小说既然是文艺,中心任务当然是塑造人物、反映社会、宣扬哲学,“科学”不过是一种表达方式而已。这场争论实质上是两种创作价值观念的较量,也是文学批评一元论的表现。
          深受中国文化熏陶的知识分子具有忧患意识。直面现实的入世态度,要求知识分子懂得务实,要“兼及天下”,不作无谓的幻想。所以,国人头脑中的“幻想”并不是一个多么美好的字眼,它的延伸义就是痴心妄想、不切实际。人们即使看到科学幻想小说中的“幻想”二字,也会与不着边际的“空想”联系起来,自觉或不自觉地产生一种抵制情绪。这种“务实”意识体现在作品里,就是联系“当下”的“教化”文学。科幻小说中的“想象”是应该有限制的,要“科学”地想象。而科幻小说中的“科学”,虽然有学理依据,但它是科学的艺术化想象,它体现的是一种精神,一种面对未来世界的探索勇气和对现实的人文关怀。
          深受中国文化熏陶的知识分子有历史承担意识。历史意识投射在文学上是一种“回望”历史的审美心理。而科幻小说,是取一种相反的姿态,它面向未来的目标,是要将我们长期形成的紧贴现实的目光从地面飞升起来,它要扭转我们回望历史的“恋旧”心态,超越时空,树立一种大宇宙观、未来观。由于它与中国传统文化心理不那么合拍,所以具有一种冲击和批判的文化效力,这似洪水冲向土墙茅屋,轰然倒塌。承担意识投射在文学上是一种“科学普及”责任。20世纪处于边缘化的科幻小说没有忘记自己“应该”承担这一使命。科幻被当成了“普及科学知识”的活教具,科幻创作的功利目的掩盖了小说的美学要求。科幻文学最具吸引力的部分是基于科学背景上的、面对未来的辽阔想象,如果这种想象被束缚在了“功利主义”的脚手架上,飞扬在作品中的探索精神与人文精神就会极度萎缩。缺乏文学魅力的科幻,失去了读者的兴趣,自然难以为继。
    “科普”的要求被用来规范科幻小说,对于那些幻想色彩浓的作品,就指责它不科学,说它是“灵魂出窍的文学”。科幻小说不是“科学知识”的形象化演绎,它是一种虚构的文学,渗透着作家对社会、人生及未来的种种思考,处处闪烁着智慧的光芒。它不仅具有一般小说扣人心弦的故事情节,而且还具有科学的启迪性。许多评论家热衷于给科幻作品挑“知识”细节上的毛病。中国科幻小说长期坚持科普化创作,使得文学界自然而然用科普文章的标准来评判科幻作品,其后果必然是科幻小说的幻想力被抹杀。
          科幻小说寻求创新的做法招致如此“下场”,原因就是这样。科学家甚至科普界敌视它,指责它是“伪科学”,认为科幻小说的性质、特点和作用会产生误导;正统文学家也轻视它、排斥它,认为它严肃不足、荒诞有余,对科幻小说的批评升级到政治干预,导致科幻小说一度陷入沉寂。
    (摘编自《中国科幻小说的文学价值与审美批评》)      材料二:
          科幻小说描绘幻想世界。一般的小说在进行情节描绘的时候,存在一种天然的便利性,作者不用浪费笔墨在整个世界的构想上,细节的描绘和推陈出新就成了这些小说的长处。而每一部科幻小说都是在创造一个新世界,每个细节都牵涉新世界的结构,要为人物的行动设计好相应情境,必须不断插入结构因素的解释。作家将笔墨只集中在这些大的框架上,作品细节的描绘和出新不够,整体的文风就不免显得疏阔。
          但科幻小说关注探索与发现,在某种程度上,这对细致的形式也产生排斥,从客观上导致了科幻小说文学性的“欠缺”。探索的乐趣在于惊奇,要达到惊奇,必须在情节设计上出乎意料。遥远星系、微观世界、新奇未来、不断穿越……在这些或恢宏或奇诡的题材的映衬下,科幻小说对形式的探索并不用力,因为形式探索无法与新奇世界的探索形成同等的阅读快感。
          科幻小说的特性导致了它的努力方向不会是传统的文学性,但其本身自有其文学魅力。文学理论家卡勒提出,文学性其实就像杂草。没有任何一种草天生就是杂草,杂草是根据人们的目的来划分的。如果缺乏变革意识,那么我们就陷入将文学性纯粹化、永恒化的误区,而这种态度忽视了文学性形成的机制。
          一种文学范式稳定之后,各种文学规则才得以确立。但当新的文学样式崛起,挑战既有文学范式的时候,我们会发现原有的文学性不足以涵盖新的文学样式,这时文学性本身也要改造。在科幻作品面前,假如不顾时代的要求,把文学性固化,那么科幻小说会沿着自己的方向掘进,而将基于文学史树立起来的文学性抛在脑后。
    (摘编自王峰《科幻小说何须在意“文学性”?》)(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无论认为科幻小说的美学特色是“科学”还是“幻想”,都是偏执性的认识,是文学批评一元论的典型表现。
    B.科幻小说冲击受中国文化熏陶的知识分子“回望”历史的审美心理,是因为科幻小说面向未来,超越时空。
    C.科幻小说是一个新兴独立的小说文类,科学家的敌视与正统文学家的排斥,曾导致科幻小说陷入沉寂。
    D.“文学性”的内涵不是永恒不变的,随着时代的发展以及新的文学样式的产生,它的内涵也会得到改造。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直面现实的入世态度,令正统知识分子对科学幻想小说中的“幻想”从内心深处排斥,主张用“科学”对其限制。
    B.消除科幻小说的“幻想”美学要素,将“科学知识”作形象化演绎,这样的做法符合科幻小说科普化创作的标准。
    C.科幻小说需创造出一个全新世界,这个新世界要以现实世界为参照,不断插入细节,否则会造成文风疏阔。
    D.或恢宏或奇诡的题材,令科幻小说的阅读过程充满了对新奇世界的探索与发现,也让读者产生惊奇性快感。
    (3)下列说法中,可以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观点的一项是
     

    A.大部头的科幻小说《火星三部曲》,不仅搭建了全新的世界结构,而且将人物情感各个方面描述得细致入微。
    B.读者往往会觉得科幻小说过于粗陋,即便是《三体》,在人物设置和情感描写上也显得新异有余,细致不足。
    C.鲁迅曾发表《辩言》,对“科学小说”持欣赏态度,希望通过这种文学载体生动地将西方先进科学文化传播进来。
    D.在中国国内,近十年来,那些抱有纯文学“贵族”意识的评论家们,对科幻所持的态度则是令人难以忍受的缄默。
    (4)材料一和材料二在论证方法上有哪些共同点?请结合材料内容简要说明。
    (5)材料一和材料二的观点有何不同?为什么不同?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组卷:11引用:3难度:0.6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1小题,18分)

  •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马家父子
    毕飞宇
          老马的祖籍在四川东部,第一年恢复高考老马就进京读书了。后来老马在北京娶了媳妇,生了儿子。但是老马坚持自己的四川人身份,他在任何时候都要把一口川腔挂在嘴上。
          老马的儿子马多不说四川话。马多的说话乃至发音都是老马启蒙的,四川话说得不错。可是马多一进幼儿园就学会用首都人的行腔吐字归音了,透出一股含混和不负责任的腔调。语言即人。马多操了一口京腔就不能算纯正的四川娃子。老马对这一点很失望。
          老马这些年一直和儿子过,他的妻子在三年之前就做了别人的新娘了。离婚的时候老马什么都没要,只要了儿子。儿子是老马的命。
          儿子马多正值青春,长了一张孩子的脸,但是脚也大了,手也大了,嘎着一副公鸭嗓子,看上去既不像大人又不像孩子,有些古怪。马多智能卓异,是老马面前的混世魔王。可是马多一出家门就八面和气了。马多的考试成绩历来出众,那些分数一出来就成了学校教学改革的成果了。学校高兴了,老马也跟着高兴。
          在一个风光宜人的下午老马被一辆丰田牌面包车接到了校内。依照校方的行政安排,老马将在体育场的司令台上向所有家长做二十分钟的报告。报告的题目很动人,很抒情,《怎样做孩子的父亲》。
          老马是在行政楼二楼的厕所里头被马多堵住的。老马满面春风,每一颗牙齿都是当上了父亲的样子。老马摸过儿子的头,开心地说:“嗨!”马多的神情却有些紧张,压低了嗓门厉声说:“说普通话!”老马眨了两回眼睛明白了,笑着说:“晓得。”马多皱了眉头说:“普通话,知不知道?”老马又笑,说:“兹(知)道。”马多回头看了一眼,打起了手势,“是zhī dao,不是zī dao。”老马抿了嘴笑,没有开口,再次摸过儿子的头,很棒地竖起了一只大拇指。马多也笑,同样竖起一只大拇指。父子两个在厕所里头幸福得不行。
          老马在回家的路上买了基围虾、红肠、西红柿、卷心菜、荷兰豆。老马买了两瓶蓝带啤酒、两听健力宝易拉罐。老马把暖色调与冷色调的菜肴和饮料放了一桌子,看上去像某一个重大节日的前夜。老马望着桌子,很自豪地回顾下午的报告。他讲得很好,还史无前例地说了一个下午的普通话。他用了很多卷舌音,很多“儿化”,很不错。只是马多的回家比平时晚了近一个小时,老马打开电视,赵忠祥正在解说非洲草原上的猫科动物。马多进门的时候没有敲门,他用自己的双象牌铜钥匙打开了自己的家门。马多一进门凭空就带进了一股杀气。
          老马搓搓手,说:“吃饭了,有基围虾。”老马看了一眼,说:“还有健力宝。”
          马多说:“得了吧。”
          老马端起了酒杯,用力眨了一回眼睛,又放下,说:“我记得我说普通话了嘛。”
    “得了吧您。”
          老马笑笑,说:“我总不能是赵忠祥吧。”
          马多瞟了一眼电视说:“你也不能做非洲草原的猫科动物吧。”
          老马把酒灌下去,往四周的墙上看,大声说:“我是四川人,毛主席是湖南人,主席能说湖南话,我怎么就不能冒出几句四川话!”
          马多说:“主席是谁?右手往前一伸中国人民就站立起来了,你要到天安门城楼上去,一开口中国人民准趴下。”
          老马的脸涨成紫红色,说话的腔调里头全是恼羞成怒。老马呵斥说:“你到坦桑尼亚去还是四川人,四川种!”
    “凭什么?”马多的语气充满了北京腔的四两拨千斤,“我凭什么呀我?”
    “我打你个龟儿!”
    “您用普通话骂您的儿子成不成?拜托了您呐。”
          老马在这个糟糕的晚上喝了两听健力宝,两瓶蓝带啤酒,两小瓶二两装红星牌二锅头。那么多的液体在老马的肚子里翻滚,把伤心的沉渣全勾起来了。老马难受不过,把珍藏多年的五粮液从床头柜里翻上桌面,启了封往嘴里灌。家乡的酒说到底全是家乡的话,安抚人,滋润人,像长辈的询问一样让人熨帖,让人伤怀。几口下去老马就吃掉了。老马把马多周岁时的全家福摊在桌面上,仔细辨认。马多被他的妈妈搂在怀里,妻子则光润无比地依偎在老马的胸前,老马的脸上胜利极了,冲着镜头全是乐不思蜀的死样子。儿子,妻子,老马,全是胸膛与胸膛的关系,全是心窝子与心窝子的关系。可是生活不会让你幸福太久,即使是平庸的幸福也只能是你的一个季节,一个年轮。它让你付出全部,然后,拉扯出一个和你对着干的人,要么脸对脸,要么背对背。手心手背全他妈的不是肉。对四十岁的男人来说,只有家乡的酒才是真的,才是你的故乡,才是你的血脉,才是你的亲爹亲娘,才是你的亲儿子亲丫头。老马猛拍了桌子,吼道:“马多,给老子上酒。”
          马多过来,看到了周岁时的光屁股,脸说拉就拉下了。父亲最感温存的东西往往正是儿子的疮疤。马多不情愿看自己的光屁股,马多说:“看这个干什么?”老马推过空酒杯,说:“看我的儿。”马多说:“抬头看呗。”老马用手指的关节敲击桌面,冲着相片说:“我不想抬头,我就想低下头来想想我的儿子--这才是我的儿,我见到你心里头就烦。”
    “喝多了。”马多冷不丁地说。
    “我没有喝多!”
          马多不语,好半天轻声说:“喝多了。”
          老马的泪水一下子就汪开了。
    (有删改)(1)下列对这篇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马家父子的矛盾聚焦于对“川腔”与“京腔”的各执己意,背后的根源是两代人的身份认同和心理归属。
    B.作品中的老马是个失败的中年人形象,妻子离他而去,正值青春期的儿子,在外面八面和气,在家里却老是跟他对着干。
    C.老马喝酒后拿出全家福仔细辨认,体现了对过往一家三口其乐融融生活的怀念,还有对与儿子沟通不畅的失望和沮丧。
    D.马多两次对父亲说“喝多了”,简短的言语中折射出内心细微的变化,说明他对父亲的行为有了一些理解和体谅。
    (2)下列对这篇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开头叙述老马的祖籍、读书定居北京的经历、启蒙马多讲四川话、对马多的“京腔”感到失望等等,为小说情节和冲突的展开做了必要的铺垫。
    B.“老马打开电视,赵忠祥正在解说非洲草原上的猫科动物”,看似平常的交代却为父子交锋提供了表达元素,这种场景中的相互生发,读来饶有趣味。
    C.这篇小说不断转换叙述主体和视角,作者也常常跳出来以心理分析师的身份描述老马的感觉、思想等,这使小说的叙述呈现出多层次的审美效果。
    D.“每一颗牙齿都是当上了父亲的样子”“冲着镜头全是乐不思蜀的死样子”,这样的表达赋予熟悉的语言以新的意趣和张力,也构成作品的独特语风。
    (3)小说没有具体写老马作报告的情景,这样安排有怎样的艺术效果?请简要分析。
    (4)小说结尾说,“老马的泪水一下子汪开了”,请结合全文分析老马流泪的原因。

    组卷:38引用:16难度:0.5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1小题,20分)

  • 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浑瑊,皋兰州人也。瑊本名曰进,年十余岁即善骑射,随父战伐,破贺鲁部,下石堡城,收龙驹岛,勇冠诸军,累授折冲果毅。后节度使安思顺遣瑊提偏师深入葛禄部,经狐媚碛,略特罗斯山,大破阿布思部;又与诸军城永清栅、天安军,迁中郎将。安禄山构逆,瑊从李光弼出师河北,定诸郡邑。贼将有李立节者,素称骁勇,与瑊格斗,临阵斩之,迁右骁卫将军。既而肃宗即位于灵武瑊统兵赴行在至天德遇蕃军入寇瑊击败之从郭子仪收两京讨安庆绪破贼于新乡改检校太仆卿,充武锋军使。又从仆固怀恩讨史朝义,前后数十战。朝义平,加开府仪同三司、太常卿,赐实封二百户。
          建中四年,李希烈遣间谍诈为瑊书与希烈交通,瑊奏其状,上特保证之,仍赐瑊马一匹并鞍辔,锦䌽二百匹。时以普王为荆、襄等兵马元帅讨李希烈,以瑊检校户部尚书、御史大夫,充中军都虞候。会泾师乱,德宗幸奉天,瑊率家人子弟自京城至,乃署为行在都虞候。十一月,灵武节度使杜希全、盐州刺史戴休颜、夏州刺史时常春合兵六千人赴难。将至,上议其所向,宰相卢杞、白志贞以漠谷路为便。瑊曰:“漠谷险隘,必为贼所邀,不若取乾陵北过,附柏城而行,便取城东北鸡子堆下营,与城中掎角相应,且分贼势,朱泚必不更于陵寝往来。”上从杞议。希全等进至漠谷,果为贼军邀击,夺据水口,杀伤颇甚。城中出兵应援,亦为贼挫锐而退。希全等各归还本镇,贼攻城逾急,壕堑圜之。城上士卒皆久寒馁,又少甲胄,瑊但感激诫厉之。时瑊中流矢,遽自拔之,血流沾沫,格斗不已,初不言疮痛,以激士心。翌日,李怀光大军次醴泉,是夜,贼解围而去。贞元十五年十二月二日,薨于镇。废朝五日,群臣于延英奉慰。诏赠太师,谥曰忠武,赙绢布四千匹、米粟三千石。及丧车将至,又为废朝。应缘丧事,所司准式支给,命京先尹监护。葬日,赐绢五百匹。
    (节选自《旧唐书•浑瑊传》,有删改)(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既而肃宗即位/于灵武瑊统兵赴行在/至天德/遇蕃军入寇/瑊击败之/从郭子仪收两京/讨安庆绪/破贼于新乡
    B.既而肃宗即位于灵武/瑊统兵赴行在/至天德/遇蕃军入寇/瑊击败之/从郭子仪收/两京讨安庆绪/破贼于新乡
    C.既而肃宗即位于灵武/瑊统兵赴行在/至天德/遇蕃军入寇/瑊击败之/从郭子仪收两京/讨安庆绪/破贼于新乡
    D.既而肃宗即位于灵武/瑊统兵赴行/在至天德/遇蕃军入寇/瑊击败之/从郭子仪收两京/讨安庆绪/破贼于新乡
    (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节度使,官职名,唐代开始设立的地方行政长官,因受职时皇帝赐以旌节而得名。
    B.实封,古代食邑制度之一,唐朝封户有虚实之别,唯加实封者,始食其所得封户的租税。
    C.道,唐代分全国为十道,相当于后来的省,清代和民国初年在省以下府以上设道。
    D.京兆尹,西汉时,掌管京城及其附近地区的行政长官,唐时沿用汉代称谓。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浑瑊能骑善射,屡立战功。他十余岁就善于骑马射箭,跟随父亲击破贺鲁部,攻下石堡城,收复龙驹岛,也曾带领偏师大败阿布思部。
    B.浑瑊勇冠诸军,忠于朝廷。他的勇敢在诸军中数第一,曾多次被授予折冲果毅;跟随李光弼参加征讨叛贼安禄山的战斗,格斗中他勇斩敌将李立节。
    C.浑瑊遭人陷害,仍受信任。李希烈派遣间谍伪造浑瑊与李希烈交往的书信,浑瑊向皇上奏报了真实情况,皇上特地为他保证,还赐予他物品。
    D.浑瑊进献良策,不被采用。朝廷商议军队行进的方向时,他否定了卢杞等人的方案,并提出建议,终因地位不如宰相,意见被皇帝否决。
    (4)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会泾师乱,德宗幸奉天,瑊率家人子弟自京城至,乃署为行在都虞候。
    ②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
    (5)浑瑊为什么建议军队不要走漠谷而从乾陵北取道?请简要说明。

    组卷:4引用:3难度:0.5

(三)整本书阅读(本题共1小题,5分)

  • 8.根据《红楼梦》内容,完成以下填空。
    (1)林黛玉进府见到了迎春、探春、惜春三姐妹,下面一段人物肖像描写“削肩细腰,长挑身材,鸭蛋脸面,俊眼修眉,顾盼神飞,文彩精华,见之忘俗”是指
     

    (2)椿龄,就是梨香园的演员龄官,她演小生,相貌有点像
     
    。她恋慕着
     
    ,害了相思病,一人躲在蔷薇花下,用簮子在地上不断画心上人的名字。
    (3)元妃下谕叫宝玉等去园中住。宝钗住了
     
    ,黛玉住了
     

    组卷:4引用:3难度:0.7

四、作文(60分)

  • 9.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微信时代,我们进入了“群众”的天罗地网。我们享受“群”的快乐,“群”的浇灌,也承受“群”的挤压、“群”的干扰……我们也有各种朋友圈,它带给我们欢乐,也带来烦扰;它带给我们友谊,也带给我们分裂……关于“群”和“圈”,你有怎样的感受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看法。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题目,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组卷:1引用:1难度:0.5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