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新课标四年级上册《第五-八单元》2015年单元测试卷
发布:2024/4/20 14:35:0
第五单元
-
1.按《长城》课文内容填空
(1)远看长城,它像一条
(2)多少劳动人民的
(3)截至2003年7月,我国已有组卷:34引用:1难度:0.9 -
2.《长城》 站在长城上,踏着脚下的方砖,扶着墙上的条石,很自然地想起古代修筑长城的劳动人民来。单看这数不清的条石,一块有两三千斤重,那时候没有火车、汽车,没有起重机,就靠着无数的肩膀无数的手,一步一步地抬上这(陡峭 险峻)的山岭。多少劳动人民的血汗和智慧,才凝结成这前不见头、后不见尾的万里长城。
这样气魄(雄伟 宏伟)的工程,在世界历史上是一个伟大的奇迹。
(1)作者以
(2)“单看”中的“单”字可换成
(3)第一段最后一句是作者发出的感叹,作者感叹什么?
(4)正前面,昆明湖组卷:20引用:1难度:0.9 -
3.《颐和园》 ①进了颐和园的大门,绕过大殿,就来到有名的长廊。
②走完长廊,就来到了万寿山脚下。
③登上万寿山,站在佛香阁的前面向下望,颐和园的景色大半收在眼底。葱郁的树丛,掩映着黄的绿的琉璃瓦屋顶和朱红的宫墙。正前面,昆明湖静得像一面镜子,绿得像一块碧玉。游船、画舫在湖面慢慢地滑过,几乎不留一点儿痕迹。向东远眺,隐隐约约可以望见几座古老的城楼和城里的白塔。
④从万寿山下来,就是昆明湖。
(1)从划“ ”的句子中,我知道这篇课文是按
(2)葱郁的“郁”字,音序是
(3)文中“慢慢地滑过”,我觉得“
(4)我会照样子写句子。
正前面,昆明湖静得像一面镜子,绿得像一块碧玉。游船、画舫在湖面慢慢地滑过,几乎不留一点儿痕迹。
①天上的星星多得像
②我们学校美得像组卷:41引用:3难度:0.5 -
4.《颐和园》 走完长廊,就来到了万寿山脚下。抬头一看,一座八角宝塔形的三层建筑耸立在半山腰上,黄色的琉璃瓦闪闪发光。那就是佛香阁。下面的一排排金碧辉煌的宫殿,就是排云殿。
登上万寿山,站在佛香阁的前面向下望,颐和园的景色大半收在眼底。葱郁的树丛,掩映着黄的绿的琉璃瓦屋顶和朱红的宫殿。正前面,昆明湖静得像一面镜子,绿得像一块碧玉。游船、画舫在湖面慢慢地滑过,几(ji ji)乎不留一点儿痕迹。向东远眺,隐隐约约可以望见几座古老的城楼和城里的白塔。
(1)我会写出下面的近义词。耸立
(2)用“_____”画出文中的过渡句
(3)昆明湖的特点是:
(4)写登上万寿山,站在佛香阁的前面
(5)“昆明湖静得像一面镜子,绿得像一块碧玉。游船、画舫在湖面慢慢地滑过,几乎不留一点儿痕迹。”我认为句子中的“滑”字用错了,游船、画舫在水中行走应用“划船”的“划”字。聪明的你,请联系生活经验想一想,谈一谈自己的看法。组卷:8引用:1难度:0.5
第七、八单元
-
12.《呼风唤雨的新世纪》 人类在上百万年的历史中,一直生活在一个依赖自然的农耕社会。那时没有电灯,没有电视,没有收音机,也没有汽车。人们只能在神话中用“千里眼”“顺风耳”和腾云驾雾的神仙,来寄托自己的美好愿望。我们的祖先大概谁也没有料到,在最近的一百年中,他们的那么多幻想纷纷变成了现实。20世纪的成就,真可以用“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来形容。
20世纪,人类登上月球,潜入深海,洞察百亿光年外的天体,探索原子核世界的奥秘;20世纪,电视、程控电话、因特网以及民航飞机、高速火车、远洋船舶(bo po)等,日益把人类居住的星球变成联系紧密的“地球村”。人类生活的舒适和方便,使连过去的王公贵族也不敢想的。科学在改变着人类的精神文化生活,也在改变着人类的物质生活。
(1)我会在文段中括号划去不正确的读音。
(2)神话中的“千里眼”“顺风耳”和腾云驾雾的神仙,在现实生活中分别指
(3)我会用“ ”画出文中的过渡句。
(4)科学技术给我们带来了哪些舒适和方便?
(5)20世纪已经过去,二十一世纪属于我们。同学们,你们将怎样畅想未来?组卷:14引用:1难度:0.5 -
13.《飞向蓝天的恐龙》
(1)辽西的发现向世人展示了恐龙长羽毛的证据,给这幅古生物学家们描绘的画卷涂上了“点睛”之笔。为什么说这是点睛之笔。
(2)解词:
毋庸置疑:
欣喜若狂:
五彩斑斓:组卷:21引用:1难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