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黑龙江省大庆市肇源县中考化学一模试卷
发布:2024/4/20 14:35:0
一、选择题(以下各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4分,共40分)
-
1.材料、能源、环境、健康与化学发展息息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组卷:9引用:2难度:0.7 -
2.下列四个实验中,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组卷:18引用:2难度:0.6 -
3.下列古代工艺主要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
组卷:24引用:4难度:0.9 -
4.下列是某同学整理与化学有关的笔记,其中知识正确的一组是( )
A、化学实验中的先与后 B、物质分类 ①加热固体时先均匀加热,再固定加热
②称量5g氯化钠:先加药品后加砝码①常见的黑色固体:二氧化锰、铁粉
②常见的难溶物:碳酸钙、氢氧化镁C、物质在氧气中燃烧部分现象 D、化学之最 ①红磷——产生大量白烟,放热
②木炭——发光放热,生成二氧化碳气体①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Fe
②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H2O组卷:13引用:2难度:0.6 -
5.锶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及其在元素周期表中的某些信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组卷:19引用:2难度:0.6 -
6.下列设计方案可行,且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组卷:30引用:2难度:0.6
三、实验题(本题包括2小题,共23分)
-
17.自加热小火锅,使用方便,是旅游必备食品之一。其中的发热包引起了同学们的兴趣。查看其主要成分:氧化钙、铝粒、碳酸钠、活性炭。课堂上教师带领同学对其成分进行了探究:
(1)实验A中,将样品加入水中,触摸烧杯外壁发烫,其原因是
实验B中将一定量稀盐酸加入锥形瓶中,剧烈反应生成大量气体,学习小组对气体成分和锥形瓶内的溶液进行探究。
Ⅰ、对气体成分的探究。
【猜想假设】假设一;只有H2;假设二:只有CO2;假设三:H2和CO2
【实验验证】小明设计如图所示的实验,对气体成分进行探究。
(2)当气体通过甲时,现象
(3)丁中出现
(4)若乙中装有NaOH溶液,其作用是
(5)丙中浓硫酸的作用是
Ⅱ、对锥形瓶内的溶液进行探究。
(6)实验后,小丽取少量锥形瓶内的溶液于试管中(假设氧化钙、铝粒、碳酸钠已经完全反应),进行测定,其中含钙元素2.0g,含铝元素2.7g,含钠元素2.3g,则溶液中氯元素含量
【反思评价】
(7)通过以上探究,我们在分析化学反应后溶液中的溶质成分时,除了要考虑生成物及生成物能否溶于水外,还需要考虑
(8)小林同学也做了如下的反思归纳,你认为其中不正确的是
A.加热包应密封防潮保存
B.向用过的加热包内的固体中,加入过量的稀盐酸后过滤,可以回收活性炭
C.能与水混合放出热量的物质均可用作加热包中的发热材料组卷:25引用:2难度:0.5 -
18.硫氧粉(Na2SO3)可用作染漂脱氧剂,常因氧化变质生成Na2SO4。向20g可能被氧化的样品中,加入质量分数为10%的稀硫酸至恰好不再产生气泡(假设气体全部逸出),消耗稀硫酸98g。已知:Na2SO3+H2SO4═Na2SO4+SO2↑+H2O。
(1)根据化学式判断Na2SO4和Na2SO3中钠元素的质量分数较小的是
(2)若用5g质量分数为98%的浓硫酸配制10%的稀硫酸,求所需水的质量。
(3)求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精确到小数点后一位)组卷:584引用:4难度: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