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七年级下册《第16课 松树金龟子》2018年同步练习卷(3)
发布:2024/4/20 14:35:0
一.基础知识及运用.
-
1.《松树金龟子》选自《
组卷:2引用:1难度:0.0 -
2.给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点缀
殷
咫
豆荚
锹
炫
qiào
zhōng
天fù
抑yù组卷:1引用:1难度:0.0 -
3.给下列形似字组词。
锹锹甲啾田畹
鞘组卷:3引用:1难度:0.0 -
4.下面的句子中每句都有两个错别字,把它们找出来填入表中,然后改正。
①可惜的是,雌虫一动不动,似乎对它的献媚无动于中。还没有从失去自由所造成的抑欲中解脱出来。
②蟋蟀的一对细须本该很容易辨出声波并恍动起来,可我放了音乐后,结果还是老样子,三种试验对象,一种结果,对我表达感情的方式全都默然处之。错别字 欲改 正 晃漠组卷:1引用:2难度:0.0 -
5.解释下列句子中的词语:
①可惜的是,雌虫一动不动,似乎对它的献媚无动于衷。
无动于衷:
②雌虫还没有从失去自由所造成的抑郁中解脱出来。
抑郁:组卷:2引用:1难度:0.9
-
6.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或俗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组卷:101引用:8难度:0.7
三.课内阅读
-
18.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
①我特别感兴趣的是,松树金龟子有音乐天赋,连雌虫也一样能唱歌。雄虫是不是靠唱歌来召唤、引诱异性呢?是不是雌虫也用歌声来呼应雄虫的歌声呢?在通常的情况下,双双快乐地生活在松树枝头,它们是有可能一唱一和、夫妻对唱的。可惜的是,我既没有听到它们在树上一唱一和,也没有听到它们在铁丝网里对唱。我无法作证。
②金龟子发音的部位在腹部末端。小虫的腹部一伸一缩,腹部的最后一节跟鞘翅的后翼相互摩擦,就产生了声音。在腹节和鞘翅的表面看不出有什么特殊的发声器官。就是拿放大镜仔细看也看不到用来发音的细条纹,两个面都是光溜溜的。那么声音是怎样发出来的?
③你把食指浸湿,按在玻璃板上来回摩擦,发出的声音跟金龟子叫的音差不多。如果用橡皮在玻璃上擦,那发出的音跟金龟子叫的音就一模一样了。如能掌握一定的节奏,那就跟金龟子的歌唱没有区别了。金龟子身上的能自由伸缩的软软的腹部就是橡皮,又薄又硬的鞘翅后翼就是玻璃。可见金龟子的发音原理非常简单。
④其他为数不多的鞘翅目昆虫也具有同样的特点。例如屎壳郎,也是靠腹部的伸缩来摩擦鞘翅后翼,发出声音的。
⑤天牛类昆虫也是靠摩擦来发音,不过部位不同而已。天牛的前胸腹板向后延伸成一突起,恰好插入中胸腹板的凹陷内。两者摩擦,就如同用湿手指去摩擦玻璃一样,发出了声响。我曾在死天牛身上拨动突起的腹板,想让它发出声来,但是没有成功。因为这需要整个胸部的配合。
⑥不过,同样是天牛,长角的大天牛,因为缺少这一突起就不能发出响声,成了哑巴。
⑦虽然我们掌握了金龟子发音的原理,它为什么而歌唱却仍是个谜。是为了求偶而歌唱?这有可能。然而,尽管我特别注意,在深夜里,也从未听到过金龟子的歌声。就是近在咫尺的铁丝网里,我也听不到它们的歌声。
⑧要金龟子唱也不难,只要抓在手里,摸摸捏捏,它就会唱起来。一直唱到你不再去冒犯它。那声音听起来不像是唱歌,倒更像是抱怨声,对命运的抗议声。真是奇怪,在金龟子的世界里,歌声是用来表达痛苦的,而沉默则是欢乐的标志。
(1)选文的这几段文字主要说了哪几个问题?
(2)作者在第①段中提出了什么猜想?对这个猜想没有作出结论,这表现了他怎样的态度?
(3)作者是如何探索松树金龟子的发音原理的?
(4)“在通常的情况下,双双快乐地生活在松树枝头,它们是有可能一唱一和、夫妻对唱的”一句中,“有可能”三字能否删去?为什么?
(5)第③段中的前三句,内容上是递进的。可是第二句里说的“一模一样”和第三句里说的“没有区别”是同一个意思,并没有体现递进的关系。对这一点你是如何认识的?组卷:0引用:3难度:0.5
四、拓展阅读
-
19.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
动物眼中的色彩 在正常人的眼中,能看到红的花,绿的树,蓝的天,白的云……人眼中的世界是多姿多彩、五彩缤纷的。那么,大自然中其他动物眼中的色彩是什么样的呢?科学家在此方面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研究证实,大多数哺乳动物是色盲。如我们常见的马、牛、羊、狗、猫等,几乎不会分辨颜色,反映到它们眼睛里的色彩,只有黑、白、灰三种颜色,如同我们看黑白电视一样单调。观看斗牛表演时,斗牛士用红色的斗篷向公牛挑战,人们会以为是红色激怒了它,而实际上是因为斗篷在公牛面前不断地摇晃,使它受到烦扰而发怒,如果换上别的颜色的斗篷,公牛也会出现同样的反应。狗也不能分辨颜色,它看景物就像一张黑白照片。狗追捕猎物除了靠四条腿外,主要靠嗅觉和听觉。我们人类的“近亲”猿猴也是色盲,天天过着平淡无奇的灰色生活。田鼠、家鼠、黄鼠、花鼠、松鼠、草原犬等也不能分辨颜色。
值得一提的是斑马,虽然它也是地地道道的色盲,但它却能利用色彩来保护自己。斑马和其他动物混在一起吃草,黑白条纹可以引起注意,因此在出现危险时,只要领头马一动,所有斑马会迅速逃走。当斑马奔跑时,黑白两色条纹的晃动使得捕食动物难以快速测定距离,斑马便可以借机安全逃脱。
但是并不是所有的哺乳动物都是色盲,鹿对灰色的识别力最强。长颈鹿能分辨黄色、绿色和橘黄色。
鸟类的情况便好多了。除了某些过惯了夜生活的鸟类,如猫头鹰等,因为视网膜中没有锥状细胞,无法认色以外,许多飞禽都有色的感觉。鸟在高空飞行,颜色会帮助它们判断距离和形状,这样它们就能够抓住在高空中飞行的虫子,在树枝上轻轻降落。鸟类的辩色能力也有利于它们寻找配偶。雄鸟常用艳丽的羽毛吸引异性,试想,如果它们感受不到颜色,那雄鸟还有什么魅力呢?
多数水生动物都具有辨色能力。鲈鱼能感知颜色,生物学家用染成红色的幼虫喂它们,等其习惯后,改用红色羊毛喂它们,鲈鱼竟然照吃不误。龙虾、小虾以及爬行动物里的甲鱼、乌龟和蜥蜴等,也都有色的感觉。
昆虫虽然属低等动物,但是它们的辨色能力比哺乳动物高明。
据悉,蜻蜓对色的视觉感最佳,其次是蝴蝶和飞蛾。苍蝇和蚊子也能看见颜色。家蝇最讨厌蓝色,因而不愿接近蓝色的门窗、帐幔。蚊子能够辨别黄、蓝和黑色,并且偏爱黑色。勤劳的小蜜蜂生活在万紫千红的花丛中,却是红色盲,红色和黑色在蜜蜂眼里没有什么区别。蜜蜂能岔道青、黄、蓝三种颜色,但橙、黄、绿在它们看来是一样的,它们也搞不清蓝与紫有何不同。可是,蜜蜂能看见人所看不见的紫外线,并能把紫外线和各种深浅不同的白色和灰色准确地区别开来。
(1)从全文看,文中介绍的几种动物对色的感受能力有何不同?请完成下表。动物类别 感受色彩的能力 哺乳动物 许多飞禽有色的感受
(3)从文中看,某些过惯夜生活的鸟类为什么不能辨别色彩?
(4)下列语句中的加点词语能去掉吗?为什么?
“狗追捕猎物除了靠四条腿外,主要靠嗅觉和听觉。”组卷:0引用:4难度: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