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天津市河北区高考化学一模试卷
发布:2024/10/31 4:30:2
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36分)
-
1.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组卷:64引用:1难度:0.8 -
2.下列各离子组在指定的溶液中能够大量共存的是( )
组卷:116引用:3难度:0.7 -
3.2018年国际计量大会将“摩尔”的定义修改为:1摩尔包含6.02214076×1023个基本单元,这一常数被称为阿伏加德罗常数(NA),通常用6.02×1023mol-1表示,新定义于2019年5月20日正式生效。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组卷:98引用:1难度:0.5 -
4.CuS、Cu2S用于处理酸性废水中的Cr2O72-反应如下。
反应I:CuS+Cr2O72-+H+→Cu2++SO42-+Cr3++H2O(未配平)
反应Ⅱ:Cu2S+Cr2O72-+H+→Cu2++SO42-+Cr3++H2O(未配平)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组卷:144引用:3难度:0.5 -
5.我国研发一款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超薄铷(Rb)原子钟,每3000万年误差仅1秒。Rb是第五周期第ⅠA族元素,下列关于37Rb的说法正确的是( )
组卷:158引用:3难度:0.5
二、填空题(共4小题,每小题14分,满分64分)
-
15.水合肼(N2H4•H2O)又名水合联氨,无色透明,是具有腐蚀性和强还原性的碱性液体,它是一种重要的化工试剂。利用尿素法生产水合肼的原理为:CO(NH2)2+2NaOH+NaClO═N2H4•H2O+Na2CO3+NaCl。
实验1:制备NaClO溶液。(已知:3NaClO2NaCl+NaClO3)△
(1)图甲装置Ⅰ中烧瓶内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用NaOH固体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为30%的NaOH溶液时,所需玻璃仪器除量筒外还有
a.烧杯 b.容量瓶 c.玻璃棒 d.烧瓶
(3)图甲装置Ⅱ中用冰水浴控制温度的目的是
实验2:制取水合肼。
(4)图乙中充分反应后,
实验3:测定馏分中水合肼的含量。
(5)称取馏分3.0g,加入适量NaHCO3固体(滴定过程中,调节溶液的pH保持在6.5左右),加水配成250mL溶液,移出25.00mL置于锥形瓶中,并滴加2~3滴淀粉溶液,用0.15mol•L-1的碘的标准溶液滴定(已知:N2H4•H2O+2I2═N2↑+4HI+H2O)。
①滴定时,碘的标准溶液盛放在
②下列能导致馏分中水合肼的含量测定结果偏高的是
a.锥形瓶清洗干净后未干燥
b.滴定前,滴定管内无气泡,滴定后有气泡
c.读数时,滴定前平视,滴定后俯视
d.盛标准液的滴定管水洗后,直接装标准液
③实验测得消耗I2溶液的平均值为20.00mL,馏分中水合肼(N2H4•H2O)的质量分数为组卷:83引用:2难度:0.5 -
16.合成氨对人类生存具有重大意义,反应为:N2(g)+3H2(g)
2NH3(g)△H一定条件
(1)科学家研究在催化剂表面合成氨的反应机理,反应步骤与能量的关系如图1所示(吸附在催化剂表面的微粒用*标注,省略了反应过程中部分微粒)。
①NH3的电子式是
②写出步骤c的化学方程式
③由图象可知合成氨反应的△H
(2)传统合成氨工艺是将N2和H2在高温、高压条件下发生反应。若向容积为1.0 L的反应容器中投入5 mol N2、15 mol H2,在不同温度下分别达平衡时,混合气中NH3的质量分数随压强变化的曲线如图2所示。
①温度T1、T2、T3大小关系是
②M点的平衡常数 K=
(3)目前科学家利用生物燃料电池原理(电池工作时MV2+/MV+在电极与酶之间传递电子),研究室温下合成氨并取得初步成果,示意图如3:
①导线中电子移动方向是
②固氮酶区域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③相比传统工业合成氨,该方法的优点有组卷:70引用:2难度: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