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福建省南平市建瓯市芝华中学九年级(上)第二次段考道德与法治试卷
发布:2024/12/22 4:0:2
一、选择题(本卷共26小题,每小题2分,共52分)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你将其选出并在答题卡上用2B铅笔将对应题目的答案字母涂黑。
-
1.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100年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我国政治、军事、经济、科技、文化、教育等各个领域捷报频传,祖国面貌日新月异。欣逢盛世的你,感受至深至切,以下最能表达你的心声的是( )
组卷:38引用:1难度:0.7 -
2.2021年6月21日,李克强总理在其主持召开的国务院东部地区开发领导小组会议上表示:要更大力度推进改革开放,开创西部大开发新局面。这主要是因为( )
①改革开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国富民之路
②我国当前还面临区域发展不平衡的挑战
③改革开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
④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有利于实现同等富裕组卷:16引用:4难度:0.7 -
3.“改革开放创造了发展奇迹,今后还要以更大气魄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续写更多春天的故事。”下列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①改革开放助推中国经济社会发展
②改革开放消除了我国社会主要矛盾
③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
④对外开放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组卷:12引用:3难度:0.7 -
4.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21年6月,北京、天津、上海、陕西、河南、河北、辽宁等地相继发布养老金上调通知。养老金17年连涨,退休人员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这说明( )
①党和政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②发展的根本目的是增进民生福祉
③同步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④保障和改善民生是党的中心工作组卷:10引用:4难度:0.7 -
5.小小闽宁镇,是中国伟大脱贫事业的缩影,在反映福建对口帮扶宁夏的电视剧《山海情》中,干部、科学家、老师、农民,顽强拼搏将“干沙滩”建成“金沙滩”。这说明( )
①参与扶贫是拥有幸福人生的根本途径
②“山海携手”共同绘就时代脱贫画卷
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有无比优越性
④主动承担社会责任能获丰厚物质回报组卷:27引用:2难度:0.7 -
6.我国“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提出,全民受教育程度不断提升,劳动年龄人平均受教育年限提高到11.3年。我国吹响教育强国“冲锋号”,主要是因为教育是( )
①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
②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中心
③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根本途径
④是推动我国发展的第一动力组卷:46引用:7难度:0.7 -
7.2021年5月10日,2021年中国品牌日活动在上海开幕,集中宣传展示中国品牌发展新成果、新形象。打造中国知名自主品牌( )
①需要推动中国创造向中国制造转变
②需要进一步激发企业的创新创造活力
③有利于实现共同富裕,维护公平正义
④有利于满足人们更高层次的物质文化需求组卷:1引用:3难度:0.8 -
8.“一粒种子可以改变世界,种子就相当于现代农业的‘芯片’,要想不受制于人,就要开展种源‘卡脖子’技术攻关。”不考虑其他因素,开展种源“卡脖子”技术攻关发挥作用的传导路径是( )
①提升粮食生产水平
②提高农业良种化水平
③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组卷:6引用:2难度:0.7 -
9.对如图漫画认识正确的是( )
①我国坚持以发展科技为中心
②科技改变生活,创新促进发展
③网络逐渐占据我们生活的全部
④创新的目的是增进人类福祉组卷:41引用:3难度:0.6 -
10.“十四五”规划编制把加强顶层设计和坚持问计于民统一起来,多渠道向社会广泛征求意见和建议,此举旨在( )
组卷:17引用:12难度:0.8
二、非选择题(共5题,共48分)请根据下列各题要求,回答问题。
-
3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班级开展观看《典籍里的中国》分享活动,小闽展示了下列资料。
【资料一】明朝万历年间,江西的一片稻田里,宋应星(《天工开物》的作者)在为“五谷丰登,物阜民康”的朴素梦想跋涉不止。1961年,湖南安江农业学校的一片试验田里,袁隆平为了实现他的“禾下乘凉梦”而刻苦钻研。两位生活在不同时代的中国科学家,在央视综艺节目《典藉里的中国》当中,上演跨越300多年的“握手”。
(1)根据资料一,说明相隔300余年的袁隆平与宋应星透过一粒种子,找到了属于科学家的共同梦想是什么?《典藉里的中国》上演跨越300多年的“握手”这一模式对我们传承中华优秀文化有什么启示。
【资料二】《天工开物》这一期里,老年宋应星在“当代读书人”撒贝宁的带领下,感受300多年后的“天工开物”:他昔日从江西到京城(北京)得花上半年的赶考路,如今坐上中国制造的高铁仅需三个时辰左右,若是坐上中国人自己造的C919飞机,则只要一个多时辰就到了;当听说后世造的大火箭“长征”号可以把月球车载到月亮上,“奋斗者”号深潜器可潜入大海万米之深,尤其是在袁隆平院士的稻田里看到他心心念念的“乃粒”,他既惊讶又欣慰地连呼了不起:“太好了,天下人衣食富足,我无憾了!”
(2)感受300多年后的“天工开物”,说明为什么“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源泉”。组卷:0引用:1难度:0.3 -
3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福建各地中小学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党史学习教育活动,在青少年心里种下爱党爱国的种子。【品红色经典】在道德与法治课上,小闽深情诵读了共产党员王尔琢的家书。
“儿何尝不思念着骨肉的团聚,儿何尝不眷恋着家庭的亲密……为了让千千万万的母亲和孩子能过上好日子,为了让白发苍苍的老人皆可享乐天年,儿已以身许国,革命不成功,立誓不回家。”
(1)王尔琢的家书对你有怎样的思想触动?【慰先烈忠魂】在“跨越时空的回信”活动中,老师布置学生给方志敏烈士写一封信。
方志敏在《可爱的中国》中展望了富强中国的壮丽愿景:“到那时,到处都是活跃跃的创造,到处都是日新月异的进步,欢歌将代替悲叹,笑脸将代替哭脸,富裕将代替了贫穷……”
(2)下面是小闽的回信片段。请根据回信上下文提示及所学知识补充横线内容。方志敏爷爷:
今日之中国,正如您所愿!
“富裕将代替了贫穷”正在逐渐实现,如我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脱贫攻坚也取得了全面胜利。
“到处都是活跃跃的创造”也在变成现实,如北斗导航全球组网,“奋斗者”号载人潜水器突破万米海深,“嫦娥五号”月球采样成功返回,中国人首次进入自己的空间站……
这些成就的取得主要得益于
我们将继承您的遗志,为建设“可爱的中国”贡献青春力量!
小闽
2021年10月抗战精神的感召力,是宁死不屈、百折不挠的民族气节。抗疫精神的感召力,是抗疫中展现的危难时刻举国同心。这种危难之中薪火相传的伟大精神彰显着家国情怀、英雄气概、团结力量、大义博爱……在这片我们深爱的土地上,越是危难艰险时,就越发展现出中国人的精气神和中华民族伟大的精神品格。
(3)“为什么我的眼里满含泪水,因为我对这片土地爱得深沉。”请根据上述材料概括当代中国爱国主义的本质,并回答新时代少年你会怎样传承和弘扬民族精神?组卷:0引用:1难度: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