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当前位置: 试卷中心 > 试卷详情

2020-2021学年湖南省长沙一中高一(上)入学语文试卷

发布:2024/4/20 14:35:0

一、积累与运用(共31分)

  • 1.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且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组卷:6引用:3难度:0.9
  •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在中国各种艺术形式中,篆刻是一个_____的门类。篆刻是从实用印章的应用中发展而来的。中国的印章最初用在制陶工艺方面,上面镌刻的是图案、花纹或族徽。到春秋战国时期,刻有官职名或人名的文字印章得到普遍使用。唐宋以后,由于文人士大夫参与到印章的创作中,使这门从前主要由工匠承揽的技艺,增加了人文意味。印章不再局限于用来昭示身份与权力,而是通过镌刻人名字号、斋馆名称、成语警句等来表达情趣志向,印章也就超越实用功能,成为文人表达自己审美追求的独特方式。中国印章艺术由此实现了一次完美的升华——演变为中国文化特有的篆刻艺术。明清时期,众多_____的艺术家在篆刻上融入了对汉字形体的研究和理解,再加上他们对印面布局的精心设计,对各种刀法的熟练掌握,篆刻艺术迅速走向成熟并孕育出______的流派风格。篆刻艺术的发展及成就,使印章成为与中国画、中国书法紧密结合的艺术形式,同时也是中国画和书法作品中_____的组成部分。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别具匠心 才思敏捷 异彩纷呈 弥足珍贵
    B.别具匠心 才华横溢 奇光异彩 不可或缺
    C.十分独特 才华横溢 异彩纷呈 不可或缺
    D.十分独特 才思敏捷 奇光异彩 弥足珍贵
    (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由于文人士大夫参与到印章的创作中,使这门从前主要由工匠传承的技艺,增加了人文意味。
    B.由于文人士大夫参与到印章的创作中,这门从前主要由工匠承揽的技艺,增加了人文意味。
    C.文人士大夫参与到印章的创作中,使这门从前主要由工匠承揽的技艺,增加了人文意味。
    D.文人士大夫参与到印章的创作中,使这门从前主要由工匠传承的技艺,增加了人文意味。
    (3)下列各句中的破折号,和文中破折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
     

    A.你现在没有资格跟我说话——矿上已经把你开除了。
    B.醉心阅读使我得到了回报——我的作文常常得到老师的表扬。
    C.我看你的性情好像没有大变——鲁贵像是个很不老实的人。
    D.你永远那么青翠挺拔,风吹雨打,从不改色,刀砍火烧,永不低头——这正是英雄的井冈山人的革命精神。

    组卷:479引用:32难度:0.5
  • 3.下列文学常识或文化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组卷:3引用:1难度:0.8
  • 4.班级要开展“诵读儒家经典,涵养君子之风”主题阅读活动,你如果要从图书馆借阅相关书籍,可以从下列五本中选择哪两本?(  )

     
    组卷:27引用:1难度:0.8

(四)记叙文阅读(共18分)

  • 12.阅读下列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上一碗米饭的时间
    肖复兴
          ①入冬后北京最冷的那天晚上,我在一家小饭馆里。正是饭点儿,只剩下靠门口的一张桌子空着,别无选择,我只好坐在了那儿。
          ②服务员是位模样儿俊俏的小个子姑娘,拿着个小本子,笑吟吟地站在我的面前,一口外地口音问我:您吃点什么?我要了三两茴香馅的饺子和一盆西红柿牛腩锅仔。很快,饺子和锅仔都上了来,热气腾腾的扑面撩人,呼啸寒风,便都挡在了窗外了。
          ③埋头吃得热乎乎的,觉得忽然有一股冷风吹来,抬头一看,一位老头已经走到我的桌前,也是别无选择地坐了下来。在我的对面坐下来之后,大概看见我正在望着他,老头冲我笑了笑,那笑有些僵硬,不大自然。也许,是为自己一身油渍麻花的破棉袄感到有些羞涩,和这一饭馆衣着光鲜的红男绿女对应得不大协调。我看不出他有多大年纪,或许还没有我大,只是胡子拉碴的显得有些苍老。我猜想他可能是位农民工,或者刚刚来到北京找活儿的外乡人。
          ④他坐在那里,半天也没见服务员过来,便没话找话的和我搭话,指指饺子,问我饺子怎么卖。我告诉他一两三块钱吧。他立刻应了声:这么贵!这时候,那个小个子姑娘拿着小本子走了过来,走到老头的身边,问道:你吃什么?老头望了望她,多少有点儿犹豫,最后说:我要一碗米饭。姑娘弯下头在小本子上记下来,又抬起头问:还要什么?老头说:就一碗米饭!姑娘有些奇怪:不再要点儿什么菜?老头这回毫不犹豫地说:一碗米饭就够了。然后补充一句:要不麻烦你再给我倒碗开水!姑娘不耐烦了,一转身冲我眉毛一挑,撒了撒嘴,风摆柳枝般走了。
          ⑤过了好长时间,也没见姑娘把一碗米饭端上来,更不要说那一碗开水了。我悄悄地望了一眼对面的老头,看得出来,老头有些心急,也有些尴尬,又不知道如何是好,如坐针毡。如果有钱,谁会只要一碗白米饭呢?但如果不是真的饿了,谁又会非得进来忍受白眼和冷漠而只要一碗白米饭呢?
          ⑥我很想把盘子里的饺子让给老头先垫补一下,但把剩下小半盘的饺子给人家吃,总显得不那么礼貌,有些居高临下。那锅仔我还没有动,可以先让他喝几口,但一想饭还没吃,先让人家喝汤,恐怕也不合适,而且也容易被老头拒绝。
          ⑦因此,当姑娘又向这边走来的时候,我远远地冲她招招手,她走了过来。老头看见了她,张着嘴动了动,一定是想问她:我那一碗米饭呢?但如今的小姑娘哪一个好惹?看人下菜碟,已是常态。为了避免尴尬,我先把话抢了过来,对她说:姑娘,你给我上碗米饭!话音刚落,怕她同样嫌弃我也只要一碗米饭,便又加了句:再来三两饺子。姑娘在小本子上记了下来,转身走了。我冲着她的背影喊了句:快点儿呀!她头没有回,扬扬手中的小本说道:行哩。
          ⑧老头望了望姑娘走去的背影,又望了望我,什么话没有说,似乎是想看看,同样一碗米饭,到底谁的先上来。一下子,让我忽然感觉偌大的饭馆里,仿佛主角只剩下了老头、姑娘和我三个人,三个人彼此的心思颠簸着,纠结着,一时无语却有着不少的潜台词。
          ⑨我望了望老头,也没有说话。我是想等这一碗米饭和三两饺子上来,一起给老头,谁家都有老人,谁都有老的时候,谁都有饿的时候,谁都有钱紧甚至是一分钱让尿憋死的时候。老头垂下头,不再看我。我埋下头来,吃那小半盘的剩饺子,也不敢再望他。我不知道此刻他在想什么,但生怕我的目光总落在他的身上会让他觉得尴尬。
          ⑩很快,也就是那小半盘剩饺子快要吃完的功夫,只听姑娘一声喊:您的米饭和饺子来了,便把一碗米饭和三两热腾腾的饺子端在我的桌子上,同时也把老头的那一碗米饭端在桌上。可是,抬头的时候,我和姑娘都发现,对面的老头已经不在了。
          ⑪其实,只是上一碗米饭的时间。
    (1)依据文章内容,填写下表。
    老人的活动 服务员的表现 老人的内心感受
    老头进门坐在了我对面 半天都没过去
     
    老头点饭
     
    先犹豫后坚定
     
    不理不睬 心急、尴尬
    老人悄然离开 终于给老人端来了米饭
     
    (2)请从描写手法的角度赏析第⑨段画线句的表达效果。
    老头垂下头,不再看我。我埋下头来,吃那小半盘的剩饺子,也不敢再望他。
    (3)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A.文中的“我”虽不是主要人物,但全文通过“我”的观察、心理活动等,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所以文中的“我”是线索人物。
    B.文中说“看人下菜碟,已是常态”,所以,作者对姑娘对待老人的方式是持理解态度的。
    C.小说中多次出现“寒风”,既表明天气寒冷,更暗示人心冷漠,同时营造了悲凉的氛围,奠定全文悲凉的情感基调。
    D.文章小个子姑娘最后还是给老人端来了米饭,说明她之前只是忘给老人送米饭了,她还是善良的。
    E.文中小个子姑娘对“我”和老头的态度截然不同,折射出人情冷暖与人生的不平等,表达了作者对社会人性的思考。
    (4)请你结合文章主题和链接材料完成下面的题目。
          材料一:弱势群体,指在社会生产生活中由于群体的力量、权力相对较弱,因而在分配、获取社会财富时较少较难的一种社会群体,主要包括儿童、老年人、残疾人、精神病患者、失业者、贫困者、下岗职工、灾难中的求助者、农民工、非正规就业者以及在劳动关系中处于弱势地位的人。
          材料二:《礼记》中说:“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①小说结尾说:“其实,只是上一碗米饭的时间。”说说这句话有哪些内涵?
    ②我们应该如何对待社会中的弱势群体?请你谈谈自己的看法。

    组卷:2引用:1难度:0.7

四、作文(共60分)

  • 13.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人生中有无数场告别,告别同学,告别老师,告别父母,甚至告别过去的自己。苏东坡在承天寺的夜行赏月中,与失意的自己告别;鲁迅在“三味书屋”中,与懵懂稚嫩的自己告别;莫顿•享特在“走一步再走一步”的前行中,与懦弱的自己告别;史铁生在母亲那一句句“好好儿活”的哭喊中,与绝望的自己告别……他们在告别中有的收获了旷达、有的懂得了责任、有的明白了勇敢、有的重拾了希望,他们都在破茧成蝶,变成更好的自己。你也有过类似的蜕变吗?
          要求:①可以写自己的经历、感受,可以讲述身边的故事,也可以发表议论;②题目自拟,文体不限(诗歌除外);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姓名、校名和地名;④不得抄袭;⑤字数不少于600字。

    组卷:7引用:3难度:0.7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