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当前位置: 试卷中心 > 试卷详情

2021-2022学年上海市光明中学高一(下)期末生物试卷

发布:2024/4/20 14:35:0

一、细胞通过质膜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

  • 1.细胞通过质膜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
    多巴胺是一种神经系统内的重要物质。增加多巴胺在脑内的浓度,可以激活奖励机制,影响行为选择。一些神经系统疾病也与多巴胺有关,研究发现,多巴胺可引起质膜两侧离子浓度的改变,导致帕金森病等。图1为人体神经细胞部分结构图,图2为图1虚线方框放大部分,其中◆代表多巴胺分子,▲是某种小分子物质,甲、乙、丙、丁、戊代表不同的膜蛋白。

    (1)图1所示神经细胞释放多巴胺的物质运输方式和特点是
     

    A.主动运输需要消耗能量
    B.被动运输不需要消耗能量
    C.胞吐需要消耗能量
    D.胞吞不需要消耗能量
    (2)图1中多巴胺的释放依赖于包裹多巴胺的囊泡和质膜拥有相同的基本骨架,
    其主要化学成分是
     

    A.磷脂和蛋白质
    B.多糖和蛋白质
    C.磷脂和多糖
    D.多糖和固醇
    (3)图2中▲是某种小分子物质,根据其运输特点,可以代表
     
    。(多选)
    A.O2
    B.CO2
    C.甘油
    D.葡萄糖
    (4)图2中甲的化学本质和对应的质膜功能分别是
     

    A.多糖保护细胞
    B.蛋白质物质交换
    C.糖脂信息交流
    D.糖蛋白信息交流
    (5)图2中戊所代表的膜蛋白既能运输K+又能运输Na+,这种转运方式存在饱和值,该值的大小取决于
     
    。(多选)
    A.质膜两侧的K+浓度
    B.质膜两侧的Na+浓度
    C.质膜上戊所代表的蛋白数量
    D.细胞内ATP的供应
    (6)帕金森病是由于脑中神经元病变死亡,多巴胺缺乏引起的疾病。多巴胺缺乏使K+通道(丁)受到抑制,多种载体蛋白均会受到影响,神经细胞无法进行正常的生理活动,从而引起静止性震颤、行动迟缓、抑郁等症状。图2中乙为多巴胺受体,丙为K+通道兴奋剂受体。请根据帕金森病的致病机理,尝试设计一种缓解帕金森病的药物,并解释药物作用原理。
     

    组卷:13引用:2难度:0.6

二、酶催化细胞的化学反应

  • 2.下面的表格分别是高一某兴趣小组探究温度对酶活性影响的实验步骤和探究过氧化氢酶作用的最适pH的实验结果。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探究温度对酶活性影响的实验(实验一)
    实验步骤 分组 甲组 乙组 丙组
    ①淀粉酶溶液 1mL 1mL 1mL
    ②可溶性淀粉溶液 5mL 5mL 5mL
    ③控制温度 0℃ 60℃ 90℃
    ④将新鲜淀粉酶溶液与可溶性淀粉溶液混合后分别恒温
    ⑤测定单位时间内淀粉的
     
    注:淀粉酶的最适温度是60℃。
    探究过氧化氢酶作用的最适pH的实验(实验二)
    组别 A组 B组 C组 D组 E组
    pH 5 6 7 8 9
    H2O2溶液完全分解所需时间(秒) 300 180 90 192 284
    (1)实验一中的对照组为
     
    组。
    (2)有同学提出,实验一的①②③步骤为错误操作,应该先将①和②分别达到设定温度后再混合,你是否同意这种说法?
     
    (同意/不同意)。
    (3)pH在实验一中属于
     
    (自变量/因变量/无关变量),而在实验二中属于
     
    (自变量/因变量/无关变量)。
    (4)第⑤步可以用碘液测定,蓝色越深,则说明淀粉酶的活性越
     
    (高/低)。
    (5)实验二中的过氧化氢酶不能用实验一中的淀粉酶取代,这体现了酶的
     
    性,如果实验二中的过氧化氢酶用FeCl3取代,则会导致实验时间的延长,这体现了酶的
     
    性。
    (6)分析实验二的结果,可得到的结论是
     

    A.随pH变化,过氧化氢酶的活性先增后减
    B.过氧化氢酶的最适pH一定是7
    C.随pH变化,过氧化氢酶的活性先减后增
    D.过氧化氢酶的活性只受pH的影响

    组卷:14引用:2难度:0.7

三、ATP是生命活动的直接能源物质

  • 3.萤火虫在夜晚能发出荧光,独特的发光行为使之成为一类重要的观赏性昆虫。萤火虫幼虫的发光具有警戒和御敌的作用,而成虫的发光则有诱集等作用。萤火虫发光的基本生物化学反应是虫荧光素酶可以催化荧光素生成氧化荧光素并且放出荧光,可以用以下这个方程式来表示,①代表生物体内的某种重要化学物质。
    荧光素+ATP+O2
    M
    g
    2
    +
    荧光素酶
    氧化荧光素+①+2Pi+CO2+光

    (1)ATP被喻为生物体的“能量货币”,这种比喻的依据是
     

    A.ATP是细胞中的储能多糖
    B.ATP是细胞中唯一的储能物质
    C.ATP与ADP的互相转化可以实现能量的储存和释放
    D.在细胞内ATP与ADP的转化不需要酶催化
    (2)萤火虫发出荧光时,ATP为荧光素的激发提供直接能源,ATP结构如图1所示。已知ATP水解生成上述方程式中的①和两分子磷酸基团,则该过程中①和断裂的化学键依次是
     

    A.ADP,Ⅲ
    B.ADP,Ⅱ和Ⅲ
    C.AMP,Ⅲ
    D.AMP,Ⅱ和Ⅲ
    (3)ATP水解所释放的能量除了用于发出荧光,还可以用于
     
    。(多选)
    A.小肠上皮细胞主动吸收葡萄糖
    B.白细胞吞噬细菌
    C.甘油自由扩散进入细胞
    D.肌细胞收缩
    (4)利用“荧光素酶—荧光素体系”可快速检测食品的细菌数量。其原理是ATP含量的多少可反映活菌的数量,应用ATP荧光仪,根据发光强度推测ATP含量,进而反映活菌数。下列有关推测正确的是
     
    。(多选)
    A.ATP普遍存在于活细菌的细胞中
    B.细菌细胞中时刻不停地发生着ATP和ADP的相互转化
    C.荧光强度越强,说明食品中活细菌数量越多
    D.ATP释放能量后可以构成DNA的基本单位
    (5)研究人员用多种二价离子分别处理荧光素酶后,测定离子浓度与发光的关系(图2)。由于荧光素酶单价昂贵,应用时需要节省荧光素酶的用量,以下哪些离子处理后可以节省酶的用量
     
    。(多选)
    A.Mg2+
    B.Ca2+
    C.Hg2+
    D.Cu2+

    组卷:17引用:1难度:0.5

五、叶绿体将光能转换并储存在糖分子中

  • 8.你在学习了高一生物有关知识后,绘制出一个细胞及其中的光合作用过程。如图1所示。

    (1)图1中具有不同类型的膜,各种膜功能差异主要取决于膜结构中的
     

    A.磷脂
    B.蛋白质
    C.多糖
    D.胆固醇
    (2)发生光合作用的细胞器最可能是图2中的
     
    (甲/乙)。
    (3)下列结构存在于图1中①区域的有
     
    。(多选)
    A.
    B.
    C.
    D.
    E.
    F.
    (4)光合色素吸收光能后,在光反应阶段光能可以用于
     
    。(多选)
    A.光解水
    B.固定二氧化碳形成三碳化合物
    C.维持类囊体内外氢离子浓度
    D.传递给光反应中心激发高能电子
    (5)图3显示了叶绿素a分子的结构图,缺镁导致的叶片发黄,会使植物吸收光的能力减弱,其中吸收明显减少的是
     

    A.黄光、红橙光
    B.红橙光、蓝紫光
    C.蓝紫光、黄光
    D.绿光、黄光
    (6)你的同学对你所绘图1中的循环过程进行了描述,内容如下:
    ①五碳糖再生②二氧化碳固定③三碳化合物还原④氧气释放
    请选择以上正确的描述进行排序:
     

    (7)你向同学展示了自己的生物笔记,小明和小白两位同学对其中的一幅图(图4)产生了不同观点,小明说“这是线粒体内膜”,小白说“这是类囊体膜”,你是怎么想的?能否将你的想法与同学分享:
     

    组卷:21引用:3难度:0.5
  • 9.通过查阅资料,你了解到关于真核细胞线粒体和叶绿体的内共生起源学说,由美国生物学家马古利斯(LynnMargulis)于1970年出版的《真核细胞的起源》一书中正式提出。她认为,需氧菌被变形虫状的原始真核生物吞噬后、经过长期共生能成为线粒体,蓝藻被吞噬后经过共生能变成叶绿体。其过程如图所示。

    (2)如果要验证叶绿体的内共生学说,可检测的指标有
     
    。(多选)
    A.蓝藻DNA与需氧菌DNA差异
    B.蓝藻DNA与真核生物细胞核DNA差异
    C.蓝藻DNA与叶绿体DNA差异
    D.蓝藻细胞质膜与叶绿体内膜成分差异
    (3)根据你所选择的检测指标,分析如果内共生学说成立,预期的结果是什么?

    组卷:5引用:1难度:0.5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