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福建省厦门外国语学校高二(上)开学化学试卷
发布:2024/4/20 14:35:0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4分,共60分)
-
1.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组卷:68引用:5难度:0.8 -
2.下列有关化学用语正确的是( )
组卷:40引用:5难度:0.7 -
3.下列各组微粒中,一定能够在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 )
组卷:13引用:2难度:0.5 -
4.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
组卷:2引用:1难度:0.6 -
5.用如图所示装置和相应试剂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选项 实验目的 试剂a 试剂b 试剂c 装置 A 验证非金属性:S>C>Si 稀硫酸 Na2CO3 Na2SiO3溶液 B 制备纯净的NO 浓硝酸 Cu 水 C 检验溶液X中含有CO32- 盐酸 溶液X 澄清石灰水 D 除去Na2SO3中的Na2SO4 氯水 混合物 NaOH溶液 组卷:13引用:4难度:0.6 -
6.已知1~18号元素的离子aW3+、bX+、cY2-、dZ-都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
组卷:45引用:17难度:0.6
二、填空题(本题共4小题,共40分)
-
18.某化学研究性学习小组设想探究铜的常见化学性质,过程设计如下:
[提出猜想]
问题1:在周期表中,铜与铝的位置很接近,铜不如铝活泼,氢氧化铝具有两性,氢氧化铜有两性吗?
问题2:铁和铜都有变价,一般情况下,正二价铁的稳定性小于正三价的铁,正一价的铜稳定性也小于正二价的铜吗?
问题3:氧化铜有氧化性,能被H2、CO还原,它能被氮的某种气态氢化物还原吗?
[实验探究]
Ⅰ.解决问题1:
(1)需用到的药品除铜、铝、1mol/LCuSO4溶液、稀H2SO4外还需
(2)配制1 mol/LCuSO4溶液25mL,选用的仪器除烧杯、天平、玻璃棒、量筒、胶头滴管外,还有
(3)为达到目的,你认为应进行哪些相关实验?(实验内容和步骤)
①制备Cu(OH)2; ②
Ⅱ.解决问题2的实验步骤和现象如下:取一定量制得的氢氧化铜固体,于坩埚中灼烧,当温度达到80~100℃得到黑色固体粉末;继续加热至1000℃以上,黑色粉末全部变成红色粉末氧化亚铜;取适量红色氧化亚铜粉末于洁净试管中,加入过量的稀硫酸或盐酸,得到蓝色溶液,同时观察到试管底还有红色固体存在。根据以上实验及现象:
(4)写出氧化亚铜与稀硫酸(或盐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5)从实验Ⅱ可得出的结论是
Ⅲ.解决问题3:
设计如下装置:(夹持装置未画出)
当某种氮的气态氢化物(X)缓缓通过灼热的氧化铜,观察到氧化铜由黑色变成了红色,无水硫酸铜变成蓝色,生成物中还有一种无污染的气体Y;将X通入红热的CuO燃烧管完全反应后,消耗0.01 mol X,测得B装置增重0.36 g,并收集到单质气体Y0.28 g;
(6)研究小组同学确证燃烧管生成的红色物质是铜,你认为他们确证的方法是
(7)X气体的摩尔质量为
(8)C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组卷:4引用:1难度:0.5 -
19.工业上利用氨氧化获得的高浓度NOx气体(含NO、NO2)制备NaNO2、NaNO3,工艺流程如图:
已知:Na2CO3+NO+NO2═2NaNO2+CO2
(1)中和液所含溶质除NaNO2及少量Na2CO3外,还有
(2)中和液进行蒸发Ⅰ操作时,应控制水的蒸发量,避免浓度过大,目的是
(3)母液Ⅰ进行转化时加入稀HNO3的目的是
a.转入中和液 b.转入结晶Ⅰ操作 c.转入转化液 d.转入结晶Ⅱ操作
(4)若将NaNO2、NaNO3两种产品的物质的量之比设为2:1,则生产1.38吨NaNO2时,Na2CO3的理论用量为组卷:425引用:18难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