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当前位置: 试卷中心 > 试卷详情

2021年上海市普陀区高考语文二模试卷

发布:2024/4/20 14:35:0

一、积累运用(共3小题,满分10分)

  • 1.按题目要求填空。
    (1)是亦不可以已乎?
     
    。(《鱼我所欲也》)
    (2)“
     
    ,双照泪痕干”出自杜甫的《
     
    》。
    (3)《水调歌头》中,苏轼面对眼前景物无端发问“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踏莎行•郴州旅舍》中也有类似的问句“
     
     
    ?”

    组卷:4引用:1难度:0.8
  • 2.小王好强,常常通过批评别人展示自己的高明。他想写一句话来警醒自己,以下句子合适的一项是(  )

    组卷:26引用:2难度:0.7
  • 3.将下列编号的语句依次填入语段空白处,语意连贯的一项是(  )
          古代史书  ,即使是规格庞大的书,也会 。例如,《史记》  ,后世许多纪传体史书也采用了同样的方法。所以我们不要把每篇记载孤立起来看。
    ①体现出篇章与篇章之间彼此关联的精神
    ②对材料如何叙述得更合理花了很多心思
    ③把同一人的事迹分到不同篇章错综互见

    组卷:11引用:1难度:0.7

二、阅读(70分)

  • 8.阅读下文,完成各题。
    送徐无党南归序
    【宋】欧阳修
          ①草木鸟兽之为物,众人之为人,其为生虽异,而为死则同,一归于腐坏澌尽泯灭而已。而众人之中有圣贤者,固亦生且死于其间,而独异于草木鸟兽众人者,虽死而不朽,逾远而弥存也。其所以为圣贤者,修之于身,施之于事,见之于言,是三者所以能不朽而存也。修于身者,无所不获;施于事者,有得有不得焉;其见于言者,则又有能有不能也。施于事矣,不见于言可也。自《诗》《书》《史记》所传,其人岂必皆能言之士哉?修于身矣,而不施于事,不见于言,亦可也。孔子弟子,有能政事者矣,有能言语者矣。若颜回者,在陋巷曲肱饥卧而已,其群居则默然终日如愚人。然自当时群弟子皆推尊之,以为不敢望而及。而后世更百千岁,亦未有能及之者。其不朽而存者,固不待施于事,况于言乎?
          ②予读班固《艺文志》、唐《四库书目》,见其所列,自三代、秦、汉以来,著书之士,多者至百余篇,少者犹三四十篇,其人不可胜数,而散亡磨灭,百不一二存焉。予窃悲其人,文章丽矣,言语工矣,无异草木荣华之飘风,鸟兽好音之过耳也。方其用心与力之劳,亦何异众人之汲汲营营?而忽焉以死者,虽有迟有速,而卒与三者同归于泯灭,□言之不可恃也盖如此。今之学者,莫不慕古圣贤之不朽,而勤一世以尽心于文字间者,皆可悲也!
          ③东阳徐生,少从予学,为文章,稍稍见称于人。既去,而与群士试于礼部,得高第,由是知名。其文辞日进,如水涌而山出。予欲摧其盛气而勉其思也,故于其归,告以是言。然予固亦喜为文辞者,亦因以自警焉。
    (1)可填入第②段方框处的虚词是
     

    A.夫
    B.因
    C.且
    D.然
    (2)分析第①段以颜回为例说理的作用。
    (3)对作者写作意图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作为师长,临别赠言,寄寓对弟子的勉励期待。
    B.作为师长,规劝徐生改善文风,不要华而不实。
    C.作为学者,表达自己对圣贤何以不朽的看法。
    D.作为学者,以此文警醒自己,避免舍本逐末。
    (4)第②段的论述在第①段的基础上推进了一层,请加以分析。

    组卷:12引用:1难度:0.6

三、写作(70分)

  • 9.有时,我们被告诫“凡事多想想”;有时,我们又被告知“不要想太多”。
          对此,你怎么看?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认识和思考。
          要求:①自拟题目;②不少于800字。

    组卷:15引用:6难度:0.7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