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新版七年级上册《专题一 实验探究题、材料分析题》2023年同步练习卷
发布:2024/8/30 0:0:8
一、选择题
-
1.调查法是科学探究的一种常用方法。生物活动课上,同学们调查发现校园里有雪松、桃树、月季、蚯蚓、麻雀、葫芦藓、蘑菇等生物。下列四位同学的调查总结,正确的是( )
组卷:341引用:24难度:0.9 -
2.某学习兴趣小组设计了明暗不同但是相通的两种环境,各放入10只鼠妇,过一段时间观察统计鼠妇的分布情况,下表是该小组重复5次所统计数据的平均值。下列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
2 3 4 5 6 7 8 9 明亮 7 4 1 0 0 0 0 0 阴暗 13 16 19 20 20 20 20 20 组卷:231引用:38难度:0.9 -
3.我们在制作并观察洋葱内表皮细胞临时装片时,需要用到的材料用具是( )
①洋葱鳞片叶 ②清水 ③碘液 ④生理盐水 ⑤消毒牙签 ⑥镊子 ⑦滴管 ⑧吸水纸组卷:36引用:2难度:0.7 -
4.在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细胞和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临时装片时,在载玻片上分别滴加的液体和它们染色共用的液体依次是( )
组卷:25引用:10难度:0.9 -
5.某兴趣小组将具有较强再生能力的单细胞喇叭虫切成了如图①②③三部分。一段时间后,最可能长成喇叭虫的结构是( )
组卷:137引用:9难度:0.5 -
6.为了验证温度对种子萌发的影响,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请选出正确的对照组和实验组( )
组卷:15引用:2难度:0.4
三、解答题
-
18.分析如图所示四个装置,回答有关问题
(1)做探究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必需的原料实验,利用
(2)装置②中试管里冒出的气体是
(3)装置3中塑料袋内壁的水珠主要来自植物的
(4)装置④实验进行一段时间后,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试管中澄清石灰水变组卷:14引用:5难度:0.5 -
19.请阅读下面短文后回答问题。
我国西辽河冲积平原上的科尔沁沙地,曾遍布森林和草原。20世纪以来,人们大面积毁林、垦草,使植被遭到严重破坏,土质瘠薄,经过干旱风沙活动,草原便急速退化成沙漠。有人把科尔沁沙地称作“人造沙漠”。沙漠是丧失了生产能力的土地,一旦形成,不仅恶化了气候,破坏了许多动物栖息的场所,更为严重的是任其发展,就难以自行恢复为森林、草原生态系统。
(1)说“沙漠是丧失了生产能力的土地”,主要是因为这里的气候特征是
(2)科尔沁从一个“遍布森林和草原”的生态系统,演变为沙地,使原有
(3)土地的沙化将严重地恶化人的生存环境。科尔沁沙地演变的事实,警告人们应遵循组卷:10引用:6难度: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