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河南省信阳二中高三(上)周考语文试卷(9.24)
发布:2024/4/20 14:35:0
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1小题,9分)
-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如今,各种“方言梗”在几大短视频平台上占据了半壁江山。伴随着网络自创语言走红的,还有各种爆款方言。我们不禁要问,方言是“土气”的存在吗?“方言梗”流行的背后有怎样的文化认同?回答这些问题,就不能不聊到汉语的特点。汉语是一种方言种类繁多、文化内涵丰富的语言,除普通话外,还有官话、晋语、吴语、闽语、粤语、客家话等十大方言,内部差异巨大,特别是我国的东南地区,有很多方言土语之间完全无法通话。
在全球化和城镇化的高速进程中,方言日渐式微,保护传承方言文化现已成为国家语言文字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社会大众的共同愿望。方言文化保护传承和普通话推广普及并不矛盾,因为两者有各自的使用空间和圈层——普通话是国家通用语言,在公共场所、教育、行政和传媒中具有法定语言的地位,学习和使用普通话更是基本语言权利;而方言则是区域性的,是民间语言,适用于非正式场合、家庭或其他私人领域。当前,面向普通话、方言乃至外语多语并存的社会生活环境,我国社会正逐渐形成“多语分用”的语言态度,即明确各语言、各方言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作用,形成了主体与多元、公共与私人、正式与随意等并行不悖、和谐共处的语言生活观。
不过,短时间内要让所有方言迅速恢复同等的语言活力或使用频率,这既缺乏可行性,也没有必要。在此情况下,保护传承最可行的办法是开发利用,即以利用促使用、以使用促保护、以保护促传承。方言文化保护传承的主体是社会大众,而青少年是关键人群。新媒体极大地推动了方言文艺娱乐的创作和传播,青少年通过短视频关注、了解并热爱方言,使方言成为他们文化生活的组成部分,有利于对方言的适度使用。从这个角度来看,“方言梗”频上热搜,这是方言仍活跃于语言生活的表现,有用总比无用强,无须过分担心。
然而,我们也必须认识到,在“方言梗”走红里的那些被娱乐化、低俗化的方言,也隐藏着危机。一些“方言梗”里偏爱“土味”,仿佛可以带来接地气的感觉,但却屏蔽了地域文化之美;一些“方言梗”只顾矮化方言使用者以达到搞笑的目的,却忽视了挖掘并展示其蕴含的文化民俗及悠久历史;我们不能以保护传承方言文化为名,就一窝蜂地刻板复制,让方言贴上“土”“烂”“俗”的标签。面对这种红极一时的网络文化现象,应注意避免盲目追求流量而裹挟着方言,与低级趣味挂钩,要积极探索并鼓励多样化的方言开发应用,塑造高端、典雅、文化气息浓郁的方言形象。近年来,海派音乐人林宝用上海话演绎了多首流行歌曲,如《上海谣》用吴侬软语将上海的历史变迁和上海人的喜怒哀乐娓娓道来,在新媒体平台上累计点击量破亿,颇受好评。
其实,正如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故乡,共同语也从乡土语言生活中走来。可以说,方言是共同语之根,在一定程度上承载着人们的乡土之情。方言文化也是乡村文化、精神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相信它在乡村振兴的伟大征程中能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发挥独特的作用。
(节选自饶高琦、王莉宁《“方言梗”流行的背后有怎样的文化认同》,《光明日报》2021年6月24日)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汉语中的方言具有种类繁多、差异巨大的特点,甚至东南地区很多方言土语之间完全无法通话。
B.全球化和城镇化高速发展,导致方言日渐式微,保护传承方言文化已成为社会大众的共同愿望。
C.方言和普通话有各自的使用空间和圈层,因此方言文化的保护传承和普通话推广普及并不矛盾。
D.共同语来自乡土语言生活,方言是它的根本;我们不能忽视一些“方言梗”将方言低俗化的隐患。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首段以各种“方言梗”在几大短视频平台走红的现象引出本文论题后,阐释了汉语的特点。
B.第二段围绕保护传承方言文化的话题展开论述,分析了保护传承方言文化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C.文章以林宝用上海话演绎流行歌曲受到好评的事例,证明“方言梗”占据了短视频平台半壁江山。
D.文章指出“方言梗”流行是方言活跃的表现,无须过分担心,还指出要避免其负面影响,论证严密。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多语分用”的语言态度既可应对我国当前多语并存的社会生活环境,又有利于方言文化保护传承。
B.方言文化保护传承依靠社会大众尤其是青少年的积极使用和传播,方言将成为他们生活的一部分。
C.不是所有的方言都包含民俗文化,我们在保护传承方言文化时,要注意挖掘并展示其地域文化之美。
D.方言文化的保护传承和乡村振兴关系非常密切,方言文化得不到保护和传承,乡村振兴就无法实现。组卷:12引用:4难度:0.7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1小题,12分)
-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数字货币是融合密码学技术与互联网技术而发展起来的新的货币形态,对经济社会的影响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特别是区块链技术具有去中心化、分布式等特性,导致以其为基础发展起来的数字货币可能会被利用从事洗钱等非法活动。因此,部分发达国家不仅关注数字货币带来的新机遇,也高度关注私人数字货币可能引发的潜在挑战,重视对私人数字货币的交易监管。
考虑到私人数字货币较难监管,容易发生非法交易等问题,可能影响经济社会的正常运行,发达国家对私人数字货币通常保持审慎态度,并不积极支持私人数字货币的发展。与此相对应的是,一些发达国家对法定数字货币整体持正面的积极态度,不断探索相关的政策举措,创新法定数字货币的发行及清算模式,促进法定数字货币领域的健康竞争与合作。私人数字货币与法定数字货币的博弈成为发达国家数字货币政策制定的重要看点。
(摘编自何彩红、陈建奇《发达国家加紧数字货币政策布局》,“中国社会科学网”2021年1月13日)材料二: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副院长黄益平认为,选择数字人民币,法偿性、零成本可能是原因。事实上,在人们通常使用的移动支付工具中,一般都会面临一些成本,比如提现、跨行转账等,而用央行数字货币的交易都是零成本。中国人民银行数字货币研究所所长穆长春表示,作为公共产品,数字人民币不计付利息,具有非营利性,追求的是社会效率和福利的最大化。中国人民银行建立免费的数字人民币价值转移体系和金融基础设施,不向发行层收取流通费用,商业银行也不向客户收取数字人民币的兑出和兑回的服务费。在黄益平看来,央行数字货币另一个突出特点是具有法偿性,只要有密码就可以兑换人民币,不会因为企业或者银行倒闭就影响兑付。
谈到数字人民币与微信、支付宝的关系和区别,穆长春表示,两者根本上并不是同一个维度上的东西。微信、支付宝是“钱包”,而数字人民币是里面装的“钱”。未来微信、支付宝里面用来支付的内容增加了数字人民币的选项。因此,未来老百姓使用微信、支付宝支付不仅可以选择商业银行存款货币,也可以选择数字人民币。
(摘编自《数字货币如何影响百姓生活》,《光明日报》2020年11月15日)材料三:
发行数字货币能够直接降低货币的印制发行流通成本。同时,由于数字货币的信息流和资金流高度统一,发行方如央行能够直接、实时地获取交易信息,可以省去商业银行后台清算、结算、对账等众多环节,达到点对点支付即结算的效果,从而大大提高支付效率。
由于数字货币可以采用松耦合账户设计,用户在使用数字货币时,并不需要绑定银行账户即可进行支付转账,这能让金融服务向没有传统银行账户的用户延伸,使金融服务的可及性提升。数字货币支付便捷、低成本的特征,使其能在日常小额、频繁交易方面发挥积极作用,不仅能有效拉近普通百姓与数字化金融服务的距离,还有助于帮助欠发达地区、“长尾人群”更便利地接入国内资金融通的“内循环”,缩小传统金融环境下的区域金融发展差距。
数字货币采用数字加密等技术手段,在防复制、防伪造方面优于纸币、硬币等传统货币形式。由于交易信息由发行方直接获取和存储,也减少了商业银行等机构层面存储的数据遭受恶意攻击或被内部人员非法篡改的风险,从而提高金融交易的安全性。使用数字货币还能够实现可控匿名,只要发行方的隐私保护技术达到确保用户数据安全的水平,即使交易通过银行账户进行,也不会出现隐私信息从商业银行等机构的系统泄露的问题。
(摘编自王元、盛雯雯《数字货币助力支付体系高效运行》)(1)下列对“数字货币”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目前,数字货币对经济社会的影响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私人数字货币和法定数字货币的博弈影响着发达国家数字货币政策的制定。
B.未来,数字人民币将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黄益平副院长认为,数字人民币法偿性、零成本的特点很可能是普通民众使用它的原因。
C.数字人民币与微信、支付宝是钱与钱包的关系,未来,人们在使用微信、支付宝时既可以使用商业银行存款货币,也可以使用数字人民币。
D.数字货币虽然容易发生非法交易等问题,但是具有能够直接降低货币的印制发行流通的成本等优势,依然受到一些国家政府的青睐。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发达国家对私人数字货币通常保持审慎的态度,对法定数字货币持正面的积极态度,这与私人数字货币和法定数字货币不同的安全系数不无关系。
B.未来,虽然人们使用数字人民币会有很多便利的地方,但数字人民币的流通和使用依然离不开中国人民银行建立的价值转移体系和金融基础设施。
C.数字货币的信息流和资金流高度统一,央行能直接、实时获取交易信息,这可省去商业银行后台的诸多工作环节,减少商业银行等机构数据被篡改的风险。
D.数字货币是以区块链技术为基础,融合密码学技术与互联网技术发展起来的新的货币形态,用户使用数字货币时不需要绑定银行账户即可进行支付转账。
(3)数字货币所追求的社会效率和福利最大化体现在哪些方面?请结合材料二、三简要概括。组卷:1引用:2难度:0.5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1小题。15分)
-
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蹬车
冯骥才 老天津卫管骑自行车不叫骑车,叫蹬车。骑车讲究个模样儿,蹬车不管什么样子,得劲儿就行,于是举膝撅臀,张嘴喝风,为了快,玩命蹬。那时候人不大懂得交通规矩,也不喜欢循规蹈矩;想往哪儿去,就往哪儿蹬,于是这些蹬车的人就把一种人当成了自己对手——交通警。
天津人好戏谑,从来和对手不真玩命,只当作玩,斗斗嘴,较较劲,完事一乐。
最能治交通警的是蹬车的大爷。大爷就是大老爷们儿,人老道精熟,又嘎又损,嘴皮子好使,话茬接得快,句句占上风,而且个个好身手,能把车像马戏团那样玩出彩来,连老警察也怵他们一头。只有那些刚上岗的小警察不知深浅,想捉弄一下这些大爷,一准叫自己弄得没面子。
那年,天津卫的交通设施更新换代,交警们由街心站岗挪到路边一个玻璃亭子里,还在街口立了灯杆,装上红绿灯。交警坐在圆圆的岗亭里,隔着玻璃眼观六路,顺手扳扳红绿灯的开关,还躲风避雨,更不怕晒,舒服多了。四面钟岗亭里来了位新交警小陈,白净小脸,晶亮小眼,新衣新帽新岗位,挺神气。这天,小陈见远远一位大爷蹬着车打东边来了。那天天气凉,可这大爷车技好,时不时撒开车把,两手揉擦揉擦冻得发紧的脸皮。小陈知道这大爷是在故意“玩帅”,想演一演车技,逞一逞能耐。小陈只装没看见,待车子蹬到路口,小陈忽地一扳开关,绿灯变成禁行的红灯。那时候红绿灯的开关都用手扳。叫你走扳绿灯,不叫你走扳红灯。
大爷一见灯变,马上捏闸,车停了。一般人这么猛一捏闸,车子都得歪在一边,人就得下车。可这大爷厉害,车停住,人不下车,屁股坐在鞍子上,两只脚还踩在蹬子上,那车居然立在那里,不歪不斜,纹丝不动,这手活儿叫定车。小陈见他定车,心想你就定在那儿吧,反正定车的时候不会长,我不变灯,看你怎么办?你能总定在那儿吗?等时候一长,车一歪,人下来,丢人现眼吧。
大爷是老江湖,当然明白这小警察的心思。他定着车非但不动,伸手打衣兜里掏出烟来,划火柴点着,然后把两条胳膊交盘胸前,慢悠悠地抽着烟,等着变灯,就赛坐在家里凳子上那么悠闲。灯愈是不变,他反倒坐得愈稳。车子赛钉子一样钉在街心。
这一来,两人算较上劲儿了,一些路人就停下来看热闹。看这两位——一位守着华容道的小关公和一位市井里的老江湖——究竟谁最终得胜。
红灯不变,谁也不能走,时候一长,事情就变了。停在街上的不只大爷一个,还有愈来愈多的车都停下来走不了,有的急了按铃铛按喇叭,有的嚷起来:“警察睡着了?”只有大爷稳稳当当定在那里,好赛没他的事。
面对这局面,到头撑不住的还是小陈,只好扳开关,给绿灯。大爷抬头一瞧灯变绿色,烟卷一扔,双手撂在把上,蹬起车子。车过岗亭时,扭头瞥了这还嫌太嫩的小警察一眼。小陈两眼盯在前边,不敢看他,却能觉出这老家伙得意又嘲弄的目光一扫而过,脸皮火辣辣烧了半天。
再一位栽在大爷手里的,是黄家花园道口岗亭的交警,也是初来乍到的一位小警察,姓尤。这小尤比前边那小陈强多了。小尤是河西谦德庄人,自小在市井里长大,嘴能耐,人不吃亏,到任的两月里碰上过几桩刁难的事,都摆布得漂漂亮亮,人也愈发神气起来。
隆冬一天下晌,他岗亭侧面的道边,一位大爷正在上自行车。车子的后衣架上绑着一捆木头,挺宽,大爷腿短,又穿着厚棉裤,腿跨不过去,连跨几次,没跨上车。眼下这时候正是下班,街上人多车乱,小尤怕大爷碰着,想叫大爷去到人少的地方上车。小尤心意虽好,可是天津人喜欢正话反说,连逗带损,把话说得俏皮好玩,有哏有乐。他拉开岗亭的玻璃窗,笑嘻嘻对这大爷说:
“大爷,您要想练车,就找个背静的地方去练。”
小尤这话给周边的人听到,真哏,全乐了。
天津卫的大爷向来不会栽在嘴上。嘴上栽了,面子就栽了。这大爷扭头朝小尤说:
“甭瞎操心,没你的事,你自管在你的罐里待着吧。”
罐是指圆圆的岗亭像个罐子。天津人有句俗话:“罐里养王八,愈养愈抽抽。”这话谁都知道。
这话更哏,众人又笑,当然也笑这小子不懂深浅,敢去招惹市井的老江湖。小尤这下傻了,张着嘴没话说。
大爷乘兴一跨腿,这下上了车,再一努劲儿,蹬车走了,头也没回。
(选自小说集《俗世奇人》)(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中两位老天津卫的大爷可谓“好戏谑”的典型,“斗斗嘴,较较劲”而已,他俩和小警察之间的矛盾都只是“面子”上的争斗。
B.小说善用对比手法,如“定车”大爷扭头时目光的得意和嘲弄与小陈一脸尴尬的对比,“喂人”大爷得胜而走与小尤“傻了”的对比。
C.小陈被老江湖“治”了一回有点活该,因他挑衅在先;小尤被怼则有点冤枉,因他本出于好心,只是说话有点儿损,不小心得罪了大爷。
D.小说具有很强的生活气息,真实地刻画了天津卫特有的社会风貌;故事情节生动有趣,耐人寻味;人物形象富有个性,活灵活现。
(2)小说选自《俗世奇人》,请分析小说中两位大爷的“奇”体现在哪些方面。
(3)《俗世奇人》是冯骥才文化小说系列之一,能够体现冯骥才小说的语言风格。请结合本文简要分析。组卷:6引用:4难度:0.7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1小题,11分)
-
8.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总体上,德尔塔毒株有两个特征值得注意:首先,德尔塔毒株感染以后,病人核酸病毒载量是比较高的,说明 ①
针对有人对国产疫苗的质疑,钟南山坚定地说:“有效,非常安全。”他用了一组经过验证的科学数据来说明,基于今年5月份广州新冠病毒德尔塔变异株暴发疫情的研究,结果证明国产疫苗是有保护作用的。“目前我国打疫苗的数量是最多的,但由于人口基数大,中国每100人中打疫苗的比例不高。在中国,需要83.3%的接种率才能达到群体免疫。”钟南山认为,接下来应加快推进疫苗接种,以及加速研发对德尔塔变异株感染更有针对性的疫苗。
(1)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请认真填写。
(2)简述第二自然段的主要内容。要求使用包含因果关系的句子,表达简明流畅,不超过75个字。组卷:14引用:10难度:0.9
四、写作(60分)
-
9.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2020年疫情期间,武汉仅用时3天就新建了三所方舱医院,充分展现了“中国速度”。建好的方舱医院内,饮水机、洗漱台、淋浴间、移动厕所和空调、电视机、微波炉等设施设备一应俱全,满足病人日常生活所需,wi-Fi、图书角,满足放松休闲、辅助治疗,也成为了方舱医院“标配”。这些充分展示了人文关怀和“中国温度”。
“小慢慢”是普速列车的昵称。这种列车大都在山区穿梭,速度不快,遇站必停,票价实忠,最低仅1元,如果进行简单的经济成本核算,显然是亏本的,但它大大降低了沿线人民的出行成本,是沿线百姓出行离不开的生命线、致富路。在高铁快速普及的时代,“小慢慢”承载着沿线群众对更加美好生活的向往,是当地人的“心头爱”,展示了发展路上“不让一个人掉队”的温度。
上述材料具有启示意义。请结合材料,以“速度与温度”为主题,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组卷:4引用:6难度: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