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当前位置: 试卷中心 > 试卷详情

2023-2024学年江苏省泰州市靖江高级中学高二(上)月考生物试卷(10月份)

发布:2024/9/19 4:0:8

一、单项选择题:本部分包括14题,每题2分,共计28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

  • 1.如图所示为人体体液相关组成及各成分间的关系,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组卷:16引用:5难度:0.6
  • 2.研究突触间作用关系时,进行如图1实验,结果如图2、3。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组卷:29引用:6难度:0.6
  • 3.下列关于内环境稳态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

    组卷:26引用:2难度:0.7
  • 4.恐惧、失血、创伤、手术等应激刺激均会导致抗利尿激素(ADH)分泌异常增多,进而引起细胞外液渗透压降低,水分过多,超过肾的调节能力并产生一系列症状,该现象称为水中毒。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组卷:27引用:3难度:0.6
  • 5.“渐冻症”又称肌萎缩侧索硬化(ALS),是一种运动神经元疾病。患者大脑、脑干和脊髓中运动神经细胞受到损伤,肌肉逐渐萎缩无力,直至瘫痪,而患者大脑始终保持清醒。如图是ALS患者病变部位的有关生理过程,NMDA为膜上的结构,经检测ALS患者突触间隙的谷氨酸含量比正常人高,下列推断不正确的是(  )

    组卷:13引用:4难度:0.7
  • 6.中国女排是成绩突出的体育团队之一,她们永不言败的精神激励着我们砥砺奋进。下列有关女排队员在激烈比赛过程中的稳态调节,说法错误的是一项(  )
    ①细胞呼吸增强,产生更多CO2经体液传送调节呼吸中枢活动维持pH平衡
    ②胰岛A细胞分泌的胰高血糖素增加,促进肝糖原和肌糖原水解为葡萄糖
    ③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兴奋,皮肤血管扩张,汗腺分泌旺盛维持体温平衡
    ④.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兴奋,垂体合成和分泌抗利尿激素增加调节水平衡

    组卷:11引用:6难度:0.7
  • 7.如图表示抗原引起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过程,B淋巴细胞以及细胞毒性T细胞的活化需要两种信号同时存在。下列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

    组卷:173引用:9难度:0.5
  • 8.植物的顶端优势受多种植物激素的共同调控。研究发现,蔗糖也能作为信号分子调控植物的顶端优势,其作用机制如图所示。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组卷:37引用:6难度:0.6

三、非选择题。

  • 23.植物生长发育与植物激素密切相关。分析相关图表回答问题
    (1)如图为四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对玉兰嫩枝扦插生根的影响。植物体中生长素的主要合成部位有
     
    。在这些部位,
     
    (物质名称)经过一系列反应可转变成生长素。

    注:生根性状评分率是对各处理组合的生根效果进行综合评价
    综合分析根系指标,
     
    处理的平均生根数量和生根性状评分率均处于较高水平。在6个不同浓度中,
     
    时扦插根系的指标均表现较好,整体上优于其他浓度。
    (2)下表是2015、2016两年对不同密度的玉米喷施0.45L•hm-2乙烯利和矮壮素复配剂得到的相关数据,表明
     
     
    对玉米茎秆株高有影响,由此推断通过
     
    可实现玉米的高产。
    密度(×104株/hm2 处理 倒伏率(%)
    2015 2016
    6.0(D1) CK 8.9 8.7
    TR 5.6 2.1
    7.5(D2) CK 23.3 33.7
    TR 8.9 8.5
    9.0(D3) CK 51.2 54.9
    CR 11.6 12.5
    注:D表示密度水平;CK表示喷施等量清水;TR表示乙烯利和矮壮素复配剂处理
    (3)为探明喷施植物生长调节剂6-苄氨基腺嘌呤(6-BA)对小麦花后渍水遮阴胁迫后籽粒淀粉积累量的影响,科研人员进行如下实验设计。请补充完善下列表格。
    组别 条件 实验材料 预期结果 结论
    1 小麦花后渍水遮阴
     
    1组小麦的穗粒数和千粒重均明显
     
    2组
    喷施6-BA可
     
    渍水遮阴胁迫对籽粒淀粉积累量的影响
    2 小麦花后
     
    渍水敏感型品种皖麦52

    组卷:13引用:2难度:0.5
  • 24.利用鸭的杂食特性,鸭稻共作生态系统对防治水稻害虫有明显效果。
    Ⅰ.科研人员就不同处理的稻田中水体底栖动物物种丰富度及部分动物数量比例进行了研究,数据如图所示:

    (1)圆田螺的种群密度调查方法可采用
     

    (2)分析数据可知,由于鸭稻共作,原本在群落中优势明显的
     
    地位下降,而
     
    的优势地位明显上升,鸭稻共作能显著降低稻田底栖动物的
     

    (3)科研人员还发现在稻鸭区水稻的根系明显比常规区的发达,原因是
     

    (4)实验结束后若停止人工管理,两种稻田均将会经历
     
    演替。
    Ⅱ.鸭为杂食性水禽,除捕食昆虫及其他小动物外,对稻田中几乎所有的杂草都会取食。为研究稻鸭共作复合农业生态系统的功能,研究人员进行了实验,结果如表。
    项目 杂草密度(株/m2) 物种丰富度(种) 杂草相对优势度
    草龙 节节菜 稗草 陌上菜 异形莎草
    常规区 40 12.0 0.247 0.189 0.100 0.102 0.094
    稻鸭区 2.3 5.3 0 0.259 0.271 0.089 0
    注:相对优势度表示植物在群落中的优势地位
    (5)由物种丰富度的变化可知,稻鸭共作能显著降低稻田群落中杂草的
     
    。由于稻鸭共作,原本在群落中优势明显的
     
    地位下降,而有些杂草的优势地位明显上升,这一现象称为
     

    (6)若野兔进入该环境,经过一段时间的适应后开始大量繁殖,当该种群数量为K值时,该种群数量的增长速率为
     
    。在不考虑迁入和迁出的前提下,在种群数量为
     
    时,单位时间内出生个体数与死亡个体数之差最大。

    组卷:14引用:2难度:0.6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