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新疆和田地区于田县高二(上)期中化学试卷
发布:2024/4/23 12:26:7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
1.为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下列做法不值得提倡的是( )
组卷:11引用:1难度:0.9 -
2.在某温度下,反应ClF(g)+F2(g)⇌ClF3(g)△H=+268kJ•mol-1,在密闭容器中达到平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组卷:6引用:3难度:0.7 -
3.下列实验装置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组卷:8引用:2难度:0.5 -
4.在一密闭容器中,反应xA(g)+yB(g)⇌zC(g)(其中x、y、z为化学计量数)达平衡后,平衡时测得A的浓度为0.5mol•L-1。保持温度不变,将容器容积扩大为原来的两倍,再达到平衡时,测得A的浓度为0.2mol•L-1。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组卷:23引用:5难度:0.6 -
5.下列关于电解精炼铜与电镀的说法正确的是( )
组卷:181引用:4难度:0.8
二、填空题:共计60分.
-
14.(1)一种电解法制备高纯铬和硫酸的简单装置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a为直流电源的
(2)为了验证Fe3+与Cu2+氧化性强弱,下列装置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3)下列各个装置中铁棒被腐蚀由易到难的顺序是
(4)甲醇(CH3OH)燃料电池,两电极均为铂网,电解质溶液为KOH,写出该原电池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组卷:18引用:3难度:0.7 -
15.某化学兴趣小组设计了如下实验,探究铁的电化学腐蚀及防护原理。
(1)甲同学利用下图装置,进行铁的电化学腐蚀原理探究。装置 实验步骤及操作 现象 ⅰ.连好装置,观察 电流表指针偏转 ⅱ.一段时间后,向烧杯中滴加酚酞 碳棒附近溶液变红 ⅲ.一段时间后,向烧杯中滴加铁氰化钾
{K3[Fe(CN)6]}溶液铁片表面产生蓝色沉淀
①用电极反应式解释实验ⅱ中的现象:
②乙同学认为仅通过ⅲ中现象不能证明铁发生了电化学腐蚀,理由是
③为验证猜想,乙同学设计了ⅳ、ⅴ、ⅵ三组对比实验,并记录如下:实验 滴管 试管 现象 0.5mol•L-1
K3[Fe(CN)6]
溶液ⅳ.蒸馏水 无明显变化 ⅴ.1.0mol•L-1NaCl溶液 铁片表面产生大量蓝色沉淀 ⅵ.0.5mol•L-1Na2SO4溶液 无明显变化
b.为探究Cl-的存在对反应的影响:乙同学将铁片酸洗(用稀硫酸浸泡后洗净)后再进行实验ⅵ,发现铁片表面产生蓝色沉淀。此补充实验表明Cl-的作用是
④结合上述两位同学的实验探究,请你改进甲同学步骤ⅲ的操作:
(2)丙同学向如图所示装置的容器a、b中分别加入30mL3.5%的NaCl溶液,闭合K,电流计指针未发生偏转。加热容器a,电流计指针向右偏转。
实验检测表明:容器a中的溶液产生了Fe2+,而容器b中的溶液不存在Fe2+。则:容器b中铁片做
(3)金属阳极钝化是一种电化学防护方法。将Fe作阳极置于H2SO4溶液中,一定条件下,Fe钝化形成致密Fe3O4氧化膜,则阳极的电极反应式为组卷:9引用:3难度: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