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福建省宁德市福安市九年级(上)期中化学试卷
发布:2024/12/20 22:0:2
一、选择题(共30分)本卷包括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有且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
1.生活中变化无处不在。下列现象是由化学变化引起的是( )
组卷:2引用:1难度:0.8 -
2.2022年北京、张家口将联合举办冬奥会,为办成绿色奥运会,下列措施不可行的是( )
组卷:118引用:10难度:0.8 -
3.“高钙牛奶”“加碘食盐”“加铁酱油”中,“钙、碘、铁”指的是( )
组卷:58引用:4难度:0.8 -
4.对下列实验现象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组卷:15引用:2难度:0.6 -
5.下列物质的化学式读法和写法都正确的是( )
组卷:7引用:1难度:0.9 -
6.小明很喜欢科学课,他在进行实验活动时,有下列操作,其中正确的是( )
组卷:189引用:3难度:0.7
二、非选择题(共70分)
-
17.小强将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盛有空气和呼出气体的集气瓶中,发现伸入空气中的木条无明显变化,伸入呼出气体中的木条熄灭,他对燃着的木条熄灭的原因提出猜想,并设计了如下实验进行验证。
猜想1:木条熄灭是因呼出气体比吸入空气中CO2的含量高。
猜想2:木条熄灭是因为呼出气体比吸入空气中O2的含量低。序号 ① ② ③ ④ 实验
操作实验
现象燃着的木条无明显变化 燃着的木条无明显变化 燃着的木条熄灭 燃着的木条熄灭
(2)能证明猜想2成立的实验序号是
为了进一步探究“足量可燃物在空气中燃烧熄灭后,容器中是否还剩余氧气”,小强又利用图1所示的实验装置通过蜡烛燃烧实验展开探究。
(3)待蜡烛熄灭后,取少量的白磷(与红磷的化学性质相似)引燃,立即伸入蜡烛熄灭后剩余的气体中,观察到
(4)使用“氧气传感器”定量显示密闭装置内蜡烛(足量)从燃烧到熄灭的过程中氧气含量的变化,实验结果如图2所示。下列判断或结论正确的是
A.实验开始时密封装置内是纯净的氧气
B.蜡烛熄灭的原因是瓶内氧气已经耗尽
C.蜡烛熄灭后瓶内气体是二氧化碳、氧气和水蒸气
D.氧气浓度小于一定值时,蜡烛无法燃烧
E.该过程中瓶内物质总质量不断减少组卷:178引用:3难度:0.5 -
18.钟南山院士及其团队研究证实,连花清瘟可显著抑制新冠病毒在细胞中的复制。连花清瘟中所含的连翘的主要成分之一是连翘酚(化学式为C15H18O7),请回答下列问题:
(1)连翘酚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2)连翘酚分子中碳、氢、氧的原子个数比为
(3)连翘酚中碳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4)6.2g连翘酚中氢元素的质量为组卷:125引用:5难度: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