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浙江省台州市九年级(上)期中语文试卷
发布:2024/10/18 16:0:2
一、(35分)
-
1.“风度表现着一个人的文化教养,是一个人审美观念和精神世界凝成的晶体。”小文同学邀请你一起来丰富“风度”主题展板的内容。请你完成下面的探究。
【书卷气质】
书卷多情似故人,
晨昏忧乐每相亲。
(于谦《观书》)
书籍可以让我们在chù( )立的山峦中游历,在娉婷的扶柳里徘徊,既让人足不出户就能见识世界之广mào( ),也能让人在为前路迷惘徘徊时茅塞顿开。【忧国情怀】
①
②
(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即便被贬潮州,也想替皇帝分忧,不会因衰老就吝惜残余的生命。爱国,如一股浩然正气,穿越时空,充塞天地。【美好祝愿】
③
④
(苏轼《水调歌头)
丙辰中秋之夜,苏轼与弟弟“隔千里兮共明月”。即使身处逆境也要祝福天下苍生。展板一 展板二 展板三 【坦然态度】
⑤
⑥
(范仲淹《岳阳楼记》)
得之坦然,失之淡然。
失去和得到是一种相对的平衡,冥冥之中都是一种注定。谆谆教诲,铭记于心。【⑦
⑧
病树前头万木春。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抖擞抖擞精神,重新投入生活,美好的精神状态总会给人莫大的启迪和鼓舞。让我们学习这种人生智慧。【坚定理想】
⑨
⑩
(李白《行路难》)
风正劲,帆高悬。这幅画上,高悬的风帆与昂扬的诗句真是 ,更让我们感受到中国号巨轮向着梦想劈波斩浪的力量。展板四 展板五 展板六
①娉婷
A.pīng
B.pìn
②茅塞顿开
A.sāi
B.sè
(2)根据拼音写汉字。
①chù
②广mào
(3)填入展板六中横线处的成语,恰当的一项是
A.理至易明
B.富丽堂皇
C.间不容发
D.相得益彰
(4)请根据你的积累,在展板的第①~⑩处补全内容。组卷:9引用:3难度:0.5 -
2.下列关于文化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组卷:19引用:4难度:0.8 -
3.阅读回答问题。
【甲】
六月二十日夜渡海①
苏轼
参横斗转欲三更,苦雨终风也解晴!
云散月明谁点缀?天容海色本澄清。
空馀鲁叟乘桴②意,粗识轩辕奏乐声。
九死南荒吾不恨,兹游奇绝冠平生!【注释】:①此诗为哲宗病死、诗人遇赦自海南岛渡海返回时所作。②鲁叟乘桴:孔子曾感慨自己的主张无法实现,想坐木筏到海外去。
【乙】 陈仲举言为士则,行为世范,登车揽辔①,有澄清天下之志。为豫章太守,至,便问徐孺子②所在,欲先看之。主簿白:“群情欲府君先入廨③。”陈曰:“武王式商容之闾,席不暇暖。吾之礼贤,有何不可?”
【注释】:①登车揽辔:坐上车子,拿起缰绳。这里指走马上任。②徐孺子:东汉时期名士。③廨:官署,古代官吏办公的地方。
——选自《世说新语》【丙】 方贬夷陵时,无以自遣,因取旧案反覆观之,见其枉直乖错不可胜数,于是仰天叹曰:“以荒远小邑,且如此,天下固可知。”自尔,遇事不敢忽也。
凡历数郡,不见治迹,不求声誉,宽简而不扰,故所至民便之。或问:“为政宽简,而事不弛废,何也?”曰:“以纵为宽,以略为简,则政事弛废,而民受其弊。吾所谓宽者,不为苛急;简者,不为繁碎耳。”
修幼失父,母尝谓曰:“汝父为吏,常夜烛治官书,屡废而叹。吾问之,则曰:‘死狱也,我求其生,不得尔。’吾曰:‘生可求乎?’曰:‘求其生而不得,则死者与我皆无恨。夫常求其生,犹失之死,而世常求其死也。’其平居教他子弟,常用此语,吾耳熟焉。”修闻而服之终身。
——选自《宋史•欧阳修传》(1)参考表格提示的方法,解释加点字。语句 方法 释义 席不暇暖 联系成语:应接不暇 a 方贬夷陵时 查阅词典:①古代计量面积用语,方圆,面积;②方正,正直;③正,正在;④将,要(《古代汉语词典》)。 b 死狱也,我求其生,不得尔。 字源释义:
左右两边是“犬”,呈相互对立之势。中间是“言”字,表明要判明是非。c 修闻而服之终身。 结合语境 d
A.首联写诗人在船上所见:参宿横空,斗宿移动,持续很久的风雨终于停了。“苦雨终风也解晴”与《定风波》词句“也无风雨也无晴”一样,都表现了作者宠辱不惊的淡泊。
B.颔联运用象征手法表明自己的心性如同皓月般皎洁,如同青天碧海般明澈;而政敌的诬陷攻击则如同蔽月的浮云、连绵的风雨,早晚终会消散。
C.欧阳修被贬夷陵后,翻看过去自己所审的案子,发现了许多错误。
D.欧阳修认为,只要努力为死囚寻找活下来的理由,即使最终没有成功,自己和死囚也都不会有怨恨了。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吾之礼贤,有何不可?
②以纵为宽,以略为简,则政事弛废,而民受其弊。
(4)小文想在讲解苏轼时将【甲】诗朗诵的更加有感情,以帮助听众更好的理解苏轼的“风度”,请为【甲】诗尾联设计朗诵(停顿、重音、语气等)并说明设计理由:
(5)小文想为“风度”活动补充一个“为政有道”的视频资料,你认为选陈仲举和欧阳修谁比较合适?结合【乙】文和【丙】文的内容说说你的理由。
我选择
理由:组卷:6引用:1难度:0.5
四、(49分)
-
8.读下面这则材料,完成任务。
学生甲:“我们学校的开幕式没有一点乐趣,就是行进走路,学生集体操表演,跑操表演。三年运动会都是这样,听学长们讲,他们以前的开幕式也是这种形式,一直没变。”
学生乙:“听说区里其他学校的开幕式很有新意。和平鸽、“神舟飞船”道具、无人机、崭新夺目的舞蹈很好看。”
听完上面两位同学的对话,你有什么想法?请用一段话阐述你的观点及理由。
要求:(1)观点正确;(2)言之有理;(3)论证合理;(4)180字左右。组卷:4引用:1难度:0.5 -
9.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ㅤㅤ人间没有永恒的夜晚,世界没有永恒的冬天。
——艾青 上述材料引发了你哪些感受与思考?请你写一篇文章,可以讲述经历,也可以阐述观点,还可以抒发感想。
要求:
①立意自定,题目自拟。
②文体自选,诗歌除外。
③不少于600字。
④文中不得出现个人信息,如地名、校名、人名等。组卷:81引用:6难度: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