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当前位置: 试卷中心 > 试卷详情

2021年湖南省邵阳二中高考语文一调试卷

发布:2024/4/20 14:35:0

一、现代文阅读(本题共1小题,16分)

  •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蘑菇圈(节选)
    阿来
          蘑菇季快结束的时候,阿妈斯炯拿起手机,她想要给做州长的儿子胆巴打个电话。
          她要告诉儿子,自己老了,腿不行了,明年不能再上山到自己的蘑菇圈跟前去了。
          第二天,丹雅就上门了。
          丹雅带了好多好吃的东西,阿妈斯炯,我替胆巴哥哥看望您老人家来了。胆巴哥哥让我把您送到他那里去。
          阿妈斯炯说,我哪里也不去,我只是再也不能去找我的蘑菇圈了。
          丹雅说,那么让我替你来照顾那些蘑菇吧。
          阿妈斯炯说,你怎么知道如何照顾那些蘑菇?你不会!
          丹雅说,我会!不就是坐在它们身边,看它们如何从地下钻出来,就是耐心地看着它们慢慢现身吗?
          阿妈斯炯说,哦,你不知道,你怎么可能知道!
          丹雅说,我知道,不就是看着它们出土的时候,嘴里不停地喃喃自语吗?
          阿妈斯炯说,天哪,你怎么可能知道!
          丹雅说,科技,你老人家明白吗?科学技术让我们知道所有我们想知道的事情。
          阿妈斯炯说,你不可能知道。
          丹雅问她,你想不想知道自己在蘑菇圈里的样子?
          阿妈斯炯没有言语。
          丹雅从包里拿出一台小摄像机,放在阿妈斯炯跟前。一按开关,那个监视屏上显出一片幽蓝。然后,阿妈斯炯的蘑菇圈在画面中出现了。先是一些模糊的影像。树,树间晃动的太阳光斑,然后,树下潮润的地面清晰地显现,枯叶,稀疏的草棵,苔藓,盘曲裸露的树根。阿妈斯炯认出来了,这的确是她的蘑菇圈。那块紧靠着最大栎树干的岩石,表面的苔藓因为她常常坐在上面而有些枯黄,现在,那个石头空着。一只鸟停在一只蘑菇上,它啄食几口,又抬起头来警觉地张望四周,又赶紧啄食几口。如是几次,那只鸟振翅飞走了。那只蘑菇的菌伞被啄去了一小半。
          丹雅说,阿妈斯炯你眼神不好啊,这么大朵的蘑菇都没有采到。她指着画面,这里,这里,这么多蘑菇都没有看到,留给了野鸟。
          阿妈斯炯微笑,那是我留给它们的。山上的东西,人要吃,鸟也要吃。
          下一段视频中,阿妈斯炯出现了。那是雨后,树叶湿淋淋的。风吹过,树叶上的水滴簌簌落下。阿妈斯炯坐在石头上,一脸慈爱的表情,在她身子的四周,都是雨后刚出土的松茸。镜头中,阿妈斯炯无声地动着嘴巴,那是她在跟这些蘑菇说话。她说了许久的话。周围的蘑菇更多,更大了。她开始采摘,带着珍重的表情,小心翼翼地下手,把采摘下来的蘑菇轻手轻脚地装进筐里。临走,还用树叶和苔藓把那些刚刚露头的小蘑菇掩盖起来。
          看着这些画面,阿妈斯炯出声了,她说,可爱的可爱的,可怜的可怜的这些小东西,这些小精灵。她说,你们这些可怜的可爱的小东西,阿妈斯炯不能再上山去看你们了。
          丹雅说,胆巴工作忙,又是维稳,又是牧民定居,他接了你电话马上就让我来看你。
          阿妈斯炯回过神来,问,咦!我的蘑菇圈怎么让你看见了?丹雅并不回答。她也不会告诉阿妈斯炯,公司怎么在阿妈斯炯随身的东西上装了GPS,定位了她的秘密。她也不会告诉阿妈斯炯,定位后,公司又在蘑菇圈安装了自然保护区用于拍摄野生动物的摄像机,只要有活物出现在镜头范围内,摄像机就会自动开始工作。
          阿妈斯炯明白过来,你们找到我的蘑菇圈了,你们找到我的蘑菇圈了!
          如今这个世界没有什么是找不到的,阿妈斯炯,我们找到了。
          阿妈斯炯心头溅起一点愤怒的火星,但那些火星刚刚闪出一点光亮就熄灭了。接踵而至的情绪也不是悲伤,而是面对一个完全陌生的世界那种空洞的迷茫。她不说话,也说不出什么话来。
          只有丹雅在跟她说话。
          丹雅说,我的公司不会动你那些蘑菇的,那些蘑菇换来的钱对我们公司没有什么用处。
          丹雅说,我的公司只是借用一下你蘑菇圈中的这些影像,让人们看到我们野外培植松茸成功,让他们看到野生状态下我公司种植的松茸怎样生长。
          阿妈斯炯抬起头来,她的眼睛里失去了往日的亮光,她问,是为什么?
          丹雅说,阿妈斯炯,为了钱。那些人看到蘑菇如此生长,他们就会给我们很多很多钱。
          阿妈斯炯还是固执地问,为什么?
          丹雅明白过来,阿妈斯炯是问她为什么一定要打她蘑菇圈的主意。
          丹雅的回答依然如故,阿妈斯炯,钱,为了钱,为了很多很多的钱。
          阿妈斯炯把手机递到丹雅手上,我要给胆巴打个电话。
          丹雅打通了胆巴的电话,阿妈斯炯劈头就说,我的蘑菇圈没有了,我的蘑菇圈没有了。
          电话里的胆巴说,过几天,我请假来接你。
          过几天,胆巴没有来接她。
          胆巴直到冬天,最早的雪下来的时候,才回到机村来接她。离开村子的时候,汽车缓缓开动,车轮压得路上的雪咕咕作响。阿妈斯炯突然开口,我的蘑菇圈没有了。
          胆巴搂住母亲的肩头,阿妈斯炯,你不要伤心。
          阿妈斯炯说,儿子啊,我老了我不伤心,只是我的蘑菇圈没有了。
    (有删改)相关链接:
    文学的叙写阿来      过去我们听说小说,首先是一个叙事性的文学,叙事性的文学的第一个问题就是它为什么不是叙述而是叙写?
          在“述”的状态下,我们写作小说,就容易把对于小说丰富文本的关注只放在事件上。今天看到的小说,大部分都是设计人物关系,构建故事框架,然后,推进情节。这种推进没有延宕,小说进入一个故事的时候缺少节奏感,没有快慢,没有回旋。这种小说就像农村人工渠道里的水,流得很快也不会浪费,用于生产很有效率。但人工渠道,一样的宽度深度,也规定它是一样的速度,一渠水这样一泻往前奔流,没有什么观赏性。
          而叙事文学是有美学效应的,它永远相伴于审美活动。如果叙述是一条人工渠道,那么叙写就是一条山溪,蜿蜒曲折,快的时候比所有快都要快,慢的时候比所有慢还要慢,它要回旋。叙写和叙述相比,当然一样关注情节的进展,但不仅仅是讲一个简单的故事、一味地推进情节,它需要在不同的地方停下来进行延宕。
          如果说我们承认是写,写一篇有意味的小说,充满语感的、想象力的小说,它一定在故事之外另外写了一些别的什么东西。所以小说一定要有旁枝斜出,一定要有言外之意。
    (选自《当我们读论文学时,我们在谈些什么——阿来文学演讲录》,有删改)(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开头,阿妈斯炯接连四次说丹雅不知道怎么照顾蘑菇圈,写出了阿妈斯炯肯定、惊讶,到最后怀疑的心理变化和情感的起伏变化。
    B.小说细腻地描绘了阿妈斯炯雨后采蘑菇的场景,通过动作、神情、心理描写传神地表达了她对蘑菇的珍视和对大自然馈赠的敬畏。
    C.小说采用有限视角叙事,讲述了阿妈斯炯守护的蘑菇圈被丹雅的公司追踪拍摄,丹雅准备利用拍摄的影像欺骗大众以此挣钱的故事。
    D.小说两次写到阿妈斯炯给儿子打电话,可儿子都没有回来,这表明阿妈希望儿子能继承自己的蘑菇圈,但儿子对阿妈的蘑菇圈并不在意。
    (2)阿来的《蘑菇圈》荣获第七届鲁迅文学奖,授奖词中评价其“意深旨远”,下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赞扬了阿妈斯炯对自然认识的纯朴,对资源的珍视敬畏。阿妈斯炯对待野生蘑菇细心有爱,懂得要和鸟儿分享,表明她感恩、珍惜大自然的馈赠。
    B.小说批判了以丹雅为代表的现代社会中为了利益、金钱而漠视情感,欺骗大众,缺乏社会责任感的人。
    C.阿妈斯炯面对时代变化显得茫然失措,作者同情她的失落和无助。但作者以冷峻的目光,留给我们反思:科技在进步,社会在发展,人心应怎样面对时代的变化。
    D.阿妈斯炯喜爱蘑菇,但年纪大了,无法再照顾蘑菇,希望儿子能接替自己,儿子却不在意,最后蘑菇圈被人利用了。这引发我们思考一个问题:在事业的传承中如何培养继承人。
    (3)阿来认为小说作为叙事性文学,叙事不是“叙述”而是“叙写”,请结合相关链接中相关的观点,赏析《蘑菇圈》中体现的“叙写”特点。
    (4)作者认为小说要有自己的语言风格,《蘑菇圈》具有“诗”的语言风格,请简要分析。

    组卷:25引用:1难度:0.7

二、古代诗文阅读(55分)

  • 2.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张载字子厚,长安人。少喜谈兵。年二十一,以书谒范仲淹,一见知其远器,乃警之曰:“儒者自有名教可乐,何事于兵?”因劝读《中庸》。载读其书,犹以为未足,又访诸释老,累年究极其说,知无所得,反而求之六经。尝讲《易》京师,听从者甚众。一夕,二程至,与论《易》,次日语人曰:“比见二程,深明《易》道,吾所弗及,汝辈可师之。”撤坐辍讲。与二程语道学之要,涣然自信曰:“吾道自足,何事旁求!”于是尽弃异学。举进士,为祈州司法参军,云岩令。政事以敦本善俗为先,每月吉,具酒食,召乡人高年会县庭,亲为劝酬,使人知养老事长之义,因问民疾苦。熙宁初,御史中丞吕公著言其有古学,神宗召见问政道。对曰:“为政不法三代者,终苟道也。”帝悦,以为崇文院校书。他日见王安石,安石问以新政,载曰:“公与人为善,则人以善归公;如教玉人琢玉,则宜有不受命者矣。”还朝,即移疾屏居南山下,终日危坐一室,左右简编,俯而读,仰而思,有得则识之。或中夜起坐,取烛以书。敝衣蔬食,与诸生讲学,每告以学必如圣人而后已。故其学尊礼贵德、乐天安命,黜怪妄,辨鬼神。其家婚丧葬祭率用先王之意而傅以今礼又论定井田宅里学校之法皆欲条理成书使可举而措诸事业。吕大防荐之曰:“载之始终,善发明圣人之遗旨,其论政治略可复古。”乃诏知太常礼院。与有司议礼不合,复以疾归,中道疾甚,沐浴更衣而寝,旦而卒。载学古力行,为关中士人宗师,世称横渠先生。著书《西铭》。程颐尝言:“《西铭》扩前圣所未发,与孟子性善养气之论同功,自孟子后盖未之见。”
    (节选自《宋史•张载传》)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其家婚丧/葬祭率用先王之意/而傅以今礼/又论定井田/宅里/学校之法/皆欲条理成书/使可举而措诸事业/
    B.其家婚丧葬祭/率用先王之意/而傅以今礼/又论定井田/宅里/学校之法/皆欲条理/成书使可举而措诸事业/
    C.其家婚丧/葬祭率用先王之意/而傅以今礼/又论定井田/宅里/学校之法/皆欲条理/成书使可举而措诸事业/
    D.其家婚丧葬祭/率用先王之意/而傅以今礼/又论定井田/宅里/学校之法/皆欲条理成书/使可举而措诸事业/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异学,指“儒释道”以外的其他学说、学派,涉及面广,对后世学说影响很大。
    B.神宗,文中指北宋皇帝赵顼的庙号。庙号是中国君主死后在庙中被供奉时的名号。
    C.移疾,古时官员以生病为由请求朝廷准许自己归家休养,多为请求辞官的婉辞。
    D.横渠先生,是对张载的尊称,古人有时以任职地、居住地等称其人来表示尊敬。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张载博览经典,著书立说。他早年研读了《中庸》和六经,后来屏居南山,读书著述不辍,所著的《西铭》获得程颐的高度评价。
    B.张载尊礼贵德,教化百姓。他任云岩令时,定期置办酒食,宴请乡间年长者,并亲自慰问他们,向广大民众宣扬敬老爱老的道义。
    C.张载议论政事,应对得体。他回复神宗,如果治理国家不效法三代,终究是苟且之道;他肯定王安石与人为善,对新政表示支持。
    D.张载传道授业,化育后人。他在京师讲授《易》经,听者众多:离开官场后继续讲学,教导学生学习时要以圣人的标准要求自己。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亲为劝酬,使人知养老事长之义,因问民疾苦。
    ②敝衣蔬食,与诸生讲学,每告以学必如圣人而后已。
    (5)张载受到二程的哪些积极影响?请简要说明。

    组卷:40引用:1难度:0.5

三、语言文字应用(19分)

  • 7.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历代中原王朝与海外诸邦的贸易关系,大体上被纳入两个系统中——朝贡系统与互市系统。朝贡是中原王朝安排天下秩序的机制,其中也包含了国际贸易的功能。(  ):诸邦向天朝纳贡,中国获得四夷宾服、万国来朝的政治荣耀。这是政治上的不平等:           。经济上的不平等则反过来:中原王朝给予诸邦的回赐,其价值远远大于朝廷收到的贡品,诸邦在政治象征意义上表示臣服,           。换言之,朝贡贸易            ,而在经济收益上则是得不偿失的,用苏轼的话来说,“朝廷无丝毫之益,而远人获不赀之财”。
    (选自吴钩《宋》)(1)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A.从本质上说,这两个系统是一种具有“双重不平等”的商贸关系
    B.从本质上说,互市系统是一种具有“双重不平等”的商贸关系
    C.从本质上说,“双重不平等”的商贸关系是朝贡贸易的本质
    D.从本质上说,朝贡贸易是一种具有“双重不平等”的商贸关系
    (2)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组卷:9引用:4难度:0.7

四、作文(60分)

  • 8.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1911年春,18岁的毛泽东将他所描绘的未来中国政治蓝图,贴在湖南长沙一所学校的墙上。
          1919年3月,18岁的周恩来在东渡日本的船上写下了“面壁十年图破壁,难酬蹈海亦英雄”的诗句,表达了为国家富强而不懈奋斗的壮志与豪情。
          五四运动期间,20岁的闻一多给父母的家书中写道“国家育养学生,岁糜巨万,一旦有事,学生尚不出力,更待谁人?今遇此事,犹不能牺牲,岂足以谈爱国?”
          1972年,18岁的习近平挥汗如雨,和农民一起打坝、拉土、挑粪、耕种。两年后,习近平挑起了梁家河大队支部书记重担,带领全村群众艰苦奋斗,建设美好家园。
          亲爱的同学们,本次考试结束后,你们将年满18岁,步入高三,迈向成年,开启全新的征程。8月初,学校将举行“2022届高三开学典礼暨成人仪式”,你将受邀作为学生代表发言,请你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确定立意,写一篇演讲稿,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组卷:21引用:3难度:0.7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