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当前位置: 试卷中心 > 试卷详情

2022-2023学年重庆市南坪中学高二(下)期中生物试卷

发布:2024/12/3 6:0:1

一、单选题(每题2.5分,共50分)

  • 1.在水田中种稻、养鱼和养蛙,这种稻—鱼—蛙共生种养的农业模式体现了“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的生动场景。蛙的食物主要是蛾类等农业害虫,杂食性鱼类主要以蛙粪以及水体中的有机碎屑、浮游生物和水生虫类等为食。从该农田中收获的鱼和娃还能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组卷:18引用:4难度:0.7
  • 2.下列对种群数量变化曲线的解读,合理的是(  )
    菁优网

    组卷:3引用:1难度:0.7
  • 菁优网3.如图是研究人员对某地布氏田鼠在5到10月间的种群年龄结构和性别比例进行调查的结果。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组卷:5引用:2难度:0.6
  • 4.俗话说“旱极必有蝗”,就是说大旱之后通常会有蝗灾肆虐。在干旱的年份,土壤变得坚实,地面植被稀疏,干旱裸露的荒地是蝗虫最佳的产卵和孵化场所,因此蝗虫数量大大增加,而阴湿多雨的环境易使蝗虫间流行疾病,发生蝗灾的可能性大大降低。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组卷:12引用:1难度:0.6
  • 5.下列有关种群和群落相关实验说法错误的是(  )

    组卷:9引用:1难度:0.5
  • 6.在互花米草入侵地栽种外来植物无瓣海桑,无瓣海桑生长快,能迅速长成高大植株形成荫蔽环境,使互花米草因缺乏光照而减少。与本地植物幼苗相比,无瓣海桑幼苗在荫蔽环境中成活率低,逐渐被本地植物替代,促进了本地植物群落的恢复。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组卷:13引用:4难度:0.6
  • 7.二化螟以水稻茎秆纤维为食,褐飞虱主要刺吸水稻茎叶汁液,二者是导致水稻减产的主要害虫。水稻被二化螟寄生后会产生特殊“气味”,吸引赤眼蜂将卵产在二化螟的虫卵内。科研人员在害虫寄生情况不同的四组水稻植株上放置二化螟,7天后分别测定各组水稻植株上放置的二化螟虫体重量,结果如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菁优网

    组卷:5引用:3难度:0.5

二、综合题(每空2分,共50分)

  • 22.南非葵(一种多年生半灌木植物)入侵会破坏生态系统的结构,用本地物种对南非葵进行替代控制是一种较好的控制方法。为了筛选目标替代植物,科研人员选择本地物种南酸枣(落叶乔木)、假地豆(小灌木)和狗尾草(禾本植物)进行了相关研究。下表为南非葵单种和混种时的南非葵的株高、生物量,请回答下列问题:
    处理方式 南非葵单种 南非葵与南酸枣混种 南非葵与假地豆混种 南非葵与狗尾草混种
    生物量(g) 42 60 8 18
    株高(cm) 82 70 42 58
    (1)在生态系统中,南非葵属于
     
    (成分),其同化的碳除释放到非生物环境外,去向还有
     
    ,碳主要以
     
    形式在南非葵和非生物环境之间进行循环。
    (2)南非葵与假地豆、狗尾草等的种间关系是
     
    ;南非葵入侵,当地群落结构发生改变,这属于群落的
     
    演替;研究中,研究人员选用本地物种对南非葵进行替代控制,主要体现了生态工程建设的
     
    原理。
    (3)根据实验结果,优先选择
     
    作为替代植物,依据是
     

    (4)南非葵可产生某些化学物质渗入土壤,抑制其他植物的生长。活性炭能吸收化学物质但对植物的生长无直接影响,为探究活性炭对南非葵与假地豆、狗尾草之间的影响,科研人员开展了进一步研究,在不同处理下假地豆和狗尾草的株高如图。
    ①南非葵产生化学物质抑制其他植物的生长,这说明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能
     

    ②结果表明,南非葵产生的化学物质对
     
    的抑制作用更明显。
    菁优网

    组卷:10引用:3难度:0.5
  • 23.土壤中的有些细菌可以利用石油中的多环芳烃,据此研究人员通过实验从土壤中分离得到了能降解石油的细菌菌株M和N,实验所用的培养基成分如下表所示:
    成分
    培养基Ⅰ K2HPO4、MgSO4、NH4NO3、石油
    培养基Ⅱ K2HPO4、MgSO4、石油
    (1)实验时,培养基通常采用
     
    的方法进行灭菌。培养基中提供碳源的是
     
    ,培养基Ⅰ和培养基Ⅱ均属于
     
    培养基。
    (2)用稀释涂布平板法对菌株M计数时,每毫升菌液中细菌细胞数为2×107个,每个平板上涂布0.1mL,且每个平板上长出的菌落数约200个,则至少应将菌株M的菌液稀释
     
    倍。
    (3)为进一步探究并比较M和N两个菌株在不同条件下降解石油的能力,科研人员继续进行了如下实验:
    步骤一:将M、N两个菌株分别接种在两液体培养基Ⅰ中,得到M、N菌液。
    步骤二:另取培养基Ⅰ、Ⅱ,添加琼脂分别制成平板Ⅰ、Ⅱ,在平板Ⅰ上制作两个直径相等的孔标号ⅠA、ⅠB,平板Ⅱ重复以上的操作,两个孔分别标号ⅡA、ⅡB。
    步骤三:将等量等浓度的M菌液和N菌液分别接种到平板Ⅰ的ⅠA和ⅠB,平板Ⅱ也进行同样的操作。
    步骤四:相同且适宜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记录平板Ⅰ、Ⅱ的透明圈大小如下表所示:
    菌株 平板Ⅰ 平板Ⅱ
    ⅠA ⅠB ⅡA ⅡB
    透明圈大小 +++ ++ ++ -
    注:“+”表示有透明圈,“+”越多表示透明圈越大,“-”表示无透明圈。
    ①本实验的自变量是
     

    ②平板上透明圈出现的原因是
     

    ③本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组卷:5引用:2难度:0.6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4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