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当前位置: 试卷中心 > 试卷详情

上海新版九年级上册《第4章 认识化学变化》2018年单元测试卷(3)

发布:2024/10/31 2:0:2

一、选择题

  • 1.2015年5月25日,沅江市某纸厂芦苇仓库发生火灾,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某同学给纸厂提供如下温馨提示,你认为错误的是(  )

    组卷:199引用:60难度:0.9
  • 2.2008年4月8日安徽省阜南县一所小学又发生一起误把亚硝酸钠当食盐的中毒事件,确保食品安全的警钟再次敲响,亚硝酸钠(NaNO2)外观与食盐极相似,有咸味,区别它们的有效方法是隔绝空气加热,没有明显变化的是食盐,能分解放出刺激性气味气体的是亚硝酸钠,此气体可能是(  )

    组卷:46引用:41难度:0.9
  • 3.我市正在全面搞好创卫、巩卫工作。防止垃圾污染环境,分类回收是关键。下图表示可回收标志是(  )

    组卷:15引用:3难度:0.9
  • 4.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组卷:33引用:59难度:0.9
  • 5.过氧化钠(Na2O2)可作呼吸面具中氧气的来源,它与二氧化碳反应后的生成物为(  )

    组卷:885引用:70难度:0.7
  • 6.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组卷:17引用:3难度:0.9
  • 7.X、Y、Z三种物质含有碳元素,根据下列三个化学方程式:①Z+Y
    高温
    2X;②2X+O2
    点燃
    2Z;③Y+2CuO
    高温
    Z↑+2Cu,试确定X、Y、Z分别是(  )

    组卷:40引用:8难度:0.7
  • 8.遇到火灾时,正确处理火险有利于保护生命财产安全,下列处理方式中错误的是(  )

    组卷:53引用:6难度:0.7
  • 9.在一定条件下,下列物质在同一密闭容器内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
    物质
    反应前的质量/g 2.3 未测 2.0 2.8
    反应后的质量/g 1.1 0.9 3.6 2.4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组卷:197引用:16难度:0.5
  • 10.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

    组卷:84引用:9难度:0.7
  • 11.长途运输鱼苗时,为了防止鱼苗缺氧,常在水中加入物质X,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X+2H2O=2Ca(OH)2+O2↑,其中X的化学式为(  )

    组卷:451引用:82难度:0.9
  • 12.在化学反应A+B=C+D中,若12gA与一定量的B恰好完全反应,生成28gC和2gD,则参加反应的B的质量为(  )

    组卷:191引用:63难度:0.7

四、实验探究题

  • 35.做对比实验的原则之一:将所有研究的对象设置为变量,同时控制对实验结果有影响的其他诸多因素要完全相同,在“一异多同”中对比得出正确结论.

    (1)实验A,比较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中CO2的含量不同,是通过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程度进行比较的,有关化学方程式为
     
    ;实验时,向呼出的气体样品中滴加8滴成澄清饱和石灰水,向空气样品中滴加
     
    ;分别振荡,观察现象;
    (2)实验B,目的是验证燃烧的条件之一是
     

    (3)实验C,实验条件的差别是
     
    ,对比两个实验能得出有关分子性质的结论是
     

    组卷:15引用:2难度:0.5
  • 36.控制化学反应的条件可以促进或抑制化学反应,更好地使化学反应为人类造福.

    (1)元素周期表中铝元素的信息如图甲所示,其相对原子质量为
     
    .化学反应中该原子容易
     
    (填“得到”或“失去”)电子;
    (2)铝制品在生活中因耐用而应用越来越广泛,主要原因是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3)运载“嫦娥三号”的火箭外壳用到了钛合金,钛合金属于
     
    (填“混合物”或“纯净物”);
    (4)要通过图乙实验得出铝和铜的金属活动性顺序,如果B是硫酸铜溶液,则金属A是
     
    (填化学式),如果A是铜,则溶液B中溶质的名称是
     

    (5)如图丙是科学家正在研究的二氧化碳循环利用技术:
    ①二氧化碳与氢气在催化剂、高温条件下,除生成甲醇(CH4O)外,还生成一种常温下为液态的化合物,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②尿素[CO(NH22]对提高粮食产量具有重要的作用.人们控制条件可以使CO2和物质X发生反应:CO2+2X═CO(NH22+H2O,物质X的化学式为
     

    组卷:25引用:4难度:0.5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