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选择性必修上册《第三单元》2021年单元测试卷(14)
发布:2024/4/20 14:35:0
一、现代文阅读(本题共3小题,19分)
-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环顾世界,从英国的田园牧歌到美国的荒野书写,从西方的“阿卡狄亚”到中国的“桃花源”,自然的遗产属性早已受到关注。然而,任何文化遗产的形成都离不开特定的地域自然环境,同样,任何自然遗产也都有其特色的文化内涵,协同进化与发展才是遗产完善之根本。在世界遗产名录中,文化遗产的数目远多于自然遗产。为此,近年来世界遗产委员会呼吁高度重视自然遗产的申报。在自然遗产管理方面,美国将遗产资源的公益性服务排在其使命的首位。内政部下属的国家公园体系,保护价值一般比较重大,对游客有较多限制;农业农村部下属的国家森林体系,常分布在国家公园周边,保护价值相对较低,更多地承担旅游功能,大大减轻了国家公园的旅游压力。我国的现状是,即使国家级遗产的管理也是以地方政府为主,而地方政府派出的管理部门既管理又经营,政企不分,不同程度地改变了遗产资源的公益性质,从而导致遗产保护难以遏制不当的开发建设趋势。
(摘编自金磊《从遗产日的文化与自然双主题说起》) 材料二:
世界遗产不只是一地一国的遗产,更属于全人类。所以,保护世界遗产要有大格局,不能求一时一地的商业利益,求的是子孙后代还能从这份宝贵遗产中受益,求的是自然和历史的馈赠不要在我们手中消失。以鼓浪屿为例,它展示了以闽南文化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与外来多元文化,在建筑、技术、园林景观方面能看出广泛而深入的交流和融合。西风东渐、华侨反哺,闽南白话字和早期的汉语拼音在这里传播;中国的现代医学、音乐教育在这里生根;弘一法师、林语堂、马约翰、林巧稚等在这里留下足迹……人类文明交流史,在这个不足两平方公里的小岛上浓墨重彩地演绎。美丽,但是脆弱;珍贵,却又易逝。这正是我们要保护历史文化记忆的原因,也是世界遗产设置的初心所在。
把文化遗产原原本本地保存下来并不简单。1964年的《威尼斯宪章》奠定了对遗产保护的“原真性”原则,提出“将文化遗产真实地、完整地传下去是我们的责任”。在保护世界遗产上,中国还有不少路要走。首先,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应该软硬件保护并举,不能“见屋不见人”,更不能破坏当地原有社区的生活方式。文化遗产和原生态的居民生活是不能割裂的,否则人文底蕴、保护价值就消失了。鼓浪屿的文化遗产,不止于菽庄花园的“藏海”和“补山”等有形物,还在于街角一位老人便可向你娓娓道出家族闯南洋的故事;老屋里赫然摆放的钢琴,让你明白“琴岛”之称名不虚传。
(摘自《人民日报•保护世界遗产应有历史担当》) 材料三:
国家文物局副局长张柏: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高速发展的经济建设浪潮迅猛地改变着人类生存的自然环境和人文历史环境的情况下,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倡导的一项具有广泛和深远意义的国际活动。1972年11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巴黎第十七届大会提出并通过了《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联系和促进各国政府和公众在全世界范围内采取合作拯救行动。1985年12月22日,我国正式加入《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国际上成熟的遗产保护工作已有近200年的历史,许多经过大量经验、教训和理论锤炼的原则和方法在我国还尚需了解和理解。目前在历史文化遗产和历史文化名城的业务管理上还存在着交叉现象。历史文化名城的性质就是文化遗产,文化遗产有其自身的规律,在管理上需要进一步明确职能,只有解决好工作中的交叉现象,才能更好地管理和保护世界文化遗产。
(摘编自白英《中国为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而努力》)(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世界文化遗产属于全人类,所以保护文化遗产时既要打破地域限制又要有长远的眼光。
B.鼓浪屿的文化遗产就在于其原生态的居民生活,所以我们要原原本本地把它保存下来。
C.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倡导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因为快速发展的经济改变了人类人类生存的自然环境和人文历史环境。
D.三则材料都围绕着世界遗产展开,从不同角度让读者对世界遗产的保护有了基本的了解。
(2)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三,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目前在世界遗产名录中文化遗产的数目远多于自然遗产,因此各国应更重视自然遗产的申报。
B.当今中国的遗产保护难以遏制不当的开发建设趋势,是因为政企不分,改变了遗产资源的公益性质。
C.虽然国际上已经有了成熟的遗产保护原则和方法,但我们中国对此并不十分熟悉,需要了解和理解。
D.只有解决好历史文化遗产和历史文化名城管理上存在的交叉现象,才能管理保护好世界文化遗产。
(3)下列说法中,可以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第一段观点的一项是
A.四川省通过地方立法确立具有针对性、可操作性的保护措施和刚性约束机制,确保乐山大佛的保护和管理有法可依。
B.西湖文化景观申遗成功后,周边自然景观内没有再建一栋新建筑,保护了“三面云山一面城”的面貌。
C.我们逐渐认识到乡土建筑、文化线路、文化景观、农业遗产等等也都要保护,于是哈尼梯田、大运河、福建土楼等纷纷申遗成功。
D.中国黄(渤)海候鸟栖息地拥有目前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潮间带滩涂,该遗产地为动物们提供了宝贵的栖息场所。
(4)材料二第一段在论证上有哪些特点?请简要说明。
(5)如何更好地管理保护我国的世界遗产?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组卷:1引用:1难度:0.5
一、语言文字运用
-
4.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美好的愿景要想实现,不能 ,只能起而行之,而且“咬定青山不放松”,一步一个脚印走下去。生态文明建设这件事,实干家绝对不会向环境恶化真正再妥协一步。他们身上有一股子劲,那就是认准的事儿便不畏惧任何艰难险阻,脚踏实地地干下去,而且一干就是十年、几十年, 辈子。他们坚信,沙漠可以绿化,荒野可以成林,河水可以再清。而且,将信念转化为成绩的,是他们执着而科学的探索。仔细思量,这种精神与我们所钦敬的“两弹一星”精神, 。
然而在我们身边:有人还没有意识到保护环境的紧迫性,有人则怀疑修复已遭破坏的环境,( )。我们希望每个人都能够将自己的生活与生态文明建设紧密地联系起来,切切实实地为生态文明建设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并且长期做下去。如此,拥有山清水秀、绿色健康的家园便 。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A.坐而论道 以至 别无二致 倚马可待 B.坐享其成 甚至 平分秋色 指日可待 C.坐享其成 以至 平分秋色 倚马可待 D.坐而论道 甚至 别无二致 指日可待
A.还有人甚至干着破坏环境的勾当,这不是我们当代中国人需要的。
B.还有人甚至干着破坏环境的勾当,这都不是我们当代中国人所需要的。
C.甚至还有人干着破坏环境的勾当,这不是我们当代中国人需要的。
D.破坏环境的勾当竟然还有人干着,这不是我们当代中国人所应该做的。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在建设生态文明这件事上,真正的实干家绝不会向环境恶化再妥协一步。
B.在生态建设文明这件事上,真正的实干家绝不会向恶化环境再妥协一步。
C.建设生态文明这件事,真正的实干家绝不会向环境恶化再妥协一步。
D.在建设生态文明这件事上,真正的实干家向环境恶化绝不会再妥协一步。组卷:5引用:4难度:0.7 -
5.下面是一封自主招生的自荐信,其中有五处语言表达不得体,请找出并加以修改。
北京大学招生办:
我是华清学校高三(六)班学生王梓。鄙人学习成绩优秀,综合素质突出,喜好文学,酷爱写作,曾在全国新概念作文大赛中获得一等奖,并有多篇大作发表在省级文学刊物上,现惠赠文章一篇,盼望能得到你校文学院的垂怜。
华清中学 王梓
2018年4月20日
(1)
(2)
(3)
(4)
(5)组卷:12引用:20难度: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