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山西省晋中市高考语文三模试卷
发布:2024/4/20 14:35:0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无论是书体演变期或个性风格翻新期,书法风格的表现形态都具有着意而为或随意而作的两大类型。一件书法作品,是着意型还是随意型的,是由书家在作书时所具有的两种精神状态和观念态度所决定的。
在书体演变期,着意型的风格往往是在其实用的社会公用目的所造成的某种格式的制约下产生的,即庄重的场合、庄重的用途对书家提出了庄重恭谨的作书要求。而这一要求又促使日益追求端庄工整的书法审美观念的形成。如西周经文、春秋战国时的《石鼓文》即为典型例子。
在手写体墨迹遗存中,因日常一般的应用目的而产生的书迹则占大多数。这一类书迹草率急就,不计工拙,只求其能识能懂,起到记录语言、传达信息的作用即可,但在无意间却造成了有意追求而不可得的天趣妙境。如春秋末期的《侯马盟书》、汉代大量的边陲战事中的急就文书和账簿等等。在手写体墨迹中,也有为庄重用途而作的书迹,如西汉的《定县竹简》所书的《论语》等古文献,两晋至南北朝时的大量的佛经抄本,一般均表现为庄重端严的风格。
在书体演变中,着意型与随意型的风格表现,一般由实用的社会公用的观念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而作者主动积极的审美追求必须服从于由这一社会公用目的所生成的社会流行的某种审美理想。而在随意型的大量书迹中,我们才充分感受到先人们的艺术天性灵感的自由喷发,因为这是一大片自由天地,不受任何特定审美观念的制约。
在个性书风翻新期,书法风格的变化以士大夫文人书家的自觉追求为主旋律。各种书体体式定型、法度完备,在各书体的基本形式法则的制约下,书家们竞相发挥各自的艺术天才和丰富的艺术想象力,通过钻研前人书法,锤炼功底,融会贯通发之以性情,力求创新风。所谓“画乃吾自画,书乃吾自书”“非恨臣无二王法,亦恨二王无臣法”,其崇扬个性、求新尚变的主体意识十分强烈。故在这一时期,无论是在刻铸铭文的书迹中,还是在手写体墨迹中,无论是为特定用途恭敬而书的作品中,还是在随意所为任情恣性的书迹中。我们都能在一定程度上感受到书家的个性审美意识的作用,这一点在唐以后的书法创作中更是日益鲜明而强烈地彰显出来。
着意型的书法创作。其风格意趣是表现性的,这一类型不独体现在庄重用途的碑铭和文书中,即在纯玩贫性的书法艺术形式中,作者如以着意求佳、求法的创作心态进行创作,即使作行、草书,所得也往往是法度严谨而情趣不足。所以,着意型的书法创作往往理性意味浓,具有安排摆布之迹,缺乏艺术天性流露的妙趣。
随意型的书法创作,其风格意趣是显露性的。由于作者不持有着意求佳的作书心态,故其书天机流露、真情洋溢、妙趣横生、笔墨发挥亦痛快负畅。一无拘碍。这在平日的尺牍、诗文草稿中表现得最为真切。真实意义上的着意型书法风格意趣和真实意义上的随意型书法风格意趣并不难得,难就难在以强烈的艺术表现欲去创作出看似无意求佳却又不失法度,发自意中而得自意外,未经理性揣度却洋溢着天性真趣的作品。这是天才的书法艺术大师有别于一般书家的关键所在。着意型与随意型的风格变化与书美意趣,在每个时代的刻铸铭文和手写墨迹中都有所表现,而士大夫文人书家的自觉追求,因各自审美观念的不同、个性气质的不同而崇尚不同的书美意趣和风格类型:或属着意型,或属随意型,或二者兼善。无论哪位书家的作品都可归入这两个类型
(选自徐利明《中国书法风格史》,有删改)(1)下列关于“着意型”“随意型”书法风格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着意型的风格是在庄重恭谨这一实用的作书要求的制约下产生的,其风格意趣是表现性的,其书法创作则是理性意味浓,具有安排摆布之迹。
B.随意型书法因日常应用目的而产生,随意所为任情恣性,多草率急就,无意间造成了有意追求而不可得的天趣妙境,风格意趣是显露性的。
C.着意型与随意型风格都受实用的社会公用的观念影响,但由于书者的审美观念不同、个性气质不同,从而产生了不同的书美意趣和风格类型。
D.无论是书体演变期或个性风格翻新期,着意型与随意型风格都存在,且两种风格在每个时代的刻铸铭文和手写墨迹中都有所表现。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列举《侯马盟书》、边陲战事中的急就文书和账簿、《定县竹简》、佛经抄本等事例,旨在证明在手写体墨迹中也有为庄重用途而作的书迹。
B.文章引用“非恨臣无二王法,亦恨二王无臣法”等,有力地论证了在个性书风翻新期,士大夫文人书家融会贯通、崇扬个性是他们的自觉追求。
C.文章对于着意型与随意型书法风格的论证,主体上使用了比较论证的方法,在比较、区别中阐发这两种风格的不同之处,也论述两者的相关性。
D.文章开篇引出书法风格的两大类型,然后分别论述书体演变期和个性书风翻新期两种类型的不同表现,最后指出书家作品都可归人两个类型之中。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虽然书者的审美追求必须服从于实用目的和由此生成的某种审美理想,但随意型书迹中自由喷发的艺术天性灵感,却不受任何特定审美观念的制约。
B.在书体演变期书法风格更多为着意型,而在个性书风翻新期,由于文人书家的自觉追求,钻研:前人书法,融会贯通,发之以性情,故风格更多为随意型。
C.无论着意而为或随意而作,我们都能感受到其中有书家的个性审美意识的作用,这在唐以后的书法创作中更是日益鲜明而强烈地影显出米。
D.以着意求佳、求法的创作心态进行创作往往是法度严谨而情趣不足,只有天才的书法艺术大师才能似无意求佳却又不失法度,发自意中而得自意外。组卷:4引用:1难度:0.6 -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909万,这是教育部刚刚给出的2021届高校毕业生总规模。当874万2020届毕业生的就业问题还没有画上句号时,909万2021届求职大军也挺进了战场。
对于正在找工作的大学生来说,笼罩在新冠肺炎疫情下,今年的就业季显得更加具有挑战性。提早规划职业生涯、积极参与招聘活动,不少大学生选择在秋招时就提早拿下offer;也有大学生不再盲目跟风追逐“铁饭碗”和“一线城市”,希望用自己的能力在基层创出天地。每一个毕业生都为避免受到疫情冲击而早早做好了求职准备。而高校、教育部门、用人单位也在通过各方努力,不断拓展资源,指导就业工作,为大学生就业保驾护航。
虽然疫情为大学生就业带来了不少冲击,但有不少专业人士认为,大学生就业难实际上是一种结构性矛盾,一方面大学毕业生找工作难,另一方面许多产业和行业又面临严重的人才短缺。
(摘编自《“后疫情”就业季》,《中国青年报》2020年12月17日)材料二:
近几年,数字经济领域新业态释放出的旺盛活力,让90后更加青睐灵活自由的新就业形态。今年7月,人社部联合国家市场监管总局等部门,正式向社会发布了一批新职业。其中以“互联网营销师”为代表的新职业备受关注,95后江苏女生杨笑便是其中一名。
几年前,在大学读表演专业的杨笑还在剧组跑龙套、接拍广告,月入四五千元。搭上淘宝直播的发展快车,杨笑成为“第一批吃螃蟹的人”。刚起步时,不会推销产品的她只能从百货商品卖起,“摸不透大起大落的流量”着实让她焦虑很久。
不过,让她最自豪的是父母的支持。他们逢人便打开手机直播页面说,“这是我女儿在直播卖的东西”,他们还在直播时帮助杨笑做整理产品、整理优惠券等辅助工作。
如今,每天上播4个多小时成了杨笑的生活常态,她也拥有了9人小团队,团队进行选品、招商和运营,年销售额达3000万元以上。杨笑很享受这种自由切换工作和休息的状态。
(摘编自《灵活就业的年轻人》,《中国青年报》2020年11月24日)材料三:
“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为国家和社会的发展绘就了宏伟蓝图,也为无数青年搭建了逐梦舞台。年轻,就去“炫”吧!
在党和人民需要的地方绚烂绽放。当暴雨如注、洪水肆虐时,1998年出生的李健雄选择报名加入民兵突击队参加防汛,和同事连续奋战筑起近200米的子堤。“这一次,该我们站出来了!”面对挑战,奔涌的“后浪”披荆斩棘、迎难而上,不惧艰险、勇挑重担。
在平凡岗位上做出不凡贡献。进入11月,苏宁物流有限公司快递员潘虎也进入一年之中工作最繁忙的时候。从早上7点到晚上10点,潘虎马不停蹄地穿梭在城市的大街小巷,给大家送去属于“双11”的快乐。就在今年疫情期间,潘虎还曾组建一支“苏宁快递青年突击队”,全力保障南京仙林近60个社区防疫和民生物资“最后一公里”配送。如今,潘虎不仅是快递小哥中的优秀代表,还在今年荣获第24届“中国青年五四奖章”。
把握时代机遇,成就灿烂未来。浙江杭州,伴随机器轰鸣声,2020年“振兴杯”青年职业技能大赛学生组决赛参赛选手熟练地操纵着刀锉、电笔、计算机,展现着职业技术的“十八般武艺”。
近年来,我国接连出台一系列政策举措,不断加大职业技能人才培养力度。“规划和目标”更是明确提出,加大人力资本投入,增强职业技术教育适应性,深化职普融通、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探索中国特色学徒制,大力培养技术技能人才。
“五年之后我就将拥有一技之长,未来也能朝着‘大国工匠’的方向迈进。”参赛选手、江西省电子信息工程学校学生颜建灿这样规划自己的人生。
新时代,新使命。面向未来,更多青年将在前进的道路上接续奔跑,把握时代机遇,“炫”出属于他们一代的浩瀚前程。
(摘编自《年轻,就去“炫”吧!》,《新华每日电讯》2020年11月9日)(1)下列对青年就业难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从2020届的874万,到2021届的909万,高校毕业生总规模越来越大,大学生就业形势也越来越严峻。
B.新冠肺炎疫情为大学生就业带来了不少冲击,加剧了大学生找工作难和产业、行业人才短缺严重的结构性矛盾。
C.数字经济领域出现了“直播卖货”等新职业,新业态的旺盛活力为破解就业难问题带来了新的机遇和希望。
D.“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为解决就业难探索新策略,为青年搭建逐梦舞台,引导青年直而使命,把握机遇。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就业季冲击挑战,大学生要灵活就业,发挥才干,“炫”出自我,努力活成自己想要的样子。
B.快递员潘虎在平凡岗位奋斗,荣获“中国青年五四奖章”,这充分说明大学生是可以凭能力在基层创出一番天地的。
C.“互联网营销师”、江苏95后女生杨笑的故事说明,大学生不盲目跟风追逐“铁饭碗”,一样可以获得成功。
D.江西学生颜建灿把握时代机遇,规划自己的人生,积极参加青年职业技能大赛,拥有一技之长,成就了灿烂未来。
(3)如何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结构性矛盾”?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组卷:6引用:1难度:0.5 -
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辞职
叶圣陶 一天黄昏时分,刘博生来了,带来个破皮箱,说改行了。那个皮箱带着麻烦,准备寄存在我这儿。
“已经辞了职吗?”
“辞了。前星期就跟您说过,要不依从他的意思,拿他分给我的二十万,就只有走路。你要保住清白,又要继续干下去,那是不可能的。他会把你看成眼中的钉,心中的仇敌,借个什么名儿把你开除了,才倒楣呢。不如早些辞职。落得干净,让他也觉得痛快。”
刘博生是个会计员,干了两年,没出什么毛病。今年他那个所里调任了个新主任,看他年纪轻轻,不声不响,每天八个钟头的办公时间内,不写私信,不看小说,总是弄那些阿拉伯数字,拔他的算盘珠儿,就中意了他。曾经找他谈过话,说:“你靠得住,我知道。旁人也许要调动,你的位置是牢靠的,安心做事就是了。”刘博生听了自然高兴,不免格外熬好。办公时间内有若干放不下手的事情,就带回宿舍里去做,宁可牺牲了杂志和小说的阅读。约摸过了一个多月,主任又找他了。起初是闲谈,问他的家世,问他的生活状况,又说到物价飞涨,公务员一些薪津实在没法维持,对于他那身补了好几处的灰布学生服以及那双张开了嘴的皮鞋,表示十分同情,说应该换穿断的才好。最后才来了正文,说所里有八十几万的积余,白白缴出去也是呆,不如把它开销了。只要账目做得仔细,神不知鬼不觉的。他愿意分二十万给刘博生,说也可以补贴补贴,缝几身衣服,买一双新皮鞋。刘博生一时回答不上来,主任又提醒他说,“这算不得一回事,有麻雀子的地方都有。况且,账是你做的,你要做得怎样周到就怎样周到,那些办事员全是女孩子家,什么也不懂得,哪儿会有漏子让人家找出来?”后来刘博生把这个事儿告诉我,他说他也知道自己干得来,可是不知道怎么的,他总不愿意干。也不是怕坏了声名,也不是怕吃官司,只觉得干了就像掉在一个深坑里,一辈子也爬不起来。又说他原以为这类事儿好比故事里的魔窟,实际上不会碰到的,谁知道又真实,又切近,就在自己身边,主任说的不错,“有麻雀子的地方都有”,使他觉得害怕。
我听了他的话肃然起敬,像对于一切认得清义利之辨的人一样,因而夸奖他几句,说不干自然是一千个对,一万个对。可是主任催他来了,问他到底同意不同意,言语之间带着威胁的意味,同意到手二十万,不同意,亏有你吃的。刘博生也想过把这件事宣扬开来,但是一转念间就知道行不通;自身抓在人家手里,哪儿分得清个青红皂白?于是来了退缩的想头,辞职。他把这个想头告诉我,是前个星期天,现在他果然辞职了。我问道,“所长就一口答应了你?”
“所长问到主任,主任没说别的,只说‘让他辞了也好’,所长就批准了。今天下办公室的时候,我向主任告辞。他似乎关心似乎不关心地看了我一眼,那一眼藏着许多的话。”
“他的愿望总之可以达到的,”我说,“只要你的后任随和些,没有你那股傻劲儿。”
“后任已经来了,不然我怎么能够办了交代跑出来?是主任的同乡,听说还关些亲,一个能说能笑的漂亮人物。”
“那就得其所哉了。”
“我也明明知道我这么做毫不彻底。无论如何,那八十几万的积余总之不是公家的了,我不帮他拿,自有人帮他拿。不过我总算对他表示了抗议,虽然没有什么实际效果,至少叫他感到一丝一毫的不痛快。就是这一丝一毫的不痛快,不能说对他绝无影响。同时,我也代表了许许多多的人警告了他。他不要以为有麻雀子的地方尽是些与他一路的货色,要知道比较正派的人到底还有,例如我。”
我听了刘博生这些话想得很远,转过话头问他道,“现在你准备往哪儿去?”
“一个同学在外县中学里当教务主任,他招我去教数学。我想学校总该好一些,跟一班少年在一块儿,该不会有那种不三不四的事儿吧。”
我想说话,可是止住了,只点点头,暂时维持他的想望。
[选自《叶圣陶全集(第三卷)》,有删改](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没有刻意去设置故事发生的环境,但不时穿插在叙述中的细节,如“算盘珠儿”“物价飞涨”等为读者还原了一个真实的时代背景。
B.在利益和清白的两难选择上,刘博生最终选择了清白,他不怕坏了声名或吃官司,他担心从此陷入主任制造的深坑,一生都要遭受威胁。
C.刘博生向主任告辞时,主任的那一眼意味深长,藏着许多话,比如“真是傻子”“真不识抬举”“没有了你,我照样干成事”,诸如此类。
D.作者没有直接点出小说的主题思想,通过作品中“我”的代言表达自己的态度,体现了他“冷眼旁观”但反映“客观世界”的创作主张。
(2)小说以第一人称视角叙述,“我”作为故事的见证者,是怎样推进情节发展的?请简要分析。
(3)刘博生离开之后会怎样?请依据文章探究刘博生到外县中学任教的境遇,并简述理由。组卷:16引用:2难度:0.5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
9.2020年11月,《人民日报》发布了一组科技产品的名字,我国自主研发的大型多用途运输机“鲲鹏”上榜,得到了民众的赞誉。请简析“鲲鹏”的命名艺术和意义。
组卷:4引用:2难度:0.6
四、写作(60分)
-
10.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材料一:
一项调查显示,36%的青年在日常生活中主要会讨论微博、热搜上的八卦、娱乐话题,24.48%的人会讨论朋友圈里的话题,仅有14.48%的人会关心国家、政府的新闻。有人担心,多元文化冲击之下,青年一代会成为“空心人”。
材料二:
“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从多个方面为我们展开了未来画卷:现代化国家、创新型国家、法治国家、文化强国、教育强国、人才强国、体育强国、健康中国、平安中国、美丽中国。今天的青年,将在“十四五”乃至未来15年成长为国之栋梁、社会中坚。
国有新征程,青年当何为?作为一个时代青年,请发出你的声音,结合你的感受和思考写一篇文章。
要求:结合材料,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组卷:8引用:1难度: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