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当前位置: 试卷中心 > 试卷详情

2022-2023学年江苏省盐城中学南北校区七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

发布:2024/11/5 18:0:2

一、基础知识(29分)

  • 1.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按要求回答问题。
          古人云:一日不读书,言语无味;三日不读书,面目可憎。书是一方草地,是一片树林,是一条小溪,看小草蓬bó生长,听鸟儿啁啾歌唱,___,疲惫不堪的心灵可以在此安然栖居,肆意翱翔。双眼到不了的地方,文字可以;步伐迈不过的地方,文字亦可以。阅读经典作品,聆听先贤们智慧的声音,可以拓展我们生命的广度与宽度,使我们能在跌宕起伏的生活里,拥有温柔从容的心态,一路kǎi歌,走向花团锦簇的远方。
    (1)给文段中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①蓬bó
     

    ②kǎi歌
     

    ③疲惫不
     

    ④花团锦
     

    (2)结合语境,仿照画线的句子,在横线上续写一句。
    (3)下列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书是一方草地,是一片树林,是一条小溪”一句运用了比喻和排比的修辞手法。
    B.“肆意翱翔”句中的“肆意”是“放纵、任性”的意思,在句中是贬义词。
    C.“聆听先贤们智慧的声音”中“聆听”指虔诚而认真地听取,是敬辞,用在此处恰当。
    D.“疲惫”“啁啾”“翱翔”“拓展”四个词语不都是动词。

    组卷:13引用:2难度:0.8
  • 2.用课文原句填空。
    (1)差之毫厘,
     
    。(《礼记•经解》)
    (2)非淡泊无以明志,
     
    。(诸葛亮《诫子书》)
    (3)
     
    ,铁马冰河入梦来。(陆游《十一月四月风雨大作》)
    (4)晴空一鶴排云上,
     
    。 (刘禹锡《秋词》)
    (5)
     
    ,思而不学则殆。 (《论语》十二章)
    (6)思乡,是中国古诗词中不可或缺的情感元素,家书、鸿雁、芦笛均是思乡的意象,比如王湾《次北固山下》中的“
     
     
    ”,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中的“
     
     
    ”,都寄托了诗人浓浓的乡思。

    组卷:5引用:1难度:0.9
  •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组卷:14引用:1难度:0.5

二、阅读理解(31分)

  • 10.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问题。
    花花儿
    杨绛
          我大概不能算是爱猫的,因为我只爱个别的一只两只,而且只因为它不像一般的猫而似乎超出了猫类。我从前苏州的家里养许多猫,我喜欢一只名叫大白的,它大概是波斯种,个儿比一般的猫大,浑身白毛,圆脸,一对蓝眼睛非常妩媚灵秀,性情又很温和。我常胡想,童话里美女变的猫,或者能变美女的猫,大概就像大白。
          默存和我住在清华的时候养一只猫,皮毛不如大白,智力远在大白之上。那是我亲戚从城里抱来的一只小郎猫,才满月,刚断奶。它妈妈是白色长毛的纯波斯种,这儿子却是黑白杂色:背上三个黑圆,一条黑尾巴,四只黑爪子,脸上有匀匀的两个黑半圆,像时髦人戴的大黑眼镜,大得遮去半个脸,不过它连耳朵也是黑的。它是圆脸,灰蓝眼珠,眼神之美不输大白。它忽被人抱出城来,一声声直叫唤。我不忍,把小猫抱在怀里一整天,所以它和我最亲。
          我们的老李妈爱猫。她说:“带气儿的我都爱。”小猫来了我只会抱着,喂小猫的是她。我们让花花儿睡在客堂沙发上一个白布垫子上,那个垫子就算是它的领域。一次我把垫子双折着忘了打开,花花儿就把自己的身体约束成一长条,趴在上面,一点也不越出垫子的范围。它很早就懂得不准上饭桌,只伏在我的座后等候。李妈常说:“这猫儿可仁义。”
          花花儿早上见了李妈就要她抱。它把一只前脚勾着李妈的脖子,像小孩儿那样直着身子坐在李妈臂上。李妈笑说:“瞧它!这猫儿敢情是小孩子变的,我就没见过这种样儿。”它早上第一次见我,总把冷鼻子在我脸上闻闻,对我行个“早安”礼。我们有一罐结成团的陈奶粉,那是花花儿的零食。一次默存要花花儿也闻闻他,就拿些奶粉做贿赂。花花很懂事,也很无耻。我们夫妇分站在书桌的两头,猫儿站在书桌当中。它对我们俩这边看看,那边看看,要往我这边走,一转念,决然走到拿奶粉罐的默存那边去,闻了他一下脸。我们都大笑说:“花花儿真无耻,有奶便是娘。”
          一次我们早起不见了花花儿。李妈指指茶几底下说:“给我拍了一下,躲在那儿委屈呢。我忙着要扫地,它直绕着我要我抱,绕得我眼睛都花了。我拍了它一下,瞧它!赌气了!”花花儿缩在茶几底下,一只前爪遮着脑门子,满脸气苦,我们叫它也不出来。还是李妈把它抱了出来,抚慰了一下,它又照常抱着李妈的脖子,挨在她怀里。我们还没看见过猫儿会委屈,那副气苦的神情不是我们唯心想象的。它第一次上了树不会下来,默存设法救了它下来,它把爪子软软地在默存臂上搭两下,表示感激,这也不是我们主观唯心的想象。
          花花爱吃的东西很特别,如老玉米,水果糖,花生米,好像别的猫不爱吃这些。转眼由春天到了冬天。有时大雪,我怕李妈滑倒(她年已六十),就自己买菜。我买菜,总为李妈买一包香烟,一包花生米。下午没事,李妈坐在自己床上,抱着花花儿,喂它吃花生。花花儿站在她怀里,前脚搭在她肩上,那副模样煞是滑稽。
          花花儿周岁的时候李妈病了,病得很重,只好回家。她回家后花花儿早晚在她的卧房门外绕着叫,叫了好几天才罢。换来一个郭妈又凶又狠,把花花儿当冤家看待。一天我坐在书桌前工作,花花儿跳在我的座后,用爪子在我背上一拍,等我回头,它就跳下地,一爪招手似的招,走几步又回头叫我。我就跟它走。它把我直招到厨房里,然后它用后脚站起,伸前爪去抓菜橱下层的橱门——里面有猫鱼。原来花花儿是问我要饭吃。
          一看它的饭碗肮脏不堪,半碗剩饭都干硬了。我用热水把硬饭泡洗一下,加上猫鱼拌好,花花儿就乖乖地吃饭。可是我一离开,它就不吃了,追出来把我叫回厨房。我守着,它就吃,走开就不吃。后来我把它的饭碗搬到吃饭间里,它就安安顿顿吃饭。我心想:这猫儿又作怪,它得在饭厅里吃饭呢!不久我发现郭妈作弄它。她双脚夹住花花儿的脑袋,不让它凑近饭碗,嘴里却说:“吃啊!吃啊!怎不吃呀?”我过去看看,郭妈忙一松腿,花花儿就跑了。我才懂得花花儿为什么不肯在厨房吃饭。
          猫儿一岁左右还不闹猫,不过外面猫儿叫闹的时候总爱出去看热闹。它一般总找最依顺它的默存,要他开门。把两只前爪抱着他的手腕子轻轻咬一口,然后叼着他的衣服往门口跑,前脚扒门,抬头看着门上的把手,两只眼睛里全是恳求。它这一出去就彻夜不归。好月亮的时候也通宵在外玩儿。两岁以后,它开始闹猫了。我们都看见它争风打架的英雄气概,花花儿成了我们那一区的霸。
          有一次我午后上课,半路上看见它“嗷、嗷”怪声叫着过去。它忽然看见了我,立即回复平时的娇声细气,“啊,啊,啊”向我走来。我怕它跟我上课堂,直赶它走。可是它紧跟不离,直跟到洋灰大道边才止步不前,站定了看我走。那条大道是它活动区的边界,它不越出自定的范围。
          花花儿善解人意,我为它的聪明惊喜,常胡说:“这猫儿简直有几分‘人气’。”猫的“人气”,当然微弱得似有若无,好比“人为万物之灵”,人的那点灵光,也微弱得只够我们惶惑地照见自己多么愚昧。人的智慧自有打不破的局限,好比猫儿的聪明有它打不破的局限。花花儿毕竟只是一只猫。
          三反运动后“院系调整”,我们并入北大,迁居中关园。花花儿依恋旧屋,由我们捉住装入布袋,搬入新居,拴了三天才渐渐习惯些,可是我偶一开门,它一道电光似的向邻近树木繁密的果园蹿去,跑得无影无踪,一去不返。我们费尽心力也找不到它了。我们伤心得从此不再养猫。默存说:“有句老话:‘狗认人,猫认屋’,看来花花儿没有‘超出猫类’。”他的《容安馆休沐杂咏》还有一首提到它:“音书人事本萧条,广论何心续孝标,应是有情无处着,春风蛱蝶忆儿猫。”
    (选自《杨绛散文集》有删改)(1)杨绛曾提到,丈夫钱锺书先生(默存)曾经特意半夜起来,手持特制的竹竿帮助自家猫儿打架,可见其对猫的喜爱程度。细读文本后,说说花花儿身上有哪些讨人喜欢的特点?
    (2)文章题目为“花花儿”,主要写的也是花花儿的故事,但开头部分为什么不惜笔墨地描写一只名叫大白的猫?说说你的看法。
    (3)在作者的眼中心里,花花儿早已不仅仅是一只普通的猫儿,而是有几分“人气”,文中对花花儿的描写也细腻精到。请从描写角度品析下面句子。
    把两只前爪抱着他的手腕子轻轻咬一口,然后叼着他的衣服往门口跑,前脚扒门,抬头看着门上的把手,两只眼睛里全是恳求。
    (4)猫是人的爱物,许多文人雅士都留下了爱猫养猫的故事。郑振铎的《猫》中,“自此,我家永不养猫”和杨绛的《花花儿》“从此不再养猫”有什么不同?结合文章简要分析。
    链接材料:
          我心里十分的难过,真的,我的良心受伤了,我没有判断明白,便妄下断语,冤苦了一只不能说话辩诉的动物。想到它的无抵抗的逃避,益使我感到我的暴怒,我的虐待,都是针,刺我的良心的针!
          我很想补救我的过失,但它是不能说话的,我将怎样的对它表白我的误解呢?
          两个月后,我们的猫忽然死在邻家的屋脊上。我对于它的亡失,比以前的两只猫的亡失,更难过得多。
          我永无改正我的过失的机会了!
          自此,我家永不养猫。
    郑振铎《猫》

    组卷:38引用:2难度:0.3

三、作文(40分)

  • 11.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人生有些日子是要设法留住的,在这种日子里,人总在失去很多的同时得到更多,并国之受益一生,请以“我要留住这一天”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要求:①有真情实感:②不限文体(诗歌除外),文体特征鲜明:③不得套作抄袭;④不得出现所在学校的校名或师生姓名。

    组卷:262引用:14难度:0.7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