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当前位置: 试卷中心 > 试卷详情

2023年福建省厦门市高考语文第四次质检试卷

发布:2024/11/16 12:30:2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1小题,17分)

  •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材料一:
          近日,中国高海拔宇宙线观测站、“高能爆发探索者”和“慧眼”卫星等三大科学装置,通过天地联合,同时探测到迄今最亮的伽马射线暴,这将给神秘的宇宙事件及其背后机制的研究带来曙光。
          伽马射线暴是宇宙中最剧烈的天体爆发现象,它短至几毫秒,长达数小时,其释放的能量超过太阳一生辐射能量的总和。持续时间较长的伽马射线暴产生于比太阳大几十倍的恒星星体坍缩爆炸,而持续时间较短的伽马射线暴则产生于两个致密天体(比如黑洞或中子星)合并爆炸,后者还可能伴随发射引力波。
          此次,“慧眼”卫星装载的高能、中能、低能X射线望远镜首次在伽马射线暴观测中同时探测到信号。它采用直接解调成像方法,通过扫描观测X射线和伽马射线,完成宽波段、高灵敏度、高分辨率的空间硬X射线成像。这些能量相差上十亿倍的测量结果,对于建立正确的伽马射线暴爆发机制模型极为重要。
    (摘编自孙自法《中国天地联合观测到迄今最亮伽马射线暴》,中国新闻网2022年10月17日)      材料二:
          记 者:为什么会在20多年前提出用直接解调技术来发展下一代硬X射线望远镜呢?
          李惕碚:硬X射线是研究邻近黑洞强引力场区域时间、空间和物质性质的关键波段。硬X射线探测最大的困难是成像。国外学者发展了编码孔径成像方法,这个方法要求的探测器和编码孔径都很复杂,造价也高,我们承担不起,只能走另外的路。我们于上世纪90年代初提出了直接解调成像方法,用非成像仪器扫描观测对象,然后对扫描数据进行数学处理,实现空间硬X射线的高分辨成像,并于1993年提出了空间硬X射线调制望远镜“慧眼”卫星项目的建议。
          记 者:当初提出直接解调是一种很新的想法,有没有人对此质疑?
          李惕碚:科学概念和工程技术的原始性创新通常会引起广泛的质疑。国内外学者对直接解调方法的质疑,促使我们在方法的理论基础、算法和应用等方面进行更深入的研究。即便如此,由于直接解调成像的分辨能力突破了仪器的内禀分辨,在很长的时间里我们的模拟计算和数据分析结果仍被部分学者视为“魔术”,甚至怀疑是“弄虚作假”。
          记 者:那么天文学家是怎样被说服的呢?这一方法在国内外有哪些应用?
          李惕碚:1995年,我在名古屋大学作直接解调方法的报告,一位学生请我解释为什么直接解调具有像“魔术”一样令人难以置信的能力。我建议他自己动手,一步一步地重作我们文章中所举实例的成像计算,去直接体会非线性数学迭代的能力。当天晚上,主持报告会的教授就高兴地告诉我,那个学生已经重现和信服了我们的结果,他所在团队将把直接解调技术应用于激光大气探测。日本、意大利、德国等国的空间科学界也先后提出在“慧眼”卫星项目上进行合作的建议,美国哈佛大学则在其下一代硬X-伽马卫星预研中引入直接解调技术。
    (摘编自《二十年磨一剑——专访李惕碚院士》,《中国国家天文》2017年第7期)      材料三:
          现在,人类能够探索月球、火星、甚至太阳系内很多其他的天体。我们在地球附近时,可以用北斗卫星系统来导航;但一旦远离地球,就像电影《流浪地球》里所说的,我们就会面临着星际迷航的问题:谁能判断出我们处于宇宙中的什么地方?谁来指引前进的方向?
          科学家发现,中子星是宇宙中密度最高的天体,它转动非常稳,产生的脉冲信号到达地球也非常有规律。在宇宙中,如果能精确地测量脉冲信号到达我们的时间以及其他信号的变化,那么就能计算出我们相对中子星的位置与我们运动的速度。“慧眼”卫星对中子星进行观测后,可以把轨道位置误差确定在几公里的范围内。对星际旅行而言,这足够让我们判断出自己相对下一个旅行目标的位置和方向了。
    “慧眼”卫星的另一个重大成果,是观测到了疑似外星人的快速射电暴老家。在宇宙的不同方向都有快速射电暴产生,而且它到达的时间并不确定。有些脑洞大的学者猜测,这些会不会是外星人的活动呢?有天早晨,“慧眼”望远镜恰好在观测一个非常有趣的中子星。10小时后,在加拿大的射电望远镜发现快速射电暴的同时,“慧眼”卫星的望远镜里出现了一个非常强烈的、甚至可以亮瞎眼的X射线爆发,它让“慧眼”卫星所有的探测器都被饱和了。我们团队花了很大的工夫,把数据重建了出来。我们发现,确定下来的爆发位置就是那颗中子星,快速射电暴信号与X射电信号在时间结构上也完全相同,可以确定是同一次爆发。由于中子星的表面引力非常强,表面的原子都被吸成了扁的,趴在了中子星上。而且,中子星表面温度达到上千万度甚至更高,在如此高温的状态下,原子是无法独善其身的。因此,快速射电暴就不可能是外星人的信号了。2020年,我们对这类现象终于有了一个确定的回答:快速射电暴来自于一个已知的天体——磁场很强的中子星,即磁星。中国的“慧眼”卫星为这项成果做出了重要的贡献。这一发现也入选了《自然》和《科学》杂志,被推举为当年十大科学突破。
    (摘编自张双南《在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中国科普博览“2021科学大咖讲科学”上的演讲》)(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梳理,不正确的一项是
     

    A.恒星天体
    坍缩
    爆炸
    发射
    伽马射线
    释放
    能量
    B.“慧眼”卫星
    探测
    X射线、伽马射线
    处理
    数据
    完成
    空间硬X射线成像
    C.中子星信号
    到达
    地球
    测量
    相对位置
    解决
    星际迷航
    D.“慧眼”卫星
    探测
    X射线
    重建
    数据
    确定
    爆发位置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伽马射线暴持续时间长短与爆炸天体的类型有关,其释放的能量超过太阳一生辐射能量的总和。
    B.中国科研团队采用直接解调成像方法,通过非线性数学迭代计算,探测到迄今最亮伽马射线暴。
    C.直接解调技术不仅可以用于观测宇宙空间的X射线和伽马射线,还可能有更加广泛的应用前景。
    D.我国和加拿大科研团队联合探测出快速射电暴来自同一中子星,该发现入选当年十大科学突破。
    (3)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慧眼”卫星可同时接收低、中、高三种能量不同的射线,并形成一个天体的X射线全景图像。
    B.“慧眼”卫星可确定旅行目标的相对位置和方向,因此我们在开车长途旅行时可用它进行导航。
    C.如果没有中国科学家坚持使用直接解调成像方法,伽马射线暴的爆发机制模型可能将无法构建。
    D.即便探测器观测到的快速射电暴不是来自中子星,我们也无法确认它是外星人活动的信号。
    (4)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集聚力量进行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直接解调技术的创新发展对中国科技攻关有哪些启示?请结合材料二谈谈你的理解。
    (5)三则材料关于“慧眼”卫星的内容各有侧重,为什么?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组卷:29引用:5难度:0.5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1小题,18分)

  •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误 会
    柳   青
          那是落雪季节,我在一次考察旅行中,到了一个乡镇,是在后方。当我在八路军兵站医院和那里的政治委员谈毕话,已是黄昏。天气很冷,我想吃一点东西,就跑到一家小饭铺里。
          在那里,我和他初次相遇。
          他年约二十四五岁,瘦长的脸上长着一张长嘴巴。不单嘴巴长,而且似乎很多嘴,能同各种的人谈各样的话。看他那憔悴的容颜,一身灰布棉军衣整齐的样子,我想他可能是兵站医院的休养员。
          坐在饭铺小炕凳时,我咒骂这令人生厌的雪天。山头上、街道上、院子里……到处是白茫茫的。
    “好同志,就这天气,前方一样要打!”那个长嘴巴漠然地说着。
          他开始问我“贵姓”和“哪一部分”一类的见面话。我看他的样子,并不懂我说的“部分”。因为在这个偌大的战争中,“部分”实在多极了。不过,他好像由我出身的地方判断,我并非什么坏蛋,因此,他很高兴和我谈。
    “很辛苦吧,嘿嘿……”当他知道我长足旅行时,他不甚健康的脸和善地笑着。
          开始筹饭时,我递给他一支烟,他谦逊地接受了。吸着烟,我们渐渐谈得很亲热,仿佛老友相遇。
    “你哪部分的,同志?”我问。
    “一一五师!”他说。
    “一一五师哪部分?”我接着问。
    “听说现在归陈支队了。”他看我的脸,吸了两口烟。
    “那么,”我说,“你是挂了彩在这里休养的。”
    “对!”他点头说,“快好了,个把月工夫就回前方去。”
          一切都表现得很直率,我想:假若问他是怎样挂彩的,也许可听到一个有趣的故事。
          但是他等待的两碗水饺,这时端来了。他扔掉烟头子,就将一碗摆到我这边来,示意我吃。我坚持不扰他。他也就安然地吃起来。他身体很虚弱,吃着吃着就满头汗珠。他用手揩一揩额头,擦一擦眼窝,向我解释着:他开刀才十多天。大腿上子弹是取出去了,可身体还没复原。他想多吃点好东西,早点好了就回部队去。
    吃过饭,他就比山说水地回答我怎样挂彩的问题。
          那是一九三八年九月十四日。他们一营人在薛公岭截击日本汽车。薛公岭是座乱石山,汽车路一转一弯、一上一下地盘着这座山。这一回,日本汽车要从东边到西边去。
    “这儿,你看!”他用食指在桌上画着,“这边一道沟,这边又一道沟,汽车路就在这中间通过。我们占领了这两道沟旁边的这个山头,这个山头……日本汽车过来了,这边沟里就打;往这边冲,这边也打;往山头上冲,山头也打。这样,他们就上了我们的摆布……”他停了,缓了一口气说,“这回搞到的东西可多啦,枪呀,炮呀,白米呀……”
    “那么,你是怎么挂的彩呢?”我问,忍不住笑。
    “你不要忙啊!”他改变了坐姿说,“战斗快解决时,我听见梁里有人呻吟,原来是一个同志挂了彩。我就背他往上走。猛然觉得大腿上一痛,血就淌出来了……”
    “血就淌出来了”“个把月工夫就回前方去”“就这天气,前方一样要打”……我几乎把他的话都在脑子里转了一遍。我竭力想了解他。
    “你参加八路军几年了?”
    “四年了。”他说。
    “四年了!你是不是……”我考虑着词句地问,“你是一个党员,是不是?”
          看他的眼色,他见怪我了。
    “不是……”他迟疑了一下回答。
          我觉得空气很不自然,想找别的话头来改换一下。“陈支队里有多少人呢?”我问。
    “咱也不晓得。咱下火线多时了。”
          他简单地说了这一句,看了看我的脸。这样,空气依然是不愉快的。
          我自认我的态度是无邪的,一个想写点文章的人要求知道得更多更清楚的态度,而他却好像有了什么心事。当我用八路军生活很苦一类的话对他表示同情时,他竟开始说起反话来,说着一些同起初显然矛盾的话。
    “八路军太苦,真不想干了……”说话完全没有讲他挂彩时的庄重。
          一会儿,我要的面条也端来了。他看了看天色说:“天黑了。你吃饭,我要回去了。院部还要查房哩。”他付过饺子钱就走了。
          当我正要起身回住室时,一道电光直向反锁的门,接着进来一群人。我看他们一共五个人:一个拿电筒的,好像是头目;两个背步枪的;还有两个徒手,其中一个就是长嘴巴。他这时做出凶狠的样子,长嘴巴更长了。
          拿电筒的将电光在屋里兜了一圈,问长嘴巴:
    “在哪里?在这里?”
    “就这个!”他两只眼睛死盯着我回答。
          我是有根有底的——哪里来哪里去,办什么事,带护照……可没办法,那个长嘴巴又多嘴起来了,好像我们结了冤仇一样。
    “带护照不干正经事的可多啦!”他那长嘴巴很快地煽动着。
          拿电筒的很稳健,用半命令式的口气说:
    “既然你讲认识我们的政治委员,就麻烦你踏踏雪,跟我们去院部一趟吧!”
          我们拔着雪花,踏进院部门槛时,那天同我谈了一下午的政治委员就从桌前站起来,惊奇地叫着:
    “啊——捉了这样一个汉奸!”
    “哈哈……”他和我的笑声重叠着。
          政治委员向我解释误会,说有个休养员报告街上有个人,可能是汉奸。他表示他恨极了,说非把他抓住不可。
    “没关系。”我一直微笑着,感到这误会很使我愉快。
          不久,我要辞别了。当我转到门口大院子时,后边雪上有些微小动静,转头一看,那个长嘴巴不声不响地赶上来了。我听见他说话的声音——很小声的抱歉音调。他说完,还继续跟我一齐走着,暗中找寻着我的手,找到一只就握住它。在那落雪的夜间,我只感到他的手才是温暖的——不,是我的心感到他的心是温暖的!
          一九三八年
    (有删改)(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我来后方考察旅行的目的是写点文章,因此我对长嘴巴挂彩的故事饶有兴趣。
    B.吃饭时满头汗珠、讲故事时缓了口气,表明长嘴巴伤情不轻,身体依然虚弱。
    C.面对我的不断追问,长嘴巴说起反话来,这表明他开始对我的身份产生怀疑。
    D.这次误会让我看到了后方战士的斗争风貌,给了我别样体验,因此心生愉快。
    (2)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以长嘴巴来称呼休养员,既强化了人物的外貌特征,又使他的告密行为显得合理。
    B.长嘴巴讲述薛公岭战斗时,破碎的语言配上比划的动作,贴合人物的身份与心情。
    C.小说中人物对话占较大篇幅,使情节更为集中紧凑,同时又有助于人物形象刻画。
    D.小说表现敌我斗争,回避正面战场的描写,而选择叙写后方平凡小事,选材独特。
    (3)在接触过程中,长嘴巴对我的情感态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4)请谈谈小说是如何围绕“误会”把故事讲得曲折生动的。

    组卷:65引用:11难度:0.5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1小题,11分)

  • 7.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北京很大,不敢说就是我的故乡。我的故乡很小,仅北京城之一角,方圆大约二里,东和北曾经是城墙,现在是二环路。其余的北京和其余的地球我都陌生。
          二里方圆,上百条胡同密如罗网,我在其中活到四十岁。编辑约我写写那些胡同,以为简单,答应了,之后发现这岂非是要写我的全部生命?办不到。但我的心神便又走进那些胡同,看它们一条一条怎样延伸怎样连接,怎样枝枝叉叉地漫展,以及怎样曲曲弯弯地隐没。我才醒悟,不是我曾居于其间,是它们构成了我。
          四十年前,一个男孩艰难地越过一道大门槛,惊讶着四下张望,对我来说胡同就在那一刻诞生。很长很长的一条土路,两侧一座座院门排向东西,红而且安静的太阳悬挂西端。
          奶奶带我走出那条胡同,可能是在另一年。奶奶带我去看病,走过一条又一条胡同,天上地上都是风、被风吹淡的阳光、被风吹得断续的鸽哨声,那家医院就是我的出生地。打完针,喙陶之际,奶奶买一串糖葫芦慰劳我,指着医院的一座西洋式小楼说,她就是从那儿听见我来了,我来的那天下着罕见的大雪。
          是我不断长大所以胡同不断地漫展呢,还是胡同不断地漫展所以我不断长大?可能是一回事。
    (1)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可以改写成“看它们一条一条怎样延伸、连接、漫展、隐没”,从语意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为什么说原文表达效果更好?
    (2)作者善于将常见的词翻出新意,请从文中加点的“构成”“诞生”两词中任选一词,加以分析。
    (3)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在语言表达上有何特点?具有怎样的效果?请简要分析。

    组卷:21引用:4难度:0.7

四、写作(60分)

  • 8.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北宋时,王安石勇于推行新法;抗战时期,像长嘴巴这样的战士,勇于与敌斗争;如今,中国科学家勇于探索,攀登科技高峰……尚勇是中国人的精神传统,中华五千年的历史,就是一部英勇奋斗史。
          对此,你有什么样的感悟和思考?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搬用阅读材料;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组卷:11引用:2难度:0.7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