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福建省泉州市永春二中等五校高二(下)期中生物试卷
发布:2024/4/20 14:35:0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25题,共50分。在所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
1.如图为种群特征的概念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组卷:10引用:1难度:0.6 -
2.下列关于种群密度及其调查方法的叙述,正确的是( )
组卷:18引用:1难度:0.5 -
3.群落演替的过程可划分为三个阶段:侵入定居阶段(先锋群落阶段)→竞争平衡阶段→相对稳定阶段。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组卷:42引用:8难度:0.7 -
4.下列与“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实验相关的说法,错误的是( )
组卷:21引用:3难度:0.6 -
5.如图表示某生态系统的模式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组卷:1引用:1难度:0.8 -
6.农业生产上,可采取某种措施,诱杀某种性别或具有某种特性的昆虫,降低害虫的种群密度,从而减少害虫对农作物的危害。对下列实例的分析,错误的是( )
组卷:22引用:5难度:0.7 -
7.在调查某林场松鼠的种群数量时,计算当年种群数量与一年前种群数量的比值(λ),并得到如图所示的曲线。据此图分析得到的下列结论中,错误的是( )
组卷:6引用:3难度:0.7 -
8.某林场在果树林里栽培草菇,通过精心管理取得了果树、草菇两旺,提高了经济效益。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组卷:10引用:1难度:0.8 -
9.草→兔子→狐狸→狼为某草原上的一条食物链,下列关于该食物链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组卷:7引用:1难度:0.6
二、非选择题(4题,共50分)
-
28.分析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稻鸭共作是将种植业和养殖业有机结合,多层次利用土地资源和水资源,提高生态经济效益的一种农业生产方式。在这样的系统中,稻田为鸭群提供适宜的生长环境,鸭群可以捕食杂草、害虫和水生小动物,不断地游走、践踏活动,影响了群落的结构,浮游藻类和底栖动物的数量减少,但种类增加。鸭群的活动不断搅动水体和土壤,大幅提高水体的溶解氧含量。稻田养鸭一般可增加水稻产量10%,农民同时还可以通过养殖产品增加收入。
(1)引入鸭群后使稻田群落的物种丰富度
(2)鸭群在稻田生态系统中至少占
(3)稻田养鸭能减少病虫害的发生和杂草的数量,从能量流动角度分析稻鸭共作模式中水稻产量增加的原因是
(4)稻鸭种养过程中,需要给予相应的物质投入(如投喂鸭饲料),也要考虑所放养雏鸭的数量,从而保证水稻和鸭群之间的合适比例,这样做的目的是组卷:18引用:2难度:0.7 -
29.小麦是主要的粮食作物,小麦蚜虫是小麦生产的主要害虫,瓢虫是麦蚜的天敌。直至目前,麦蚜的防治主要依赖于化学合成农药。
(1)在此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中,瓢虫属于
(2)为研发麦蚜绿色防控新技术,比较了虫害诱导植物挥发物水杨酸甲酯(MeSA)海藻酸钠缓释球和植物免疫激发子寡糖•链蛋白(OAP)以及二者共同处理对麦蚜及其天敌瓢虫种群数量动态的影响。
共设置3个实验组,分别为OAP处理、MeSA缓释球处理、OAP与MeSA缓释球共同处理,另设空白对照。重复三次。每个实验小区面积10m×10m。
①调查方法:有翅蚜采用黄板(20m×20m)诱集,将1张黄板悬挂于小区中央。无翅蚜采用
②据图1可知,在调查期间,处理区与对照区麦蚜的种群数量变化趋势
③根据图2分析MeSA和OAP对瓢虫种群数量的影响是
④MeSA是麦蚜取食诱导产生的小麦挥发物组分,属于生态系统中的化学信息,该信息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是调节生物的
(3)MeSA和OAP对小麦产量的影响见图3,综合以上结果,你会选择哪种处理办法防控麦蚜?并说明原因。组卷:24引用:2难度: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