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当前位置: 试卷中心 > 试卷详情

2021-2022学年黑龙江省大庆市杜尔伯特县六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五四学制)

发布:2024/4/20 14:35:0

一、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1-8题24分)

  • 1.根据拼音写汉字,要求规范、工整、美观。
          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fǎn
     
    呢?——是有人偷了他们吧:那是谁?又cáng
     
    在何处呢?是他们自己逃走了吧:现在又到了哪里呢?

    组卷:2引用:1难度:0.9
  • 2.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组卷:28引用:1难度:0.9
  • 3.请选出下列句子加点成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  )

    组卷:21引用:1难度:0.8
  •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组卷:33引用:1难度:0.9

二、阅读理解与分析(9-21题46分)

  • 11.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杨花与柳絮飘飞的日子
    张抗抗
          ①1977年初夏,我离开生活了八年的北大荒鹤立河农场,去哈尔滨市的黑龙江省艺术学校报到。记得猛烈的春风摇着路边高大的白杨树,眼前一片杨花飞舞,简陋的站台上,覆盖了一层薄雪似的杨花。车轮起动时,斑斑驳驳的白色仍然依依惜别地缠绕着,看上去有些伤感。
          ②当时知识青年大返城还没有开始,我这个南方知青,去哈尔滨读书,是为了实现自己多年来渴望求学的梦想,期待接受正规教育,读别人的好书,好写自己的书。
          ③临近毕业,校方找我谈话说,省里希望能多培养一些青年作者,你这几年已经发表了不少作品,如果把你分配去搞专业创作,你还想回南方吗?
          ④我似乎是不犹地回答,我愿意搞专业创作。我,不回杭州了。
          ⑤我知道这句话不是随便可以说的,它意味着一种最终的选择,一种志向的确定,甚至是一种“牺牲”--我将放弃自己怀念已久的温暖舒适的南方生活,为了从事我一直渴求的文学创作,从此留在这举目无亲的陌生城市哈尔滨。
          ⑥我的返城,就这样连自己都意想不到地,“返回”了,实际是留在了哈尔滨。但后来的许多年里,我仍然没有后悔当年留在东北的择。我觉得为自己一生热爱的事业付出代价很公平,因为生活中总会有一些比生活本身更重要的东西。
          ⑦然而离开了农场的集体生活,“返城”在没有家的哈尔滨,过单身生活,就有许许多多的麻烦和困难。首先是住房--省文联刚刚恢复建制,根本没有房子给我这样新来的年轻人住。我从艺术学校毕业分到省作家协会工作以后,很长一段时间仍然借住在艺校的教师宿舍,与三位女教师挤在一个房间里。我只能在屋角加一张床,放一张吃饭、洗脸、写字多用的桌子,算是我的一方天地。就连艺校教师宿舍我的单人床和那张多功能的桌子,也是与校方多次交涉后借来的。
          ⑧我就是这样开始了我所谓的“专业作家”的生活。
          ⑨每天早上天刚蒙蒙亮,我就被京剧科、评剧科、器乐科的校友们喊嗓练琴的种种“噪音”吵醒,起床在学校食堂吃过稀饭、咸菜的简单早饭,等几位同屋的老师陆续上了班,我才可在自己的小桌上看书写作。但往往是好景不长,刚有了一点思路,情绪就被打断了,不是某某回来取什么东西,就是某某来找某某。到了下午和晚上,宿舍里吹拉弹唱,终日不得安宁。如此一天下来,什么都写不出来。
          ⑩万般苦恼之中,一次去师范学院看望一个老友,她说,你干吗不到我们学院的阅览室去写呢?那儿又安静又宽敞,从上午一直到晚上8点,可以整整写一天呢。反正你也和我们“七七”届的学生一个年龄,我把校徽借给你戴,你就当自己是这个学院的学生。有人问,千万别发慌……
    ⑪喜出望外地接受了她这个“雪中送炭”的宝贵的主意,顿时觉得前途很是光明。第二天一早,悄悄别上了那枚借来的校徽,背一只黄布书包,从艺术学校步行十五分钟到师范学院(即现在的哈尔滨师范大学)。心虚胆战,低眉敛胸地混入进校的人群,在入校的高峰时间溜进图书馆的阅览室,动作迅速地占上一个座位,心突突狂跳,不敢左右环顾,一头扎在宽大的桌子上,埋头苦“写”起来。那种偷偷摸摸的感觉,就好像自己真的想要当冒牌大学生,有什么不可告人的阴谋诡计似的。
    ⑫到了中午和晚餐时间,把自带的椅子垫留在座位上“占座儿”,溜出来到附近一家极其简陋的小饭馆里,吃一碗淡而无味的打卤面,隔三岔五的,买一盘三毛钱的豆腐慰劳自己,算是奢侈的了,吃完了饭,有时阅览室还没开门,只好在图书馆外面的小路上,绕着圈儿走。从秋到冬,眼看着校园里的杨树叶子一层层黄了,又一片片飘落下来,在土路上打转,像是我脑子里日日盘旋的小说。冬天的校园一片银白,那条小路上铺满新雪,倘若无人走过,一脚踏上去,松软的雪地便发出咯吱咯吱的响声,像是充满了生气和生命的呐喊,或是如一支轻捷和快乐的歌。我无数次在严寒的雪地上,使劲跺着双脚试图使自己暖和些,许多的“灵感”的电光石火,就是在那种时刻,涌泉似地喷发出来、闪现出来的。
    那段日子持续了差不多整整一个冬天。如此有效安静的写作几乎每天都让我兴奋不已,使我忘掉一切。在以后多年的写作生涯中,我再也没有那样不受干扰地专心写作过-这使我对于图书馆抱有永远的好感和感激之情。
    不过每天晚上图书馆打过最后一遍铃,我终是不得不随着“下课”的同学退出阅览室。然后顶着寒风,独自一人走过黑暗的大街,匆匆走回艺术学校宿舍去。同屋教京剧的小徐老师对我挺好,每天晚上9点以后,她把办公室的钥匙给我,让我到她那儿去写两三个小时。我总是一直写到半夜,才手蹑脚地悄悄回寝室休息。
    ⑮哈尔滨多雪的冬季,雪花飘飞,落地成墙,筑成厚实的雪城冰房。
    ⑯那个冬天,稿纸如雪花片片垒叠,白色的稿纸上落满黑色的钢笔字。
    ⑰就有了《夏》,有了《白罂粟》,有了《淡淡的晨雾》,还有其他的文字。
    ⑱春天快到来的时候,我接到中国作家协会的通知,让我去北京参加文学讲习所第五期的学习。1980年4月,我到达北京的时候,大街两侧的国槐刚刚发出翠绿的嫩叶。却不知何处飘来星星点点洁白的柳絮,如烟如云,在空中盘旋飘飞……
    ⑲想起了离开农场那一日车站漫天飞舞的杨花,想起哈尔滨一冬晶莹的白雪。杨花柳絮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从农场到城市,我在一个美丽而艰辛的梦里挣扎拼搏的同时,也享受着杨花和柳絮给我带来春天的愉悦。
    (摘编自《张抗抗文学回忆录》广东人民出版社)
    (1)给下面词语中的加点字注音。
    ①摇
     
    ②毫不犹
     
     ③
     
    手蹑脚
     

    (2)文中哪些事对作者的写作生涯产生了积极影响?请写出其中两件。
    (3)请准确、工整地抄写下面的句子。
          我觉得为自己一生热爱的事业付出代价很公平,因为生活中总会有一些比生活本身更重要的东西。
    (4)请简要分析第⑧段在结构方面的作用。
    (5)第⑬段中提及的“那段日子”具体指哪段日子?作者对这段日子怀有怎样的情感?
    (6)写出你对第⑭段画线句子的理解。
          不过每天晚上图书馆打过最后一遍铃,我终是不得不随着“下课”的同学退出阅览室。
    (7)文章结尾句意蕴丰富,请选择你感受最深的一点,谈谈自己的体会。

    组卷:192引用:3难度:0.8

三、作文(50分)

  • 12.作文。
          生活中的一些小事,常常让我们领悟到做人的道理,相信你也有过这样的经历和感悟。
    请以“做人要_____”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提示与要求】
    (1)将题目补充完整,并以此为中心写一篇作文。
    (2)要通过一件具体的事来表现中心,内容充实,有真情实感。
    (3)字数不少于500字。
    (4)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5)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

    组卷:1引用:1难度:0.7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