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浙江省温州市瑞安市六年级(上)期末科学试卷
发布:2024/4/20 14:35:0
一、判断题(每题2分,共20分)
-
1.在使用显微镜观察水中的微生物时,放脱脂棉纤维是为了吸走水分来控制微生物运动。
组卷:27引用:1难度:0.7 -
2.根据地球自转方向的特点,我们发现越靠近东边的城市越先迎来黎明。
组卷:2引用:1难度:0.7 -
3.我们在研究“电和磁”实验时,只能短暂接通电路,因为电流很强,电池会很快发热。
组卷:2引用:1难度:0.7 -
4.轮轴是由轮和轴组成,轮这一部分必须是圆形的。
组卷:6引用:2难度:0.5 -
5.根据苍蝇复眼的视觉原理,人类研制出了“蝇眼照相机”和“蝇眼雷达”等装置。
组卷:1引用:1难度:0.7 -
6.用小石头撬大石头的时候,当用力位置和方向不变时,支点离阻力点越远,越容易撬动。
组卷:2引用:1难度:0.7 -
7.不同的工具有不同的使用技术,同一任务中只能用到一种技术。
组卷:1引用:1难度:0.5 -
8.增加抵住拱足物体的数量,可以增强纸拱的抗弯曲能力。
组卷:0引用:1难度:0.5 -
9.能量有各种各样的形式,不同形式的能量之间是可以相互转换的。如水电站可以把水的机械能转换成电能。
组卷:3引用:2难度:0.5
三、实验探究题(52分)
-
27.工具与技术
“天宫课堂”采取天地互动方式进行。授课期间,航天员通过视频通话形式与地面课堂师生进行了实时互动交流。“天宫课堂”中的航天员能够与地面实时互动离不开技术的支持,要保障视频清晰不卡顿,需要“天链”中继卫星、空间站、地面测控站密切配合。
(1)通过先进的技术,我们可以在教室里观看视频直播,通过视频我们可以获得航天员带给我们科学探究的信息,下列关于信息传播描述错误的是
A.视频传播直观生动、详细
B.文字传播可以及时选取和标注重点信息
C.文字传播比较抽象,理解起来有难度
D.视频传播可以完全取代文字传播
(2)除了高大上的航天技术外,在我们生活中还有许多工具与技术的应用,例如剪刀是
(3)生活中很多地方都用到了斜面,通过课堂上的研究我们发现使用斜面
A.从上往下
B.从下往上
C.从上往下和从下往上
(4)小科在课堂上发现,虽然每个小组使用斜面提升的重物相同,但是省力的情况是不同的。于是他产生了问题:“使用斜面提升物体省力情况和什么因素有关?”小科决定探究“省力情况与斜面坡度大小的关系”。根据实验过程,回答下列问题。
①斜面与水平的夹角越小,斜面的坡度越
②表格是实验中弹簧测力计的读数:直接提升 实验次数 斜面A 斜面B 斜面C 1.5牛 1 1.1牛 0.6牛 0.3牛 2 1.0牛 0.5牛 0.2牛 3 1.1牛 0.5牛 0.3牛
③小科每个坡度都做了3次实验。主要原因是
A.探究时间太多了
B.能提高实验数据的准确性
C.为了好玩,可以多测试几次
D.老师规定要做3次
④小科在放学路上看到工人在车厢上搭木板的方法往汽车上搬桶,如果想搬运起来更省力,根据上述实验的探究,小科可以建议工人
A.增大木板的长度
B.减小木板的长度
C.减少木板的宽度
D.增大木板的宽度组卷:31引用:1难度:0.5 -
28.能量
小科学习了“神奇的小电动机”一课后,老师给他布置了一个很有挑战性的素养作业:设计与创作“百变电动机”。以下是老师提供给小科的研究方案记录表,小科按要求高效完成了任务。(说明:此表格为“素养作业”样本,表格内的问题无需作答)“百变电动机”研究方案记录 任务要求:制作一个持续转动20秒的“百变电动机”。 实验材料: 初试设计制作“百变电动机”:
(1)我的设计图(图文结合,尽量详细标注)
(2)说一说在制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以及解决的方法?再试造型各异的“百变电动机”:(先画出我的设计图,再尝试进行制作) 思考与小结:铜丝转动的原因是什么?它和课堂上研究的小电动机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点?
(1)由于超强磁铁具有导电性,小科通过改变铜丝的形状制作出一号作品造型为:中间可以架在电池的正极上,另外两端接触到吸在电池
(2)铜丝转动起来的原因和小电动机转动的原理是一样的,利用超强磁铁具有的
(3)课堂上我们观察过的小电动机有三部分组成:①后盖上有电刷;②外壳上有一对
(4)铜丝在通电转动过程中,先把电能转换为
A.机械能
B.磁能
C.热能
D.光能
(5)我们可以通过改变
A.电池的正负极接法
B.超强磁铁的南北极放法
C.A、B方法都可以组卷:10引用:1难度: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