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2016年单元测试卷(2)
发布:2024/4/20 14:35:0
一、字词积累
-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分歧 霎时 粼粼 瘫痪 憔悴 匿笑 祷告 并蒂 覆盖 徘徊 敧斜 絮叨 组卷:101引用:1难度:0.9 -
2.根据拼音写汉字。
取jué 烂màn chuí打 shì弄 jué别 荫bì yāng求 各dé其suǒ 沐yù 心xù fān来fù去 组卷:129引用:2难度:0.9 -
3.给下列形近字组词。
捶 歧 塘 憔 锤 岐 糖 樵 蔽 雅 祷 荫 弊 稚 涛 阴 组卷:44引用:1难度:0.8 -
4.选词填空。
(1)母亲
(2)我没想到她已经病成那样。看着三轮车远去,也绝没有想到那竟是永远的
(3)当一切恢复
(4)那朵红莲,被那
(5)在无组卷:70引用:2难度:0.7
四、课文理解
-
13.阅读课文选段,完成各题。
①双腿瘫痪后,我的脾气变得暴怒无常。望着望着天上北归的雁阵,我会突然把面前的玻璃砸碎;听着听着李谷一甜美的歌声,我会猛地把手边的东西摔向四周的墙壁。母亲就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地听着我的动静。当一切恢复沉寂,她又悄悄地进来,眼边红红的,看着我。“听说北海的花都开了,我推着你去走走。”她总是这么说。母亲喜欢花,可自从我的腿瘫痪后,她侍弄的那些花都死了。“不,我不去!”我狠命地捶打这两条可恨的腿,喊着,“我可活什么劲儿l',母亲扑过来抓住我的手,忍住哭声说:“咱娘儿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好好儿活……”
②可我却一直都不知道,她的病已经到了那步田地。后来妹妹告诉我,她常常肝疼得整宿整宿翻来覆去地睡不了觉。
③那天我又独自坐在屋里,看着窗外的树叶“唰唰啦啦”地飘落。母亲进来了,挡在窗前:“北海的菊花开了,我推着你去看看吧。”她憔悴的脸上现出央求般的神色。“什么时候?”“你要是愿意,就明天?”她说。我的回答已经让她喜出望外了。“好吧,就明天。”我说。她高兴得一会儿坐下,一会儿站起:“那就赶紧准备准备。”“唉呀,烦不烦?几步路,有什么好准备的!”她也笑了,坐在我身边,絮絮叨叨地说着:“看完菊花,咱们就去‘仿膳’,你小时候最爱吃那儿的豌豆黄儿。还记得那回我带你去北海吗?你偏说那杨树花是毛毛虫,跑着,一脚踩扁一个……”她忽然不说了。对于“跑”和“踩”一类的字眼儿,她比我还敏感。她又悄悄地出去了。
(1)选文第①段中,在描写母亲时多处用到叠词,如“悄悄”“偷偷”“红红”等,这些叠词的使用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2)选文第③段中,母亲为什么“挡”在窗前?
(3)选文第③段中加点的“央求”能换成“期待”吗?为什么?
(4)本文为什么反复写“看花”这一内容?试简要分析。组卷:40引用:2难度:0.7 -
14.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各题。
陈太丘与友期行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①期日中:
②下车引之:
(2)依照例旬,补出下面句子中缺省的部分。
例句:(陈太丘与友)期日中。(友)过中不至。
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3)从表达方式的角度看,作者主要运用了什么方法来刻画人物?
(4)文章结尾处,面对父亲友人的无信无礼,元方“入门不顾”。你认为元方的做法对吗?为什么?请谈谈你的见解。组卷:52引用:2难度: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