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师大青冈实验中学高二(上)开学语文试卷
发布:2024/8/23 5:0:1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本题共1小题17分)
-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采用所有数据而不是样本数据,增加了我们解决问题的方法和能力,甚至挽救或者延长了人的生命,这就是大数据的魅力所在。
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大数据的最大弊端就是隐私。Google、Yahoo,微软搜索以及其他许多搜索引擎,使得所有人仅在搜索框中键入一两个关键字就能访问这些网页。然而在不经意间,搜索引擎记住了许多,比网上发布的信息多得多。Google能识别出我们每个人在什么时候搜索了什么,以及我们可能觉得足够准确并点击进去的搜索结果是什么。毫不夸张地说,Google对我们的了解比我们自己能够记住的还要多。
他们得到了我们如此之多的隐私(并非我们自愿给予的),我们完全处于赤裸的状态(虽然Google等都对他们存储的信息进行定期的删除)。我们的隐私不再是隐私。大数据为我们带来便利的同时,也为我们埋下了巨大隐患。
(摘编自张坤芳《论大数据时代的利与弊》)材料二:
在当下中国,对个人信息的各种商业利用已远远走在了隐私保护前面。登录电商网站,推荐商品多是依据浏览痕迹;打开微博微信,广告投放定向植入;打开理财客户端,首页也因人而异……通过对浏览记录、点击频次的统计分析,从中挖掘出性别、职业、喜好、消费能力等信息,被不少企业视为理所当然的商机,然而在隐私保护方面鲜有人投入同等的关注,这无疑潜藏着巨大的风险。
大数据算法在商业应用中一骑绝尘,说明在个人和商家的博弈框架内无力解决好隐私保护问题。因为个人选择空间很小,你要么选择让渡自己的信息,要么远离其他人已经拥抱的便捷生活。只有公共管理部门介入,才能在某种程度上平衡这一对矛盾。近日,对这一隐患,中央网信办、工信部、公安部和国家标准委等四部门联合启动隐私条款专项工作,首批将对微信、淘宝等10款网络产品和服务的隐私条款进行评审,力求提升网络运营商个人信息保护水平。公共监管深入微观层面,对个人信息保护而言是一个重要的拓展。
相比个人信息应用方面的大踏步前进,隐私保护目前只有一些抽象的法律原则性条款。在实际生活中,哪些信息采集是必要的,基本没有经过法律的审视,而取决于商家的需要。比如,注册一个App,就需要提供手机、身份证等各种信息;办一张会员卡,生日、住址等都是必填项。当前的保护政策,未触及大数据产业发展的微观层面,无力扭转当前对个人信息的滥采滥用,导致个人隐私的边界不断后退。
事实上,在社会治理层面,隐私保护在价值排序中也处于比较低的优先级。比如,共享单车要求实名注册,从解决乱停乱放的角度看当然合理,但从隐私保护的角度看,等于是把所有责任都放在企业自律身上;行人乱穿马路的现象让很多城市管理者头疼,部分地方选择利用面部识别定位、将路人信息公布于大屏幕的方式来应对,效果固然有了,但显然是完全没考虑个人的隐私权,更遑论保护了。
隐私保护的粗放滞后,与我国大数据产业的蓬勃发展现状显然是不匹配的。目前,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产生和积累数据体量最大、类型最丰富的国家之一,在智慧物流、移动支付等垂直领域全球领跑,如果任由信息流像脱缰野马一样,迟早会对公民个人生活产生破坏性影响。在这方面的社会治理水平,倘若跟不上商业开拓的步伐,时间一长就会造成四面漏风的状况,到时候想保护也得付出比现在大得多的努力和代价。
互联网生活早已成为公共生活一个庞大的子集,个人信息保护不能纯粹指望约定俗成的自律,而要通过具体而微的制度建设使之变成一项可以积极主张的权利。目前流行的“个人许可”监管模式,搜集者的责任仅限于征得所有人的同意,并告知用途,而许可者无法确认信息的最终流向,权利和责任是失衡的。此次四部门联合开展隐私条款专项工作的意义,不只是在具体政策层面上进一步明确对数据搜集使用者的监管,更重要的是完善隐私保护的政策框架,在个人生活、商业利益、社会治理之间寻求可能的平衡。
大数据号称“网络时代的科学读心术”,它的价值就在于能把人的特征、行为、选择等信息化,反过来为人类生活;提供某些便利。身处这样一个时代,生活中完全拒绝让渡任何个人信息,是很难想象的。我们能做的,是让这个信息交换过程变得更可控,造福社会而不是毁坏人们的生活场景。
(摘编自盛玉雪《让隐私保护跟上大数据时代》)材料三:
“大数据时代其实才刚刚开始。”360公司董事长周鸿祎指出,“如果仅计算手机,中国有20亿部手机,但到了万物互联时代,一个人身上可能就有五六部设备连接互联网,家里所有的智能电器,路上开的汽车等,估计未来五年内有100亿~200亿智能设备连接互联网。这些智能设备在人睡觉的时候,也在工作,记录和产生数据。”
大数据时代最重要的挑战,是对用户隐私的挑战。周鸿韩指出,大数据时代可以不断采集数据,当看起来是碎片的数据汇总起来,“每个人就变成了透明人,每个人在干什么、想什么,云端全都知道”。
他据此提出了大数据时代保护个人隐私的三原则。
第一,虽然这些信息储存在不同的服务器上,但你们觉得这些数据的拥有权究竟属于这些公司还是属于用户自己?在周鸿神看来,这些数据应该是用户的资产,这是必须明确的,就像财产所有权一样,以后个人隐私数据也会有所有权。第二,利用万物互联技术给用户提供信息服务的公司,需要把收集到的用户数据进行安全存储和传输,这是企业的责任和义务。第三,如果要使用用户的信息,一定要让用户有知情权和选择权,所谓“平等交换、授权使用”,泄露用户数据甚至牟利,不仅要被视作不道德的行为,而且是非法行为。
(摘编自白雪《大数据时代的个人隐私如何保护》)(1)下列关于大数据时代与个人隐私保护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大数据的魅力在于它采用的是所有数据而非样本数据,这为我们解决问题提供了方法和能力,甚至挽救或者延长了人的生命。
B.在大数据产业蓬勃发展的当下,个人信息的商业利用与隐私保护的发展进程并不同步,其中隐私保护相对粗放滞后。
C.中国在智慧物流、移动支付等垂直领域全球领先,是世界上产生和积累数据体量最大类型最丰富的国家之一。
D.约定俗成的自律对个人信息保护已经没有用处,只能依靠具体而微的制度建设使个人信息保护变成一项可以积极主张的权利。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大数据最大的弊端在于对用户隐私保护的问题。运营商高度重视,其中Google已采取措施对用户的隐私进行了有效保护。
B.很多企业重视通过对人们浏览记录、点击频次的统计分析,从中挖掘出性别、职业、喜好、消费能力等商机信息,然而对个人信息的隐私保护却缺乏关注。
C.在具体政策层面上要进一步明确对数据搜集使用者的监管,要完善隐私保护的政策框架,要在个人生活、商业利益、社会治理之间寻求可能的平衡。
D.如果企业要使用用户的信息,一定要让用户有知情权和选择权,要“平等交换、授权使用”,不能泄露用户数据,也不能用之谋利。
(3)下列说法中,可以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一观点的一项是
A.“大数据需要从服务器和存储设施中进行收集,并且大多数的企业信息管理体系结构将会发生重大变化。”
B.“沃尔玛对历史交易记录这个庞大的数据库进行了观察,当季节性飓风来临时,沃尔玛会把库存的蛋挞放在靠近飓风用品的位置,从而增加销售量。”
C.“大数据是如此重要,以至于其获取、储存、搜索、共享、分析,乃至可视化地呈现,都成为当前重要的研究课题。”
D.“当数据的处理技术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时,大数据时代,我们的思维也要变革。”
(4)材料二在论证结构上有什么特点?请简要说明。
(5)综合以上材料,探究如何才能更好地保护个人隐私。组卷:8引用:4难度:0.5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1小题,18分)
-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当 表
董益新 这是江南一个春雨淅沥的夜晚,小镇狭长的弄堂里两个黑衣人一闪而过,在一处高宅大门前停了下来,黑夜里响起轻轻的叩门声。大门“吱呀”一声,打开了一条小缝,吴掌柜提着风灯,半张麻脸从门缝里露了出来:“你们找……”话未说完,风灯已“啪”地掉到地上,大门随即关了个严实。
满脸大胡子的黑衣人举手便要擂门,另一名清瘦的黑衣人赶紧按住他的手,压低声音说:“你忘了,我们是来干什么的?”大胡子应了一声,便蹲了下去,不再说话。
吴老爷正在书房里看着《朱子家训》,刚沏的明前茶冒着氤氲的香气,书房的正墙上挂着一幅吴老爷自己临摹的大字:难得糊涂。吴老爷见吴掌柜跌跌撞撞闯进来,便皱皱眉头,问:“什么事?”
吴掌柜结结巴巴地说道:“又来了,老爷,又来了……”
“谁?”
“昨天来过的那个大胡子又来了。”吴掌柜说完,赶紧用衣袖揩了揩额上的汗珠。
吴老爷“哦”了一声,旋即问道:“来了多少人?”
吴掌柜说:“两个人。”
吴老爷站起来,在书房踱起步来。
昨天也是个阴雨天,酉时未至,天已落黑。当铺刚要打烊。一个穿黑衣的大胡子却像风一样闪了进来。大胡子熊腰虎背,鼓鼓的腰间扎着条腰带,一进当铺,就掏出一块鎏金怀表。吴掌柜一见,顿时眼睛一亮,循例问道:“您贵干?”大胡子伸出拇指和食指,在吴掌柜面前一亮。吴掌柜吃了一惊,赶紧问道:“当多少?”大胡子还是不说话,伸出一只手晃了一晃。吴掌柜说:“这个数目,得老爷做主,先生里间请。”吴老爷看看大胡子,又看看鎏金怀表,转身对吴掌柜点了点头。须臾,吴掌柜端来一个托盘,托盘里码着五叠大洋,一叠十块,正好五十块。吴老爷又把鎏金怀表往盘里一放,一起推到大胡子跟前。大胡子正要开口,吴老爷却摆摆手,说:“这钱是我捐的。天黑路远,壮士快走吧。”大胡子呆了片刻,弯下腰去,向吴老爷鞠了一躬,转身消失在夜雨中。吴老爷想起昨天的事,喃喃自语道:
“守分安命,顺时听天……”忽然,吴老爷停了下来,对吴掌柜说道:“请!”
俄顷,两个黑衣人跟着吴掌柜鱼贯而入。吴老爷连忙起身让座,问:“两位壮士夜深而来,必有要事,还望直言相告。”清瘦的黑衣人欠欠身,说道:“吴老爷,我们是专程向您道歉来的。”说罢,从怀里掏出一块怀表,把它放到吴老爷跟前。
吴老爷一看,正是昨天那块鎏金怀表。吴老爷微微一笑,把怀表推还给清瘦的黑衣人。吴老爷指指大胡子,说:“昨天,我已说过,那点大洋是老朽自捐的。”
清瘦的黑衣人说:“昨天,我是让他来当表,没叫他来募捐。这表是我去国外留学时买的,跟我十多年了,还好使。”清瘦的黑衣人说罢,又把怀表推到吴老爷跟前。
吴老爷连忙说道:“壮士误会了。老朽开当铺三十多年,多少长了点见识,这法兰西共和国的名表,少说也值一百多个大洋。你们打日本兵除汉奸,老朽早有耳闻,只恨认捐无门。”
清瘦的黑衣人见吴老爷依然不收,便说道:“国有国法,村有村规,部队有部队的规矩,如果您不收,我岂不带头坏了规矩?望您成全。”
清瘦的黑衣人说罢,长身而起,又是长长的一揖。吴老爷问:“壮士是……”
清瘦的黑衣人欠身答道:“在下姓何,单名一个冲字。”
吴老爷一听,赶紧站起来:“原来阁下就是让日本兵闻风丧胆的何大队长,老朽有眼不识泰山啊。如此说来,这怀表我更不应该收了,你打日本兵用得着。”吴老爷说完,又把怀表推到何大队长跟前。
何大队长见吴老爷决意不收,便站了起来:“吴老爷美意,在下心领了,失礼之处,还望多多海涵。我们后会有期。”何大队长伸手抓起怀表,往吴老爷手里一塞,转身与大胡子飘然而出,瞬间消失在茫茫黑夜中。
转眼到了秋天。这天哨兵忽然给何大队长送来一个包裹,说是一个满脸麻子的人送来的。何大队长拆开一看,包里都是部队急需的药品,其间还夹杂着那块鎏金怀表和一封信。信上写道:何大队长台鉴:日本兵占我河山,杀我同胞,毁我村舍,老朽之当铺也被掳掠一空矣!我六尺男儿必手刃之而后快,然老朽老矣,空负报国之心。明日,有一队日本兵要来镇上运粮,镇南塘西桥乃粮队必经之地,望何大队长务必奔袭之。此表暂作定金,日后老朽另当重谢!
何大队长看罢来信,在桌上重重地擂了一拳,大声地叫道:“好!”
(摘编自《短小说》)(1)下列对小说思想内容的分析与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当大胡子第一次来当表的时候,吴老爷给了大胡子五十块,但并未收怀表,这表明吴老爷已经猜出了大胡子的身份。
B.何大队长将跟随了自己十多年的怀表拿去当铺当了换钱,从侧面反映出了当时抗日军队物资匮乏的艰难处境。
C.见吴老爷坚决不肯收怀表,何大队长“伸手抓起怀表,往吴老爷手里一塞”,便飘然而出,说明何大队长坚持以身作则。
D.吴老爷因为自己的当铺被日本人掳掠一空,所以十分痛恨日本人,于是给何大队长寄去一封信提供关于日军的情报。
(2)下列对小说艺术特点的理解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开头并没有直接介绍出场人物,而是用“黑衣人”代称,两个“黑衣人”在雨夜拜访,增添了人物的神秘感,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
B.小说运用肖像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等描写方法塑造了吴掌柜的形象,用吴掌柜开门禀报时的“慌”,反衬出吴老爷并不把黑衣人放在心上。
C.小说语言很有特点,既有口语又有书面语,吴老爷与何大队长的对话使用了不少书面语,说明何大队长不仅能打日本兵,还接受过良好的教育。
D.小说中的鎏金怀表是一个重要的道具,作为线索贯穿整篇小说,最后怀表被当作抗日的定金支持了抗日,对人物形象的塑造有重要作用。
(3)小说插叙大胡子当表的情节有什么作用?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
(4)你认为小说的主人公是吴老爷还是何大队长?请结合文本说明理由。组卷:23引用:4难度:0.6
二、古诗文阅读(40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1小题,22分)
-
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贞观六年,文武官请封禅,上曰:“卿辈皆以封禅为帝王盛事,朕意不然。若天下义安,家给人足,虽不封禅,庸何伤乎!且事天扫地而祭,何必登泰山之巅,然后可以展其诚敬乎!”群臣请之不已,上欲从之,魏征独以为不可。上曰:“公不欲朕封禅,以社稷未安邪?”曰:“安矣。”“四夷未服邪?”曰:“服矣。”“然则何为不可封禅?”对曰:“陛下虽有此数者,然今户口未复,仓廪尚虚,且远夷君长,皆当扈从,此乃引戎狄入内且示以虚弱也。况赏赍不赀,未厌远人之望;给复连年,不偿百姓之劳。崇虚名而受实害,陛下将焉用之!”会河南、北数州大水,事遂寝。
十二月,癸丑,帝与侍臣论安危之本。中书令温彦博曰:“伏愿陛下常如贞观初,则善矣。”帝曰:“朕比来怠于为政乎?”魏征曰:“贞观之初,陛下志在节俭,求谏不倦,比来营缮微多,谏者颇有忤旨,此其所以异耳”帝拊掌大笑曰:“诚有是事。”辛未,帝亲录系囚见应死者闵之纵使归家期以来秋来就死仍敕天下死囚皆纵遣使至期来诣京师贞观七年,所纵天下死囚凡三百九十人,无人督帅,皆如期自诣朝堂,无人亡匿者,上皆赦之。
贞观十四年,冬,十月,甲戌,荆王元景等复表请封禅,上不许。初,陈仓折冲都尉鲁宁坐事系狱,自恃高班,慢马陈仓尉刘仁轨,仁轨杖杀之。上怒,命追至长安面诘之。仁轨曰:“鲁宁对臣百姓辱臣如此,臣实忿而杀之。”征曰:“陛下知隋所以亡乎?百姓强而陵官吏,如鲁宁之比是也。”上悦,擢仁轨为栎阳丞。上将幸同州校猎,仁轨上言:“今秋大稔,民收获者才一二,使之供承猎事,治道葺桥,动费一二万功,实妨农事。愿少停銮舆旬日,俟其毕务,则公私俱济。”上赐玺书嘉纳之。
(节选自《资治通鉴•唐纪》)(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帝亲录/系囚见应死者闵之/纵使归家期以来秋/来就死/仍敕天下死囚/皆纵遣使至/期来诣京师
B.帝亲录系囚/见应死者闵之/纵使归家/期以来秋/来就死/仍敕天下死囚/皆纵遣使至/期来诣京师
C.帝亲录/系囚见应死者/闵之/纵使归家/期以来秋来就死/仍敕天下死囚/皆纵遣/使至期来诣京师
D.帝亲录系囚/见应死者闵之/纵使归家/期以来秋来就死/仍敕天下死囚/皆纵遣/使至期来诣京师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社稷,“社”指谷神,“稷”指土地神,古时君主都祭祀社稷,后用社稷代国家。
B.仓廪,指贮藏米谷的仓库。“发仓廪,赐贫穷”即为此意。藏谷为仓,藏米为廪。
C.辛未,辛为天干,未为地支,古人常用天干地支按顺序搭配组合来纪年、月、日。
D.稔,指庄稼成熟,岁丰、岁登均为此意。岁凶、岁荒、岁饥、岁馑则指庄稼歉收。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唐太宗本来并不认为登泰山封禅是帝王的盛举,他认为如果天下安定、百姓富足,不去封禅也不会有什么伤害。
B.魏征认为太宗的封禅之举会使府库粮仓空虚,使戎狄趁虚入侵大唐腹地,并增加百姓负担,没必要去追求虚名。
C.刘仁轨愤怒至极,杖杀了当众侮辱自己的罪臣鲁宁。太宗就此事当面质问刘仁轨时,魏征却表示支持他这样做。
D.唐太宗想去同州狩猎,刘仁轨认为此时此举将妨碍农事,于公于私都没有好处,希望太宗稍微停留十余天再去。
(4)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况赏赉不费,未厌远人之望;给复连年,不偿百姓之劳。
②陈仓折冲都尉鲁宁坐事系狱,自恃高班,慢骂陈仓尉刘仁轨,仁轨杖杀之。
(5)魏徵曾建议唐太宗:“虑壅蔽则思虚心以纳下”,文中唐太宗的哪些做法体现了这一点?组卷:2引用:3难度:0.5
四、文化文学常识考查(本题共两小题,6分)
-
8.这次朗诵活动中八年级所有语文老师表演的“吟咏《诗经》”俘获了一批小《诗经》迷,下面有关《诗经》的介绍正确的一项是( )
组卷:17引用:3难度:0.5
五、写作:(60分)
-
9.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原人民日报社副总编辑卢新宁在北京大学中文系毕业典礼上曾说:“无论中国怎样,请记得:你所站立的地方,就是你的中国;你怎么样,中国便怎么样;你是什么,中国便是什么;你有光明,中国便不会黑暗。”
这段话引发了你怎样的感触与思考?请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①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②明确文体,不得写成诗歌。③不得少于800字。④不得抄袭、套作。组卷:1引用:5难度: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