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当前位置: 试卷中心 > 试卷详情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第23课 三顾茅庐》2019年同步练习卷(6)

发布:2024/11/9 15:30:2

一、基础过关题(3*3=9分)

  • 1.守护好我们的语文素养      ①媒体人守护好语文素养这一立身之本,才能守护好新闻传播的立业之基
          ②一段时间以来,写稿机器人在媒体和资讯网站上颇为抢眼。昆明报业写稿机器人“小明”仅用1秒的时间,就“写”出了一篇100多字的稿件。腾讯网发布的新媒体趋势报告显示,2016年第三季度财经机器人写稿量已经达到4万篇。
          ③在人工智能挑战之下,媒体人恪守语文素养显得殊为宝贵。机器人新闻写作固然具有效率高、反应快等特点,但人类的丰富情感和表达技巧,在深度撰写方面具有难以替代的优势。如果放弃了人类自身优势和追求,媒体传播被人工智能所取代,播音员主持人千篇一律说着同样的网络语言,机器和网络操纵了我们的所思所想、所感所言,整个文化氛围必然会因单一和刻板而枯萎。正如有学者所说,人工智能和人类各有所长,用机器人从事可重复和需要精确计算的工作,可以把记者编辑解放出来,完成更有温度的新闻作品。由此而言,媒体人守护好语文素养这一立身之本,才能守护好新闻传播的立业之基。
          ④除了人工智能的冲击,语文素养遭遇的挑战是方方面面的。比如网络低俗文化的侵袭。网络语言“语不惊人死不休”,网民在自嘲、调侃、戏谑中,生成了一些低俗的网络语言,有些已经浸染到平面媒体和广播电视媒体之中。比如,一些综艺节目嘉宾和主持人以说网络俗言俗语为能事,拿恶俗当有趣、恶心当幽默,成了负能量、“污”文化的推手。再如,读书学习上的放松和放弃。过去,德艺双馨、文德双修,是媒体人、文艺工作者的入行基本功。如今不少媒体人,口中没有芬芳,身上毫无书卷气,每天不是泡在微信微博中就是辗转于饭桌酒场上,无暇补充文化的亏空,何谈提升素养的水位?
          ⑤作为文化传播的一张名片,播音员主持人的语文素养直接影响着媒体的形象、文化的形象。大众化和通俗化并不等于低俗化,媒体语言呼唤精确的语言运用,呼唤文雅生动的语言表达。由于内容和要求的差异,不同栏目主持人的语言风格具有不同特色,但都需要不断增强语言的逻辑性和形象性。良好的语文素养能提高驾驭文稿、处理文稿的水平与能力,能让采访顺理成章、写作得心应手,让媒体人充满智慧与力量。
          ⑥作家王蒙说过:“学好中国语文,是弘扬中华文化的前提。”语文素养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赖以存在的文化基础,具有深厚的文化历史积淀和独特的文化心理特质,亦是媒体人必不可少的文化生命根基。无论时代发展到什么时候,无论科技进步到什么地步,大到国家民族、小到生命个体,文化创造力和想象力都是不可或缺的。作为媒体人,不仅应有提高语文素养、抵制低俗粗劣网络语言的自觉,更应积极行动起来,用担当大义的良知、以身作则的表率、薪尽火传的坚守,为民族文化传承出一份力,为语言环境净化尽一份功。
          ⑦当社会文明素质上升时,愈美好的东西愈有市场;当社会文明素质低下时,愈鄙俗的东西愈有市场。媒体人的责任正在于,让美好的光芒更加普照,让低俗的污垢失去市场。
    (1)“与人工智能相比,媒体人要守护好素养”对此原因表述不准确的一项是
     

    A.机器人新闻写作具有效率高、反应快等特点。
    B.人类的丰富情感和表达技巧,在深度撰写方面具有难以替代的优势。
    C.媒体传播被人工智能所取代,整个文化氛围必然会因单一和刻板而枯萎。
    D.机器人可以把记者编辑解放出来,使记者编辑完成更有温度的新闻作品。
    (2)下列对文本的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机器人新闻写作具有效率高、反应快等特点,但缺乏丰富情感和表达技巧。
    B.文中提到的语文素养遭遇的挑战有网络低俗文化的侵袭、读书学习上的放松和放弃。
    C.某些媒体人因为语文素养的缺失,成为了“污”文化的推手。
    D.媒体语言呼唤精确的语言运用,呼唤文雅生动的语言表达。
    (3)对于“守护好我们的语文素养”的意义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媒体人守护好语文素养,能更好地抵御语文素养遭遇方方面面的挑战。
    B.守护好语文素养能让媒体人充满智慧与力量。
    C.作为媒体人,守护好语文素养能为民族文化传承出一份力,为语言环境净化尽一份功。
    D.守护好语文素养,能够抵御网络低俗文化的侵袭。

    组卷:21引用:1难度:0.6

拓展提升题(9分)

  • 2.传统节日是一种文化的传承,有着鲜明的民族特征。为了能唤起同学们对传统节日的热情,能让同学们更深入的了解传统文化,学校决定开展以“走进传统节日”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
    (1)在活动过程中,需要小组成员就传统节日中蕴含的文化内涵从不同角度提出几个研究选题,小组讨论后作出最后选择,请你草拟三个研究选题。
    (2)在小组讨论如何传承传统节日的文化时,出现了如下情境:
    甲同学:现在春节不许放鞭炮,没有了过去热闹的氛围,很多人只知道宅在家里埋头用手机抢红包。这样,传统的节日单纯成了法定的普通假日,却没有了文化的传承。
    乙同学:传承文化不一定要一成不变的照搬原来的习俗嘛。
    丙同学:
     

    如果你是丙同学,你准备如何回应?请用简明、连贯、得体的语言写下你的理由(100-120字)。

    组卷:34引用:3难度:0.7

拓展提升题(9分)

  • 7.根据《三顾茅庐》中的人物描写,概括刘备、关羽、张飞的性格特征。

    组卷:17引用:2难度:0.8
  • 8.阅读《三顾茅庐》回答问题
    (1)诸葛亮在隆中为刘备提出了什么样的策略?
    (2)文中介绍诸葛亮的几位朋友,以及他的弟弟和岳父,有什么作用?

    组卷:28引用:1难度:0.7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