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当前位置: 试卷中心 > 试卷详情

新人教版九年级上册《3.1 分子和原子》2021年同步练习卷(1)

发布:2024/12/6 9:0:1

一、选择题:

  • 1.下列现象不能用分子运动的观点解释的是(  )

    组卷:360引用:10难度:0.7
  • 2.夏日的校园,坐在教室里就能闻到阵阵花香,沁人心脾。花香四溢的现象说明(  )

    组卷:163引用:4难度:0.8
  • 3.随着科技的进步,我们可通过扫描隧道显微镜获得苯分子的图像。观察如图,有关苯分子的表述错误的是(  )

    组卷:314引用:7难度:0.8
  • 4.透过现象看本质。对下列现象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
    选项 A B C D
    实验现象        
    解释 分子质量和体积都很小 分子间有间隔 分子总是在不断运动着 温度升高,分子运动加快

    组卷:409引用:12难度:0.6
  • 5.下列事实的微观解释中,错误的是(  )

    组卷:302引用:9难度:0.5

二、填空题:

  • 16.模型是联系宏观与微观的桥梁.
    (1)如图是钠原子结构示意图.
    ①x的数值为
     

    ②“11”指的是
     

    ③钠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1个电子,形成
     
    (填离子符号).
    (2)如图是氢分子和氧分子运动的示意图.

    ①在A、B和C中,能比较得出“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率越快”的是
     
    (填标号).
    ②从图中可见,影响分子运动速率的因素除温度外,还与
     
    有关.
    ③举一个能说明“温度升高,分子运动速率加快”的生活事例:
     

    (3)如图是某密闭容器中物质变化过程的微观示意图:

    ①A、B、C中表示混合物的是
     

    ②上述变化Ⅰ、Ⅱ和Ⅲ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该化学变化中一定不变的粒子是
     
     
    (填粒子名称).
    ③A图中“”表示构成氧气的粒子,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能与多种物质发生氧化反应,生活中的缓慢氧化的例子
     
    ,若实验室采用分解氯酸钾的方法制取氧气,其文字表达式为
     

    组卷:73引用:3难度:0.5
  • 17.图Ⅰ是小红按课本进行的一个化学实验,在实验时同学们闻到了一股难闻的刺激性气味,于是小明对原实验装置进行了改进,装置如图Ⅱ。

    【实验操作】
    a.向B、C、E三支试管中分别加入5mL的蒸馏水,各滴入1~2滴无色酚酞溶液,振荡观察溶液颜色。
    b.在A、D试管中分别加入2mL浓氨水,立即用带橡皮塞的导管按实验图Ⅱ连接好,并将D试管放置在盛有热水的烧杯中,观察几分钟。
    【分析讨论】
    (1)图I中仪器的名称为
     

    (2)E试管盛有酚酞溶液的目的是
     

    (3)进行操作b时观察到的现象是
     

    (4)由此可以得到的实验结论是:①
     
    ,②
     

    (5)对比改进前的实验,改进后实验的优点是
     
    (任写一点)。

    组卷:1416引用:42难度:0.5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