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当前位置: 试卷中心 > 试卷详情

2014-2015学年广西玉林市高一(下)期中语文试卷

发布:2024/4/20 14:35:0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9分)

  •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传统的中国画是一种精神生活方式,而不是一种技能,是一种人文关怀,而不是视觉盛宴。实现人文关怀的首要方式,是作者亲身投入经邦治国的大业,是立德、立功、立言。立德,是完善道德修养、塑造完善人格。绘画也是实现人文关怀的方式,但又有两个途径,一个途径是针对广大观者的“教化人伦”,表现一种有助于社会和谐的群体意识,可以叫“载道”。另一个途径是个人的“怡悦情性”,表现人与自然或人与自我和谐,人在超越现实局限中获得的精神自由,可以叫“畅神”。
    “畅神”虽属个体的审美超越,但具有人文关怀的传统中国画家,并不满足于此,而是把“天人合一”纳入伦理范畴,在提升人品情操的前提下,以有道德修养的人品砥砺画品,用拟人化的手法,托物言志,赋予自然对象以高格调的精神境界,在实现个体畅神的同时,以高尚的道德观念影响观者,使畅神与载道统一起来,实现寓教于乐。
          无论“载道”,还是“畅神”,都是表现中国文化的和谐精神。中国文化的和谐精神,素称“天人合一”。当代东方学者季羡林把中国的文化精神概括为三个和谐:人类与自然的和谐、个人与社会的和谐、自我内心的和谐。他认为三个和谐的实现,全赖人类与大自然为友。香港学者饶宗颐对老友季羡林“天人合一”观的阐发是天人互益,即一切的事业,要从益人而不损人的原则出发,并以此为归宿。他说当今时代,人的学问比物的学问更关键,也更费思量。
          传统中国画的“天人合一”,还表现为绘画过程中天工与人巧的结合。传统中国画使用的宣纸、水墨和毛笔,都非常敏感,这些工具可以极尽精微地表现宇宙万象和内心波澜,达到自然而极尽良工苦心,人巧而仿佛天然。
          传统中国画在不断演进中保持传统基因并吸取异质文化的因素形成了完整的写意美学体系,这一体系筑基于中国的哲学,得益于中国汉字反映的思维方式,基本特点是不以模拟再现客观世界为根本追求,而是以表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和谐的精神境界,表现高尚人格以实现个体的精神超越和群体精神的有序和谐为终极关怀。其独具特色的笔墨语言,是不脱离客观又拉开与客观距离的,是以宇宙中对立因素的统一为着眼点的,是立足视觉又超越视觉的,是讲求绘画性又更重视文化性的。
          实际上,仅以文化批判的方式去创作艺术,并不能解决感知者的精神归宿问题。重精神完善、富有写意精神的传统中国画,作为当今世界艺术的一个重要品种,在物欲高涨、精神失衡的后工业社会,对于实现艺术对人类的人文关怀,具有大可以发扬的超前价值。在这一方面两岸四地的画家,只要摆脱20世纪以来全盘西化论的遮蔽,重视文脉传承,善于以视觉形式发扬中华文化的和谐精神,无论是传统出新型的,融合中西型的,还是实验水墨型的,都可以大有作为,都可以做出惠及人类的贡献。
    (1)下列关于传统中国画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传统中国画不是一种技能,不是视觉盛宴,而是完善道德修养、塑造完善人格、实现人文关怀的首要方式。
    B.传统中国画表现了中国文化的和谐精神,有人文关怀的传统中国画家可使畅神与载道统一,实现寓教于乐。
    C.传统中国画使用的敏感的宣纸、水墨和毛笔精微地表现宇宙万象和内心波澜,达到自然与人工的巧妙结合。
    D.传统中国画重精神完善、富有写意精神,在物欲高涨、精神失衡的后工业社会具有大可发扬的超前价值。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绘画实现人文关怀的途径,一是教化人伦以促进社会和谐即“载道”,二是表现人与自然或人与自我和谐达到“畅神”。
    B.中国画写意美学体系得益于中国汉字反映不脱离客观又与客观拉开距离的思维方式,以宇宙中对立因素的统一为着眼点。
    C.中国画写意美学体系不以模拟再现客观世界为根本追求,其终极关怀是实现个体的精神超越和群体精神的有序和谐。
    D.筑基于中国哲学的中国画写意美学体系,其独具特色的笔墨语言立足视觉又超越视觉,对文化性的重视要高于对绘画性的讲求。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传统中国文人以立德、立功、立言来实现人文关怀,即亲身投入经邦治国的大业,从而实现针对广大观者“教化人伦”“怡悦情性”。
    B.传统中国画作为当今世界的一个重要品种,在不断演进中需要保持传统基因,当然,吸取异质文化的因素也是非常必要的。
    C.季羡林以“天人合一”思想来解释人与自然、社会、内心的和谐,这就是说,人类必须同大自然为友,否则将无法避免灾难。
    D.两岸四地的画家,只有吸取西方文化的因素,重视文脉传承,才能以中华文化的和谐精神济西方思想之穷,做出惠及人类的贡献。

    组卷:4引用:2难度:0.7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一)文言文阅读。(19分)

  • 2.阅读下列文字,回答下列各题。
          王羲之,字逸少,司徒导之从子也。羲之幼讷于言,人未之奇。及长,辩赡,以骨鲠称。尤善隶书,为古今之冠,论者称其笔势,以为飘若浮云,矫若惊龙。深为从伯敦、导所器重。时陈留阮裕有重名,裕亦目羲之与王承、王悦为王氏三少。时太尉郄鉴使门生求女婿于导,导令就东厢遍观子弟。门生归,谓鉴曰:“王氏诸少并佳,然闻信至,咸自矜持。唯一人在东床坦腹食,独若不闻。”鉴曰:“正此佳婿邪!”访之,乃羲之也,遂以女妻之。
          羲之雅好服食养性,不乐在京师,初渡浙江,便有终焉之志。会稽有佳山水,名士多居之,谢安未仕时亦居焉。孙绰、李充等皆以文义冠世,并筑室东土,与羲之同好。尝与同志宴集于会稽山阴之兰亭,羲之自为之序以申其志。
          性好鹅,会稽有孤居姥养一鹅,善鸣,求市未能得,遂携亲友命驾就观。姥闻羲之将至,烹以待之,羲之叹惜弥日。又山阴有一道士,养好鹅,羲之往观焉,意甚悦,固求市之。道士云:“为写《道德经》,当举群相赠耳。”羲之欣然写毕,笼鹅而归,甚以为乐。尝诣门生家,见棐几滑净,因书之,真草相半。后为其父误刮去之,门生惊懊者累日。其书为世所重,皆此类也。每自称:“我书比钟繇,当抗行,比张芝章,犹当雁行也。”曾与人书云:“张闭临池学书,池水尽黑,使人耽之若是,未必后之也。”
          时骠骑将军王述少有名誉,与羲之齐名,而羲之甚轻之,由是情好不协。述先为会稽,以母丧居郡境,羲之代述,止一吊,遂不重诣。述每闻角声,谓羲之当候己,辄洒扫而待之。如此者累年,而羲之竟不顾,述深以为恨。
    (节选自《晋书•王羲之传》)注:①棐:fěi通“榧”,树名。②真草:真,楷书;草,草书。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及长,辩 赡:丰富
    B.我书比钟繇,当 抗:抵挡。
    C.然闻至,咸自矜持 信:信使
    D.孙绰、李充等皆以文义 冠:位居第一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A.谢安未仕时亦居 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
    B.意甚悦,求市之 不敢与较,少年强之
    C.为写《道德经》,当举群赠耳。 低头共耳语:“不久当还归,誓天不负。”
    D.羲之欣然写毕,笼鹅 吾尝终日思矣
    (3)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王羲之是司徒王导的堂侄子,年幼时并没有显出什么特异之处,成人后擅长隶书,被称为古往今来的佼佼者。后来被太尉称鉴相中,成为郄家的乘龙快婿。
    B.王羲之淡泊名利,性喜自然,曾与谢安等文人雅士聚集在会稽郡山阴县的兰亭,写下著名的《兰亭集序》以抒发自己的志趣。
    C.王羲之书法精湛,不但擅长隶书和草书,而且主张学习书法应该全身心地投入。
    D.骠骑将军王述在会稽任职时,恰逢母丧,王羲之因为与之感情上有隔阂,只去吊唁了一次,就没有再去,王述对此深为怨恨。
    (4)把下列文言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羲之雅好服食养性,不乐在京师,初渡浙江,便有终焉之志。
    ②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组卷:0引用:1难度:0.6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 3.名篇名句默写。
    (1)别有忧愁暗恨生,
     
    。(白居易《琵琶行》)
    (2)故木受绳则直,
     
    。(《荀子•劝尝》)
    (3)
     
    ,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登高》)
    (4)君子生非异也,
     
    。(《荀子•劝学》)
    (5)青泥何盘盘,
     
    。(李白《蜀道难》)
    (6)欲穷千里目,
     
    。(王之涣《登鹳雀楼》)

    组卷:0引用:1难度:0.5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 4.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各题。
    子夜吴歌•冬歌
    李白
    明朝驿使发,一夜絮征袍。
    素手抽针冷,那堪把剪刀。
    裁缝寄远道,几日到临洮
    【注释】①驿使:驿站传送文书及物件的人。②素手:指妇女洁白的手。③把:拿。④临洮:唐代洮州,天宝元年改为临洮郡,在今甘肃临潭县西南。此泛指边地。
    (1)“素手抽针冷,那堪把剪刀”中两个词用得极妙,请找出来并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
    (2)结合全诗,简要分析诗中所抒发的思想感情。

    组卷:0引用:1难度:0.6

  • 11.阅读下面文字,概括门罗小说的特点,不超过50个字(含标点符号)。
          2013年诺贝尔文学奖颁给了82岁的加拿大女作家爱丽丝•门罗,颁奖词中誉其为“当代短篇小说大师”。门罗生活在加拿大安大略省西南的温格姆小镇,大平原上的农庄生活就是其大部分故事的背景。她只写短篇小说,通常不是决定民族命运的战争大事,而是小城生活中的人际私密。《大西洋月刊》曾对门罗进行访谈,其核心问题就是她为何只喜欢写短篇故事而不是长篇小说。爱丽丝•门罗自己对此做出了解释,她表示自己其实一直想写长篇,脑海中也有一些长篇的素材,但总是写着写着便发现自己想说的东西还是更适合中短篇的形式。门罗吸收了长篇小说运用的多种手法,同时义保留了契诃夫那种尽在不言之中,以少字传多意的短篇技巧,但叙述比契诃夫更冷静。就是这样,在循规蹈矩的生活中她慢慢寻找表达自己的方式。写作全凭兴趣,并无职业规划。37岁才出版自己的第加个小说集《快乐影子舞》。

    组卷:0引用:1难度:0.7

六、作文。(60分)

  • 12.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在沙滩上,为什么跑不快呢?”弟子问。“为什么在沙滩上跑,摔倒了,却摔不伤呢?”大师反问。“因为有沙子的保护,软绵的沙子,起到了缓冲的作用。”弟子说。“现在你该知道在沙滩上为什么跑不快的道理了吧。”大师说。
          可弟子仍未开悟。大师说:“天下哪有这样的好事,既跑得快,又没有摔伤的危险。天下的好事,那些骄人的成绩和让人羡慕的光环,都是伴随着风险和隐患的啊!”
          写作要求:选准角度,明确立意,自定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字数不少于800字。

    组卷:0引用:1难度:0.6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